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明村鎮

藏糧“于地、於民、于技”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

來源: 中國網文明中華 | 作者: 趙維領 | 時間: 2023-07-06 | 責編: 喻雪

中國網文明中華訊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糧食安全包含農業安全、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三個層面的問題,農業安全解決的是“有飯吃”的問題,糧食安全解決的是“能吃飽”的問題,而食品安全解決的是“能吃好”的問題。近年來,重慶市永川區仙龍鎮堅持以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發展,努力實現一粒中國種子、一袋良心大米、一壺生態好油、一瓶健康美酒、一幅鄉村畫卷“五個一”願景,在保障農業安全、糧食安全、食品安全上下功夫、做文章,被評為全國農業産業強鎮、重慶市鄉村振興示範鎮,走出了一條新時代農村農業的“仙龍特色”道路。

“藏糧于地”確保農業生産安全的基本盤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仙龍鎮轄區耕地“小、碎、散”的現狀,是制約農業現代化的瓶頸。要解決好效率問題,首先必須考慮公平問題,要把老百姓的利益訴求照顧好、實現好、發展好。

首先,要解決好群眾的利益問題,就必須明確人民群眾利益和土地承包、集體資源、公共財産的關係,以及利益分配機制等問題。鎮統籌實施集體産權制度改革、三變改革,推動三社融合,進一步明晰群眾土地承包經營權、量化村組群眾集體産權、確定村民股權和權益,集合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實行統一管理和經營,解決農民痛點,讓群眾有了承包費、務工費、分紅三重收益。穩住農業生産安全中人民群眾的主體利益。

其次是提高農業生産效率,加快實現農業機械化。由於明晰了産權利益,群眾主動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融入合作社,打破了原有的土地承包界限,為實現土地“四改一化”(即:改大、改路、改水、改土和機械化)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近三年來,仙龍鎮大力實施土地宜機化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將5.6萬畝基本農田建成了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機械化率達100%,全鎮農業生産整體機械化率一下子提高到85%,農業生産效率極大提升了農業安全的科技能力。

提升農業生産抗風險能力,基本保障“旱澇保收”。仙龍鎮實施河道整治工程19.2公里、水環境整治28.5公里,湖庫連通、水利灌溉管網30公里,完成提灌站建設17個,完成900余口山坪塘整治,打通了水源“血管”,極大地滿足了農業農村生産生活用水需要,提升了保障農業生産安全的能力。

及時處置動搖農業基礎盤的違法問題。堅決解決撂荒地和非糧化問題,將撂荒地整治作為穩定糧食面積、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同時加大了對非法佔用耕地和“非農化”的執法力度,保住了農業安全耕地紅線。隨著農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全鎮新增水田966畝、新增糧食産能6萬公斤;新增耕地10%(其中新增耕地指標約3500畝),全面消除撂荒地,讓實際耕地面積增加10%,農業機械化的應用使得農業生産綜合效益提升10%,很好地解決了“有飯吃”的問題,為現代農業規模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藏糧於民”確保糧食安全的保障盤

糧食總量有了保障,還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群眾手裏邊有沒有餘糧?地方有沒有應急儲備?國家在關鍵需求時刻能不能收到糧?仙龍鎮通過合作社的集中運營管理,有效地實現了糧食生産的統種、統管、統收、統儲、統銷,深層次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在每一個環節都設置好“防火牆”。樹立大食物觀,科學佈局“四個一萬”主導産業,即萬畝“稻+”綜合種養、萬畝常規稻糧、萬畝優質柑橘、萬畝油菜+高粱輪作,同步發展精品特色産業。既保證了糧食總量的增加,又把群眾利益連接到産業鏈之中,極大地推動了産業規模化發展。建立以合作社為單位的糧食收儲安全體系。合作社在兌現群眾承包租金時,以糧食實物兌付為主,充分保障了群眾糧食的自給自足。另外,合作社採取統一收儲、加工、銷售的機制,保障國家有應急需求的時候,能夠有糧可調。全鎮每年至少向國家上交糧食1萬噸。

堅持糧食安全配套設施和制度建設兩手抓。為解決突出重大公共安全糧食供應問題,全鎮建立了應急儲備糧倉、倉容庫點 3個,其中應急儲備糧倉1座,倉容1.4萬噸,能夠滿足5萬名群眾18個月的口糧供應;鼓勵群眾養成儲糧習慣,在滿足自身日常需求的情況下,還能為城鎮居民提供保障;建立糧倉安全管理、糧食倉儲盤點、糧食統一調配銷售、群眾儲糧登記等制度,提升了糧食儲存能力、糧食供應能力和應急能力。

“藏糧于技”確保食品安全品質盤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黨的奮鬥目標,“美好生活”必須要有安全的産品特別是優質産品作保障,食品安全是其中重要部分,要以科技作為支撐,為美好生活賦能。

仙龍鎮堅持推動自然生態、村落生態、産業生態、文化生態的融合發展,通過實施水環境和面源污染整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鎮各項生態指標達到優良,形成土壤清潔、空氣清新、水源清澈的生態格局,為提高農産品品質打下優質的農業環境基礎。

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仙龍鎮實施“雙招雙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引進西南大學科技團隊,建立現代農業産業園區;引進稻香小鎮項目和智慧育秧基地,實現了從種子到産品的智慧化管理;開展“一網一平臺”(即:農業網際網路和金玖雲大數據平臺)建設,建立農業生産從産品到商品的全過程大數據庫,通過數據分析、交換、運輸,讓良田成為智慧之田;運用低溫烘乾、恒低溫儲存、智慧化加工技術,通過物聯網同步應用,讓糧食從種子到食品的全過程都處於看得見的“安全”監視之下。

推進綠色品牌建設。仙龍鎮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搭建農業科技平臺,成立(重慶)農助理服務公司,為農業生産提供優質技術服務。實施生物防治和生物技術,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不斷為群眾提供滿足美好生活需要的農産品。同時引進重慶大學功能農學院,共同打造高品質大米基地;與有關科研單位攜手生産功能性大米;大力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産業。

下一步,仙龍鎮將認真貫徹糧食安全戰略,紮實推進健康中國的決策部署,把糧食安全的論文寫在大地上。(重慶市永川區仙龍鎮黨委書記 趙維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