位於南疆邊陲的廣西在不少人的印象裏,一直是偏遠落後、老少邊窮的代名詞。正如歌仙劉三姐所唱的 “我今沒有好茶飯,只有山歌敬親人”。
而今,經過50年的自強不息、科學發展,廣西這個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一躍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昔日西南邊陲 今朝風生水起
廣西地處中國南部,沿海、沿邊、沿江,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它東鄰廣東,西連雲南,南臨北部灣與海南省隔海相望,西南與越南毗鄰,是中國通往東盟最便捷的國際大通道,也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
回望歷史的腳步,這樣的地理位置似乎並沒有給昔日這塊史稱“八桂”的土地帶來多少福祉。由於自然、歷史等多方面原因,這裡長期被視為窮鄉僻壤。“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對這裡特殊地貌的描述,或連綿或獨秀的大山,成就八桂美麗風光的同時,也給這裡的生産生活奠了一個落後的底子。而千里邊境線在很長時間內瀰漫著戰爭的硝煙,當地的順口溜詼諧自嘲:全國都解放,我們在打仗;全國忙開放,我們在站崗;全國奔小康,我們喝米湯。1958年廣西的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只有113元。
正在加緊建設的廣西欽州市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千萬噸煉油基地(11月13日攝)。11國搭臺,18億人唱戲,60億人喝彩。在廣西南寧永久舉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讓中國與東盟各國人民,心連得更近,手牽得更緊。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框架下,今年年初國家批准設立、還不滿一週歲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正以旺盛的生機、昂揚的姿態務實推進。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上世紀80年代北海市被列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這一舉措如同清鮮的風,打開了廣西人的視野。或許正是從那時起,他們日漸意識到了自己所處位置的優勢,一種改變面貌的渴望悄然成長。
隨後,在中央的關懷和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穩步推進,八桂大地開始了“戰天鬥地”改變面貌的系列大會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防洪抗旱、興邊富民……從壯鄉的村村寨寨到北部灣的山山水水,一切都天翻地覆今非昔比。羊城晚報記者樊克寧曾在上世紀70年代在防城港那良鎮下鄉當知青,談起三十年間的變化,樊克寧感慨地説,當時從那良鎮到桂林,要走半夜山路再倒好幾次車,輾轉三四天才能到達,現在不過幾個小時的路程,變化太大了。
近年來,廣西提出優先發展交通,海、陸、空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日趨完善。如今吃完早餐從南寧出發,到越南辦事吃午飯,已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目前廣西正加快建設以南寧國際綜合交通樞紐為中心,以沿海組合港和南寧空港為龍頭,以泛北部灣海上、南寧-新加坡陸路和南寧通往東盟國家航空通道為主軸,以廣西通往廣東、湖南、貴州和雲南方向運輸通道為主線的“一樞紐兩大港三通道四輻射”的出海出邊國際大通道,構建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乃至更遠的地方,變“神經末梢”為“國際樞紐”已成為廣西上下的共識。
要加快發展首先要擴大開放。從2004年起,中國-東盟博覽會每年在廣西南寧舉辦,至今已成功舉辦5屆。東盟視角打開了廣西對外開放新窗口,成為帶動廣西對外開放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2008年1月16日,國家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把北部灣開放開發正式納入國家發展總體戰略,明確把北部灣建設成為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同年5月29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廣西欽州保稅港區,賦予北部灣經濟區最開放、最優惠的支援政策……
昔日邊陲一躍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西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打造“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邁向“沿海發展新一極”成為廣西人的新目標新追求。
發揮區位優勢,對接東盟區域合作,積極融入北部灣開放開發,成為整個廣西及所轄市的滾滾浪潮。首府南寧提出全面融入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著力打造中國--東盟資訊交流中心、交通樞紐中心和金融中心;素有“嶺南都會”美譽的玉林則搭上了東盟博覽會的“順風車”,以中小企業為主角的“玉博會”,成為玉林主動授受中國--東盟博覽會輻射的重大舉措;貴港以港為媒,充分利用西江“黃金水道”的內河港口優勢,推進江海聯動,主動融入多區域經濟合作;欽州提出建設北部灣臨海核心工業區,高標準建設欽州保稅港區和現代化集裝箱碼頭……
八桂大地,風生水起,千帆競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