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聚焦中華

新時代《新史跡》!大型人文訪談新媒體欄目啟動

來源: 中國網文明中華 | 作者: 羅芳菲 | 時間: 2023-05-25 | 責編: 姜穎

——記錄人類文明互鑒獻禮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

5月25日,人民文化遺産融媒體在人民日報社發佈“新時代、新媒體、新史跡”傳播計劃,通過大型人文訪談欄目《新史跡》記錄文明互鑒足跡,獻禮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十週年,十年來,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一帶一路”大家庭,中華文明影響力不斷提升,文化搭建起民心相通、文明互鑒的世界橋梁。

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由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人民文化遺産融媒體發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擔任學術支援,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網易傳媒科技研究院、新浪微網志、百家號作為協辦單位的“新時代、新媒體、新史跡”傳播計劃于5月25日在人民日報社正式發佈。

據悉,該計劃將圍繞新時代、新媒體、新史跡三個“新”進行創新傳播,通過新媒體手段撰述屬於新時代的“新史記”。大型人文訪談欄目《新史跡》將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記錄文明互鑒的人物和故事,立足中華文化,與世界交朋友。共鑄新時代、共登新征程、共創新史跡,獻禮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

古代“絲綢之路”綿亙幾萬里,延續數千年。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在於民心相通。據人民文化遺産融媒體負責人介紹,《新史跡》欄目將以人物為主線、案例為輔線,串聯起文明交流互鑒的文化之路、民生之路。人物篇以《文化遺産守護者》為名記錄文明倡導者、研究者、實踐者、傳播者等代表人物,立標桿、樹典範,營造保護、傳承歷史文化遺産的社會氛圍;案例篇以《文化遺産引領高品質發展》為名記錄文化遺産地、文化賦能保護地可持續發展、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經典案例,挖掘歷史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新媒體形式構建中國敘事體系,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以對話內容呈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明交流史;講好‘一帶一路’故事,促進文明互鑒。”

活動當天,相關組織單位充分發揮中央媒體、專業機構和網際網路平臺三方權威影響力優勢,廣泛邀請明星名人、專家學者、行業領袖、青年代表、志願者參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多部門地區辦事處主任夏澤翰(Shahbaz Khan),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王福州,清華大學國家遺産中心主任呂舟,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産培訓與研究中心(上海)執行主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兼博士生導師邵甬,二里頭考古隊第三任隊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係教授兼博士生導師許宏,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建築師劉玉龍,文物外展專家、北京魯迅博物館原館長兼黨委書記楊陽,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黃心淵,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李劍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傳承人王芝文,網易傳媒科技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顧維維等專家學者,劉燁、趙雅芝、楊紫、宋軼、楊迪、喻恩泰、劉彰等明星代表及各大文旅廳/局、博物館新媒體等共同參與《新史跡》“我是文化遺産守護者”新媒體公益傳播接力,創造億級傳播聲量,讓更多人關注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讓文明薪火代代相傳。

據悉,人民文化遺産融媒體由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雜誌社運營,《民生週刊》是全國唯一專注民生的主流媒體,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人民文化遺産致力於打造人民日報社旗下第一文化遺産品牌,讓更多文化成果惠民生、暖民心,助力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向世界講述民心相通、文明互鑒的中國故事,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新史跡》由人民文化遺産出品,出品人任懷民、總策劃陳文波、總導演李賢娜。製作團隊還包括總製片人來春、製片主任夏日、宣傳統籌劉安琪、策劃孔令媛等。 (記者 羅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