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明創建

重慶: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 探索構建“三調合一”創新機制

來源: 光明網 | 作者: | 時間: 2023-08-02 | 責編: 肖舒雲

光明網記者 孫滿桃

“我的手被他弄骨折了。”

“我哪有打她子嘛?我們就是雙方發生了拉扯。”

女方低頭訴説,男方幾次激動不已。

近日,記者走進重慶市南岸區南坪鎮興隆社區,一場因感情矛盾發生抓扯,導致的賠償糾紛正在“黃桷樹老鷹茶”便民調解點公開進行調解。

在“黃桷樹老鷹茶”便民調解點,一場因感情矛盾發生抓扯,導致的賠償糾紛正在進行調解協商。光明網記者 孫滿桃 攝

原來,王先生和萬女士均離異,二人相遇後重新組建了家庭。在共同生活期間,雙方産生了矛盾。萬女士要求王先生搬離自己的住處,並賠償2萬元,但王先生不願意支付。王先生在提著行李離開萬女士的家時,萬女士因為賠償問題在和王先生拉扯過程中不慎導致手部骨折。

此刻,南坪鎮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工作人員現場對賠償問題進行了調解,並最終達成協定。

在興隆社區的老街坊們中,流傳著這樣一個説法:在黃桷樹下,就沒有化解不開的矛盾糾紛。如今,“黃桷樹老鷹茶調解點”已成為南岸區調解矛盾糾紛的一張響亮名片。

現在的興隆社區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社會和諧。誰曾想,以前這裡卻因社會矛盾突出而被冠以“城市特區”。

20餘年間,南坪鎮發展面臨歷史遺留問題複雜難解、黨群幹群關係緊張等“不敢碰”“不好碰”“不讓碰”困境。

“以前矛盾非常多,水電費不繳,看到工作人員就罵‘你們政府不作為’。”南坪鎮黨委副書記邵曉宇説,興隆社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物業矛盾突出,為了少讓群眾跑路,結合轄區實際,南坪鎮在黃桷樹下設立了“黃桷樹老鷹茶”便民調解點,定期邀請法律顧問、法律志願者為轄區街坊們提供各類法律服務。

近年來,興隆社區利用“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的契機,直面問題化解矛盾,依靠群眾動員群眾,破“沉疴”、化“舊怨”、解“新難”、紓“民困”,充分贏得居民信任和支援。“探索出集‘共建、共治、共用、共情、共生、共榮’于一體的‘共文化’治理新模式,將昔日遠近聞名的老大難社區變成了今天美麗和諧的新興隆”,南岸區南坪鎮黨委書記冷靜説。

南坪鎮是重慶市南岸區農轉非徵地矛盾糾紛和已建城區物業矛盾糾紛最集中的地區,區域面積1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6.8萬餘人,居全區第一。轄區低保群體多、農轉非居民多、社區矯正和幫教人員逐年增加,人員密集、矛盾糾紛頻發、特殊群體訴求多、治安風險高、管理難度大。

“多虧了你們,我才有今天安穩的生活”。刑釋人員張某,出獄後無生活來源、無固定住所、無勞動能力,南坪鎮司法所為其“量身定制”回歸計劃,提供生活救助、醫療保障、家庭關係修復、養老贍養、法律援助方面的幫助,讓年逾古稀的老人順利回歸社會。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南岸區司法局局長錢宇航説,近年來,重慶市南岸區探索構建的人民調解、治安調解、訴前調解為一體的“三調合一”的創新機制。同時建立法律服務智慧系統、遠端探視系統、智慧調解系統、線上村居法律顧問平臺,以數字化為驅動,推動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協同。

南坪鎮司法所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光明網記者 孫滿桃 攝

為進一步推動社會治理,南坪鎮以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為重點,在老舊小區中挖掘城市更新動能,深化“楓橋經驗”本土實踐,為基層治理提供優質的法治保障,成為南岸區基層法治化建設新名片。

在南坪鎮司法所,還流傳著“五子故事”。五子故事分別是指“馬路牙子、圍欄杆子、洗菜盆子、歇涼亭子、排污管子。”南坪鎮司法所所長梁大慶説,“五子故事”是指南坪鎮司法所在融入興隆苑老舊小區整治過程中,廣泛動員群眾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引導群眾通過自治來參與社會治理的過程和成效。

重慶市司法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處長楊懿表示,近年來,重慶市堅持以“楓橋式”司法所創建為牽引,著力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制定“楓橋式”司法所創建方案,編制發佈考評標準,明確通過3年時間建設100個“黨建引領、業務過硬、設施優良、管理規範、群眾滿意”的一流司法所,培育一批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和區域特色的司法所品牌,2023年,首批命名南坪鎮司法所等30個“楓橋式”司法所。

重慶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預測預警預防各類社會矛盾風險為目標,以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大調解體系為抓手,不斷強化調解組織網路建設、優化調解隊伍結構、創新社會治理思路,年均調解矛盾糾紛40萬件,調解成功率98%,推動基層治理法治化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