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筆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以産地命名的毛筆品種,它産于宣城市涇縣,唐、宋時期走向鼎盛,成為中國四大名筆之一。“宣城之人採為筆,千萬毛中揀一毫。”白居易的《紫毫筆》中所讚即為中國四大名筆——宣筆。
宣筆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佘徵軍在修整筆頭。
佘徵軍(右)向兒子講解宣筆製作技巧。
佘徵軍將脫脂過的毛反覆梳洗、整理、排列、組合。
毛筆製作技藝(徽筆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楊文在製作筆管。
楊文(中)帶著兒子兒媳一絲不茍地製作著雞絨筆。
楊文在測試筆性。
楊文為毛筆上漿。
在涇縣涇川鎮上有一處名為“守藝人”的兩間門面,這裡是宣筆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佘徵軍的工作室。1962年出生的他,家族世代都是宣筆製作的傳承人,傳到佘徵軍時已經是第六代了。
宣筆製作步驟繁瑣,一共需要經歷水盆、裝套、修筆、刻字這四個大環節,共計10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擁有豐富的經驗,經過長時間的堅持才可以完成。“一個好的宣筆一定要滿足‘尖、圓、齊、健’四個要求,只有做到這四點,使用宣筆書寫時才可以做到最舒服的狀態,讓墨跡書寫得更加均勻,而筆尖也可以做到流暢不開叉。”佘徵軍説。
讓更多的人了解宣筆製作技藝是佘徵軍一直在做的事情,如今他兒子接過了宣筆製作的接力棒,佘徵軍也參與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紙墨筆硯》公選課的教學中來,推動宣筆製作技藝的傳承。
安徽日報記者 程 兆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