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遺産

油陶創新路上的不斷超越

來源: 中國網文明中華 | 作者: 田兆河 | 時間: 2022-12-28 | 責編: 曾蓉

中國網文明中華訊 大慶師範學院坐落于享有“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美譽的中國著名石油工業城市——大慶市。學校的前身是1965年全日制的大慶師範學校,2004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在大慶市高等專科學校基礎上建立了大慶師範學院,2011年被黑龍江省委、省人民政府評為文明標兵,2009年被黑龍江省教育廳評為全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2012年被全國高等教師網路培訓中心評為全國高校教師網路培訓工作先進單位等。

大慶師範學院油陶研究所主任李方海,于10年前研發出全國首創的新陶種,大慶油陶以其獨有的風格橫空出世,展示了獨特的創新氣質。10年後,李方海團隊研發出油陶四大系列九大品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外觀設計專利19項,省、市獎項33個。李方海獲得金銀獎10多項,被授予大慶工匠,龍江工匠等榮譽稱號。

超越前人

2009年,李方海擔任大慶師範學院油陶研究所主任,帶著兩個徒弟,住在1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裏,夜以繼日苦思冥想制陶。

據了解,綏棱縣有100多年黑陶燒制史,有三家陶廠。李方海去綏棱縣拜師學藝,目的是破解黑陶燒制工藝。傳統黑陶被譽為陶中精品,延綿4000多年曆史。1928年,考古學家發現這一史前遺存。直到1989年,黑陶的製作工藝慢慢被破解。即便破解,僅知道熏煙滲碳技術。至於用什麼材質熏制?如何熏制?各陶廠多為繼承祖傳秘方,秘不外傳。李方海去到綏棱縣陶廠,人家只讓參觀作品,不讓看燒窯工藝。李方海走遍了山東、雲南、浙江、景德鎮等多家黑陶廠,都將熏制技法保密。

李方海第7次去到綏棱縣陶廠,夜半無眠,見窯火正旺,聞到了一種材料的味道。材質在半燃燒狀態形成大量活性碳,進入陶體變成黑色。由此,李方海破解了黑陶熏煙滲碳技術。普通陶土耐熱度在700-800攝氏度之間,如果火候掌握不好,燒出來的陶器不是塌了,就是裂了。

怎樣提高熏陶的硬度,是擺在李方海面前的難題。加點岩芯試試,朋友提出建議。油氣田勘探和開發過程中,會取出岩芯,作為分析,掌握地下油氣層及所含流體特徵的岩石樣品。千米以下的岩芯,蒙脫石的含量及多種晶體礦物,可以增強熏陶的可塑性和耐溫性。

李方海加入岩芯後,燒制溫度達到1150攝氏度,製成了超越前人的岩芯陶。

超越權威

李方海團隊研發的油陶四大系列九大品種,均為國內首創,超越權威。2010年盛夏,大慶油陶第一窖“光彩“出窯,開創陶史先河。

四年後,讓陶體開出自然紋理的“冰淩紋“在國內外首創,又一次超越權威。

2014年,李方海帶領學生徐良、馮振開始“冰淩紋“品種的探索。“冰淩紋”能將人類的想像力放大到極致。更重要的,是在技術上找到準確的溫度、濕度、風速等自然因素和藝術的結合點。這種在龜裂的基礎上研發的開片,有別於有規律的龜裂紋,具有開創性。“冰淩紋”高超之處,在於“冰淩紋”為自然雕琢,沒有規律可循,是崇尚自然具有個性化的原生態傑作。

此後,李方海團隊開創的油陶研發之路越走越寬廣出彩,油陶品種越來越豐富多彩,龜裂紋、雪花瓷、紫金砂、烏金夢、黑土情、黃河紅等相繼問世,譜寫了一曲曲超越權威的壯麗新篇。

超越自己

在岩芯陶成功研發的同時,李方海團體進行了超越自己的探索創新。和岩芯一樣,岩屑也是鑽井過程中所産生的廢物,除了基本岩屑進行採樣分析外,其他進行環保處理。在多數人眼中,岩屑是廢棄物。在李方海眼中,取自地下2000米至6000米形成于白堊紀的岩屑,記錄了地質歷史的進程,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寶貴資源。

用多少比例的岩屑,研磨成多小的顆粒?如何在造型設計上更具有獨特的藝術性?這些問題的解決,是李方海團隊超越自己的挑戰。

與石油地質、鑽探工程、文化學者等跨界融合,讓大慶油陶煥發了超越自我的強大生命力。技術、人文、藝術等跨界融合,大慶油陶進入超越自我的新方位。

李方海團隊超越自我的另一大亮點。就是研發成功的“油陶雜彩”。其中的鳥羽紋、雲紋、流水紋美不勝收。器型個性化的油陶,呈現各具特色的紋理,有的如老樹纏繞盤根錯節,有的如層山疊嶂錯落有致,構思奇特,令人回味無窮。

李方海團隊製作油陶的攪胎技藝,是中國傳統制陶工藝中最難的技藝。用這種技藝燒制出來的陶器,紋理結構只有相似,沒有相同,每一件都是孤品。李方海團隊打破傳統的在陶器外表繪製不同圖案的慣例,油陶雜彩在攪胎時,將不同顏色的胎泥揉和在一起,相紋拉坯後燒制而成,出現的紋理不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變化或消失,紋理變化魅力無窮。

李方海始終保持著一顆“匠心”,孜孜不倦對油陶進行創新探索。目前,李方海團隊正在研發“油陶彩繪”、嘗試用假畫、油畫的藝術語言,不斷創新中國的制陶技藝,實現色彩與心靈的碰撞,有望在超越自我的過程中,形成大慶油陶獨特的風格。(田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