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明村鎮

農村“自留地”為經濟發展增效

來源: 中國網文明中華 | 作者: | 時間: 2023-07-07 | 責編: 肖舒雲

中國網文明中華訊 近日,安徽亳州市蒙城縣小辛集鄉雙李村集體承包的60畝馬鈴薯喜獲豐收。走進馬鈴薯種植基地,村民們正麻利地將剛出土的馬鈴薯進行分揀、裝袋,準備運往該村冷鏈物流集散地,便於銷售裝運。“這是村集體承包土地種的馬鈴薯,今年收成好,産量高,每畝收成將達到6000斤左右。”務工村民陳德良高興地表示“在這幹活,不僅離家近,還不耽擱照顧家裏,工資日結日清,每天不少於80塊錢,收入有保障。”

雙李村原本是偏遠村,經濟基礎薄弱,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2022年,小辛集鄉全面推行“小田變大田,一村兩作區”土地經營權改革試點工作。雙李村積極作為,將試點工作走在了全鄉的前列。雙李村現有耕地面積7000畝,僅去年秋季就集中流轉了4000畝,佔比達到57%。同時,經過村兩委研究,決定將流轉土地中的200畝留作村集體的“自留地”,用來發展蔬菜種植。

“群眾流轉出的大部分耕地,我們都統一發包給了種植大戶,村裏只留下了200畝,用來種植蔬菜、大豆、辣根等經濟作物,更好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雙李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丁靜雯介紹道。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雙李村委將“自留地”裏的60畝拿出來種植馬鈴薯,預計畝産6000斤,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0.9元/斤計算,産值將達到32.4萬元,除去成本3000元/畝,單這一項産業就可以為該村村集體經濟增收近15萬元。

“我們有了錢,可以為老百姓辦好多事,可以解決村裏的好多問題。”據丁靜雯介紹,群眾每畝地租950元可以定期進入自己的腰包,群眾不種地了,也不用外出打工,直接到蔬菜基地幫忙,每天能掙到80元錢。像一些基礎設施建設、村級的文化提升工程的發展與提升、困難群眾的幫扶和救助等等,也都可以得到妥善解決。

當問到如何調配村幹部的力量管理蔬菜基地時,丁靜雯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村兩委幹部都把村裏的“自留地”當作自己家的事來看待,責任心都很強,村裏的工作的確很忙,但是大家都總是能抽出時間經常去基地看看;平時遇到管理上的節點時,比如種、收、施肥、打藥,就安排專門的村幹部去負責,組織村裏的閒散人員,給他們出工資;至於農業機械這一塊不用擔心,現在的農業機械化程度都比較高,隨時都能調動到大型機械進行田間作業。

在雙李村的帶動下,目前,小辛集鄉其他村也都在積極謀劃自己的“自留地”,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著力破解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這一難題,進一步推動全鄉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據李靜雯介紹,近年來,蒙城縣小辛集鄉雙李村堅持以産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採取“村集體+種植大戶+農戶”發展模式,搭建了鄉村人才帶頭創業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載體,因地制宜不斷優化農業産業結構,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了産業增效、農民增收、村集體增富。

“下一步,雙李村將積極探索産業多元化發展路徑,不斷調整農業産業結構,持續優化産業佈局,加強優質農産品推廣,拓展群眾就業和實現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讓鄉村振興的道路越走越寬。”李靜雯十分自信地説。(張振堂 通訊員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