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點擊文明 文明廣東

藝術惠民啟盛宴 青春之城綻光華

來源: 南方日報 | 作者: | 時間: 2022-11-08 | 責編: 姜穎

金秋十月,濠江兩岸,處處曲聲,濃濃戲韻。

10月28日,第二屆珠海藝術節正式啟幕。在歌舞演藝中感受祖國風光、跟柳琴名家學習琴片彈撥、從畫作展覽裏汲取藝術靈感……一個月的時間內,近百項文化活動輪番登場,平均一天一場精品演出的高頻率排期,將為珠海和大灣區群眾帶來一場藝術盛宴。

近年來,珠海持續加大城市文化品牌培育、實施高品質文化供給工程,不斷豐富文化服務供給,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效能。如今,在“産業第一”的號角聲中,珠海的文化産業規模持續擴大,文化産品日益豐富,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用文化和藝術的“精神大餐”。

因藝術而更具魅力,因文化而充滿活力。珠海,這座海濱之城,正被藝術之火點燃,綻放出耀眼奪目的城市光彩。

由舊及新

文化盛宴更有“看頭”

香爐灣畔,野狸島旁,珠海原創歌劇《僑批》將率先拉開本屆藝術節的大幕。這部歷時2年創排的劇作,是珠海首部原創歌劇,集結了作曲家孟衛東、編劇王勇、導演廖向紅和青年歌唱家呂薇、李揚等國內知名藝術家,講述了一封僑批裏的家國大愛。

開幕當晚,作為藝術節的重磅劇目,火遍全國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也將在華發中演大劇院與觀眾見面。該劇取材自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曠世名作《千里江山圖》。

據演出方介紹,劇目以“詩劇”為體裁,以“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等篇章為綱目,以現代故宮研究員——展卷人的視角,帶觀眾徜徉在富有傳奇色彩的中國傳統美學意趣之中。首演前2日,該劇票務已幾乎售罄,雖連演五場,但票務依舊供不應求。

本土與引入兼具,經典與創新共舞。翻開節目單可以看到,本屆藝術節演出種類涵蓋話劇、歌劇、舞劇、戲曲、音樂會、兒童劇等多種形式。其中,既有國家級經典話劇《大宅門》,又有近年“出圈”佳作新編粵劇《白蛇傳·情》;既有世界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又有互動式體驗話劇《語文課》等創新劇目,為觀眾帶來“立體化”的藝術體驗。

除了精品佳作,本屆珠海藝術節還特別設置澳門藝術展覽展演板塊,該板塊將集中體現珠澳“文化走親”交流活動成果。“珠澳和鳴共譜華章”珠澳畫家美術作品邀請展,將展出60件來自珠澳兩地畫家畫作。

此外,本屆藝術節還將舉辦一系列美術展覽、電影展映、文化沙龍等公益藝術活動,廣大市民觀眾可以走進劇院、博物館、展覽館、各類公共文化場所以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充分感受藝術之美、享受文藝之樂,汲取文藝帶來的精神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藝術節遵循社會效益優先,市場運營為主,全面落實文化惠民政策,努力實現“全民參與”“全民共用”,惠民票價低至48元。

得益於這場藝術盛會,越來越多市民群眾可以在家門口欣賞高水準的精品大戲。據不完全統計,去年9月30日至10月27日,首屆珠海藝術節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裏,為市民帶來14台18場精品舞臺演出、5場主題文化沙龍,以及15部百餘場國産優秀電影展映活動,參與市民群眾近10萬人次。

如今,珠海藝術節已成為珠海一張嶄新而閃亮的文化名片。

由表及裏

深耕文藝精品“源頭”

盛宴繁華,功在身後。一場極具專業影響力、行業引領力的藝術盛會背後,離不開珠海這座城市良好的文化生態圈。

大型民族交響組曲《簕杜鵑與金蓮花》以珠澳情深為線索,以兩地人民的家國情懷為核心創作而成;原創話劇《龍騰伶仃洋》,聚焦港珠澳大橋建設工程,講述了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的故事;珠海粵劇《唐滌生》,根據粵劇編劇界一代宗師唐滌生先生形象創作而成,刻畫了唐滌生追求精品創作的心路歷程。

本屆藝術節上,一系列嶺南文化精品、珠海本土原創作品、珠澳合作劇目輪番上演,實現嶺南文化與珠澳文化間的交流碰撞,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文化聯動。

“很多藝術大家來到珠海後和我的感受都是一樣的,珠海是一個能幹事的地方,對於創作具有時代精神、中國氣派、嶺南特色、珠海風骨的文藝作品,我們信心滿滿。”談及珠海未來的文藝發展,珠海演藝集團藝術總監鄒建紅躊躇滿志。

在澳門青年設計師劉欣玨眼中,珠海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既有粵式文化,又有中葡文化交融,還有漁村文化,為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靈感。”在創作中,她偏愛加入港珠澳大橋、古村老城等珠海特色元素,為作品注入勃勃生機。

珠海素有“百島之市”之稱,以其開放包容、融貫東西的氣質,孕育出絢麗多彩的藝術氛圍。這不僅吸引了劉欣玨們紮根於此,還催生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本土新晉文藝團體。

堅持“做本土的爵士樂”的金爵士大樂團,在慶祝中荷建交50週年的線上音樂會上,用一曲爵士版粵劇《花好月圓》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融合傳統廣東音樂“頭架”高胡與鋼琴、貝斯、鼓等西洋樂器的演奏方式,驚艷眾人。

獲得第十五屆聖彼得堡“歌唱世界”國際合唱藝術節青年組金獎的珠海十六分音符女聲合唱團,全部成員均為珠海市中小學的女性音樂老師。其負責人表示,成立合唱團的初衷,是希望推動合唱教育在珠海中小學中“遍地開花”。

原創精品不斷、文藝人才迭出是珠海近年來群眾文化氛圍日益濃郁的生動注腳。在著名作曲家、珠海演藝集團藝術顧問何佔豪看來,珠海的文藝工作起步雖晚,但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文藝界的一匹黑馬。“我們老一輩藝術家很願意來到珠海,為這座城市的發展貢獻力量。”

由小到大

做強文化産業“碼頭”

夜幕降臨,矗立在海邊的“日月貝”宛若藝術家的畫盤,流光溢彩。

這座中國唯一建在海島上的劇院,始於2010年的“一院兩館”項目,是珠海建立經濟特區以來投資最大的文化工程項目。伴隨“日月貝”等世界一流水準文體設施的陸續建設、啟用,這座海濱城市的文化軟實力有了愈來愈多的“硬支撐”。珠海建設“文化強市”的步伐不斷提速。

文化賦能經濟發展,經濟反哺文化建設。當前,珠海吹響了“産業第一”的號角,文化産業的發展壯大,也成為一股中堅力量。十年間,從珠海大劇院到珠海博物館,從唐家灣的會同藝術節到珠海藝術節,這座青春之城試水文化産業的成果令人欣喜,文化産業的“碼頭”也不斷發展壯大。

在珠海醇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的彩繪車間內,工匠師傅們正在用玻璃做畫布,手工繪製出一幅幅色彩斑斕、活靈活現的圖案。引飛龍、鳳凰、喜鵲、牡丹、祥雲等東方傳統元素,經工匠精雕細琢後,一個個精美的雅瑯晶在流水線上散發著光彩。

作為珠海獨特的文旅創新産品,高端玻璃工藝品雅瑯晶不僅被挑選為“國禮”出送,各大知名論壇會議、高校企業的紀念禮中也不乏其身影。該公司負責人表示,珠海良好的文化氛圍可以讓他們靜心做好文創産品的開發。

雅瑯晶的“破圈”是珠海文化産業發展的一個側影。近年來,珠海積極推動産業融合發展,形成了“文化+”新模式新業態,成為文化創意産業新的增長點。

以金山西山居為代表的一批數字內容産業企業發展迅速,成長為國內知名數字化互動娛樂公司;珠海本土企業四維時代研發的“四維時代看看”,能夠滿足人們“在家雲遊博物館”“VR打卡紅色旅遊景區”等學習娛樂形式,填補國內四維技術的空白。

伴隨文化産業等服務行業的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人才與企業選擇珠海,文化也成為這座城市招商引資、吸引人才的名片。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珠海市文化及相關産業法人單位近5000家,營業收入超過350億元,産業增加值從2016年的75.92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45.02億元。

當前,在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四區”疊加的歷史機遇下,珠海的文化産業也迎來重要的戰略機遇與廣闊的發展空間。

今日開幕的藝術節,不僅是一場藝術盛會,更是一場惠民的盛事,是城市活力與生命力的象徵。如今,在政府對文化事業強有力的支援下,珠海正朝著建設更高水準的文化強市,打造區域文化高地的方向穩步邁進,將綻放出青春之城的別樣光華。(南方日報記者 吳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