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點擊文明 文明湖北

湖北監利:“蝦稻共作”按下綠色富農“快進鍵”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 時間: 2023-07-14 | 責編: 喻雪

盛夏時節,記者驅車駛向江漢平原湖北監利的田野,一塊塊“蝦稻共作”的水田接連映入眼簾,滿眼的綠色,從近處一直伸至天邊。

“上個月剛撈完今夏最後一批小龍蝦,插下去的水稻秧苗長勢很好,不久就可以迎來下一季的收成。”湖北省監利市棋盤鄉月塘村村民余西華告訴記者,家裏的26畝蝦稻田,今年預計能帶來10多萬元的收入。

河網密布、土壤肥沃的自然稟賦,讓監利素來有“魚米之鄉”的美稱,歷史上更因“監收魚稻之利”而得名。近年來,監利糧食年産量穩定在130萬噸左右,位居全省縣市區之首。

“米袋子”裝得滿滿的,日子卻一度過得緊巴巴。據當地人回憶,20多年前,由於人多地少,種田收益低,不少人將良田撂荒,外出打工謀生。全國知名農業大縣,面臨著“三農”困局。

偶然間,一些勤勞聰慧的江漢平原農民發現,水稻收割後,在田間水溝內放入小龍蝦苗,收穫的小龍蝦和稻穀品質俱佳。此舉引得周圍的農民紛紛仿傚,“蝦稻共作”模式漸漸推廣開來。

監利市棋盤鄉水産專幹何建新説,小龍蝦為水稻除草、松土,其排泄物為稻田增加肥力;水稻不但可為蝦遮蔭,秸稈還田後産生的浮游生物更成了小龍蝦的天然食餌。

稻在風中搖,蝦在水中游。“蝦稻共作”模式的應用穩定了監利的糧食種植面積,也大大調動了農民的種田積極性。

小龍蝦生長對水質有特殊要求,稻田裏不施化肥,不打農藥,因此生産出的小龍蝦和稻穀更加優質健康,經濟效益也是單一水稻種植的3至4倍。“這種模式推廣後,每畝農田的流轉費從300元漲至800元左右,曾經撂荒的稻田成了‘香餑餑’。”何建新説。

監利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兵介紹,2014年,監利縣蝦稻共作面積只有6萬多畝,2019年突破100萬畝,參與“蝦稻共作”的農民收入顯著增長。

然而,隨著小龍蝦市場日漸火爆,蝦稻間的平衡被打破。

“養蝦與種稻收益懸殊,一些農民陷入了‘重蝦輕稻’的誤區。”劉兵回憶道,有養殖戶把養蝦的回字形溝越挖越寬,侵佔了稻田;還有的甚至一心只想養蝦,不再追求“精耕細作”。

蝦與稻“爭田”,帶來一系列問題。蝦稻比例失衡,既破壞了生態和諧,也影響了種植養殖戶收益和糧食安全。

湖北省蝦稻産業協會會長、華中農業大學水産學院教授顧澤茂説:“家家都挖溝育苗養蝦,市場供給必然過剩。而且繁養一體模式下,養殖密度、水質環境難以控制,病蟲害多發,小龍蝦個頭小、品質差,高效益難以為繼。”

發現不良勢頭後,2021年以來,監利多舉措加強對蝦稻田的監管,嚴禁養蝦的回字形溝過大等現象,確保水稻畝産不低於500公斤。在加大監管的同時,探索不斷提升種糧效益。

為此,監利每年整合項目資金10億元左右支援農業發展,2022年對稻穀實際種植者補貼面積達到223.8萬畝;每年組織30多家農機合作社,季節性流轉“只養蝦不種稻”的田塊,在養蝦“空檔期”補種一季水稻;與華中農業大學開展深度合作,通過不打農藥、不施化肥、不用漁藥、精準飼料的新型種養體系,創新實現蝦、稻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共同豐收……

“既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又要增加農民收益。”劉兵説,當前監利正加大培育監利龍蝦和監利大米兩大區域公用品牌,實現特色産業雙輪驅動,讓“蝦稻共作”按下綠色富農“快進鍵”。(新華社記者 李鵬翔 吳植 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