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明創建

成都市溫江區:數據平臺助力“幸福民生”

來源: 中國網文明中華 | 作者: | 時間: 2022-11-03 | 責編: 姜穎

中國網文明中華訊“這幾天降溫厲害,水電3局家屬區上了歲數的老人多,多去看看他們。”“安置小區低保戶集中,要加大走訪力度解決實際困難。”深秋時節,成都市溫江區公平街道的社區幹部們有條不紊地服務著居民群眾,把為人民服務落實在了一個個具體行動中。

“本來為疫情防控而構建的大平臺,現在成了社區工作人員隨時掌握第一手情況的‘指南針’,分類治理精準服務群眾更方便了。”溫江區公平街道太極社區網格員鄭艷感慨地説,難怪群眾都説數據大平臺讓生活更幸福了。

疫情突襲,引發深度思考

2022年2月20日早上,溫江區公平街道接到緊急通知:奧密克絨新冠病例確診于轄區內的儒風酒店,且病例關聯到麗晶公館小區。

“區上要求迅速封控麗晶公館查明密接次密接,做到人人必檢,一戶不漏。”據帶隊進入麗晶公館小區的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宣傳委員周裳蓉回憶,大家當時很緊張,小區需要多少生活物資,應該配備多少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都沒底。所幸的是,隨著包括醫護人員、社區幹部在內的128人的工作隊伍火速進駐,擁有2700余戶業主的麗晶館小區各項工作得以正常運作,有效防止了疫情外溢。

3月6日麗晶公館順利解封,但街道黨工委書記陳洪均卻並不覺得輕鬆,一個小區有疫情就牽扯了全街道精力,倘若多幾個小區該怎麼辦?能不能建一個資訊完善的人口綜合數據平臺,便於統籌調動人力物力,使疫情防控更加精準科學?

“構建大數據平臺可以把基層同志從各種上報登記中解脫出來,免得層層上報耽誤時間,利於快速反應處理問題。”大家對此高度認同,通過紮實資訊統計弄清轄區人員結構,不僅利於防疫工作,而且可以更好服務居民。

從2022年6月起,公平街道在區委社治委和區社會訴求服務中心(區大數據中心)的指導支援下,探索建立人口綜合數據平臺賦能社區發展治理工作,通過線上調用區智慧蓉城平臺數據介面獲取數據、網格工作人員入戶摸排完善數據和居民住戶隨時更新補充資訊數據三種數據採集方式,為“公平街道人口綜合數據平臺”提供基礎數據。

為了確保數據精准詳實,各個社區用上了各種招數,失地農民較多的龍鳳社區除社區幹部和網格員到府外,還動員農村的老黨員出面協助調查;低收入人員集中的合江社區重點針對低收入人群反覆核實了解情況,防止瞞報漏報……“商住樓盤請物業協助,安置小區請老黨員出面,社區工作人員集中力量主攻老舊院落。”擁有2.4萬戶籍人口的長安路社區黨委副書記陳梨梨坦言,老舊小區租戶多隨時都有變化,必須幾次到府才能摸準情況。

從夏天到秋天,在遭受了各種白眼和吃“閉門羹”後,一個個費解的現象終於有了答案:“14.7萬、15.9萬,16.7萬”公平街道一度為這3個人口數據糾結,都是認真統計而來,究竟哪個最準確?其實,這3個數據都沒錯,關鍵看什麼時段。

統計顯示,毗鄰溫江中學的朝陽時代西錦小區平時人口1.3萬人左右,暑假只有八、九千人;森宇音樂花園夏天業主滿員,國慶後一半人到海南過冬;龍鳳社區戶籍人口不超過2000人,常住人口超過6000人……

“公平街道轄區內共有35所學校,外地學生和家長數以萬計,加之商業活躍流動性強,有時白天和夜晚人口相差好幾萬。”公平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孫啟華説,有了人口數據平臺,哪個社區老年人多,哪個社區低收入人群集中都一目了然,服務群眾也更精準了。

到府走訪,掌握第一手數據

平臺加持,緊急事件處理增速

“構建數據平臺的初衷是想為基層減負並讓防疫工作更有秩序,結果幾次處置突發事件的效果都遠超最初設想。”嘗到甜頭的基層幹部們實話實説。

2022年6月26日淩晨,在排查10混1核酸採樣中,發現了1例指標異常的重點人員,於是利用綜合數據平臺第一時間排查出3名共同居住的人員資訊(租住戶),隨即迅速納入臨時管控。花都社區黨委書記何沁耘感嘆,“這3名重點人員恰恰住在超萬人的朝陽時代西錦小區,如果不是及時隔離封控在最小範圍,防控代價將難以設想。”

無獨有偶,今年8月的一天夜裏,公平街道接到要求排查風險人員的指令。“資訊上只有姓名和手機號,按照老辦法只能把這2.5萬條資訊平分給10個村社區,由各村社區組織人員挨個打電話聯繫。”借助人口綜合數據平臺,街道社治辦主任張強只用10分鐘就將與公平街道有關的5000余條資訊篩選完畢並分到對應的村社區。

“哪怕一個電話只打1分鐘,幾千個電話打完也是天亮了,大家又是一個不眠夜。”合江社區黨委副書記李佳惠和同事直誇數據平臺給力,7個網格員加社區幹部,才半個小時就把涉及社區的200來個電話打完了。

隨著數據平臺日益完善,公平街道常態化防疫更加秩序井然,對控制突發事件也起到了明顯作用。今年6月,嘉年華小區一業主因失戀酗酒欲跳樓輕生,社區利用街道的人口綜合數據平臺,第一時間找到業主父親的聯繫方式,通過電話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為專業人士營救爭取了寶貴時間。

“有了人口綜合數據平臺,基層應對處置緊急突發事件更加迅速有力。”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繆佳直言,沒有平臺助力只能先找物業鄰居了解當事人社會情況,可緊急狀態下必須爭分奪秒才能保住生命啊。

基礎資訊詳實,分類服務精準

數據詳實,服務精準到位

“有了人口綜合數據平臺,特殊人員、殘疾人士、空巢老人分佈狀況一清二楚,有利於進行針對性關愛幫助,也有利於營造慈善公益事業向上向善的城市溫度。”“方便整合轄區內人力資源,統籌協調熱心志願者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社區幹部和網格員們對數據庫平臺稱讚有加。

據了解,數據庫平臺為轄區高齡、空巢、獨居、殘疾、失能、重病等特殊人群添加“巡訪提醒”標簽,按巡訪週期,以村(社區)為單位定期推送巡訪人員名單。例如當某小區老人達到申領高齡津貼條件時,數據庫平臺會通過手機自動向所在網格的網格員發出巡訪提醒,該網格員就可到府提醒其儘快辦理。

合江社區保障房小區集中居住著溫江區近2000名低收入人員,從社區幹部和網格員手機App上可以看到類似資訊,李大媽中年失獨且老伴去世,應每週到府看望1次;張大爺老兩口年過八旬,子女不在身邊,應經常提醒按時服藥參加體檢;某樓棟4單元陳某9月刑滿回家,希望尋找合適工作……

“居民生活上有哪些困難,容易在哪個階段出問題均有數據平臺提示,我們就可以重點關注解決。”合江社區黨委書記任康龍説,對困難群體要關心到位,可疑線索也不能放過,比如有的租住戶用電量突然爆漲等類似情況對於常年從事社區工作的網格員來説,就是需要格外關注的資訊。 

龍鳳社區內的水電三局職工家屬區移交地方後,一度擔心因缺乏物業而管理不善。社區借助大數據平臺內的黨員志願者匯總情況,發動劉彬、戴琳等8位黨員業主組織實施院落自治,將一個老舊小區管理得井井有條。

長安路社區的璽龍灣小區是一個有2497戶居民的大型樓盤,在抗擊“8·25”疫情時,涌現出了一批包括醫生、護士、社工在內的127位志願者,自發承擔起了守護共同家園的重任。將近半個月時間,長安路社區只有1名工作人員在璽龍灣小區統籌協調。一個8000人的小區靠志願者實現了自我管理,如果沒有數據綜合平臺支援很難做到。

建好數據平臺,服務群眾給力

數字賦能,深化微網實格工作

統計顯示,在“8·25疫情”的11輪全員核酸中,該街道完成速度多次位居全區第一位、完成總量保持在全區前兩位、超比例完成率保持在全區前三位。“最近的一次全員核酸檢測中,我們只用6小時就完成了15萬餘人的檢測。”街道負責核酸檢測的工作人員介紹,關鍵就靠兩個抓手,一靠街道人口數據庫;二靠數據庫中2000多熱心志願者助力維護秩序。

日前,溫江區決定以公平街道人口綜合數據庫為基礎,建立起全區的數字化人口基礎數據底座模型,進一步完善後在全區推廣。率先“吃螃蟹”的公平人在興奮之餘,建議對綜合數據平臺更新維護渠道較窄、部分行業、領域數據因許可權制約存在共用壁壘,統計口徑、條目上存在偏差等問題加以改進。

“目前線下數據更新維護主要依賴於網格員和社區專職工作者人工操作,這種耗時耗力的方式應加以改進。”“全街道只有60多個一般網格,每個網格員要服務近1500戶居民,工作量太大,網格小型化效果會更好。”社區幹部和網格員們意見高度一致。

及時更新數據,完善平臺功能

“我們將在已有平臺的基礎上,繼續以問題為導向,特別聚焦人的管理、服務、安全等問題,抓細抓實微網實格工作,全力維護好最實時、最全面的人員服務數據,進一步實現科學分類、精細化管理。”街道黨工委書記陳洪均説,“此外,我們還通過拓展延伸、條線建模,使數據動起來、活起來、用起來,為社區發展治理更好賦能。”(成都市溫江區公平街道黨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