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華夏攬勝

兔猻“猻大娘”高原人工繁育記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 時間: 2022-07-12 | 責編:

新華社西寧7月11日電(記者李寧、耿輝凰)睜著圓圓的眼睛,搖晃著尾巴,一會兒在貓爬架間上躥下跳,一會兒在貓抓板旁左搖右晃,在位於青海省西寧市的西寧野生動物園裏,兔猻“猻大娘”玩耍得不亦樂乎。


  圖為7月10日在西寧野生動物園裏拍攝的“猻大娘”。新華社記者 耿輝凰 攝

隔著玻璃,看著“猻大娘”靈動的身影,西寧野生動物園副園長齊新章嘴角上揚,感嘆道:“能吃能睡,能玩能鬧,小傢夥最近狀態不錯。”

齊新章介紹,按照國內動物園行業通常的判斷標準,出生後存活6個月即可認定為人工繁育成功,已經滿14個月的“猻大娘”是國內現存唯一一隻人工繁育兔猻。

據了解,兔猻是貓科兔猻屬的唯一動物,也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猻大娘”所屬的高原亞種主要在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生活。


  圖為7月10日在西寧野生動物園裏拍攝的“猻大娘”。新華社記者 李寧 攝

作為國內唯一飼養、展示兔猻的動物園,在“猻大娘”出生前,西寧野生動物園裏共有4隻高原亞種兔猻,它們分別為2014年起陸續在青海省野外救護的“猻小滿”“猻思邈”“猻小妹”和“猻尚香”。2018年起,西寧野生動物園開啟園內兔猻的人工繁育工作。

由於體弱多病,存活率低,兔猻的人工繁育問題長期困擾著國內外專家。齊新章介紹,兔猻自身免疫系統不健全,抵抗力較差,對於一般貓科動物危害不大的弓形蟲病,卻極易威脅兔猻的生命。“兔猻體型較小,應激反應明顯,受到驚嚇後可能會絕食甚至死亡。”齊新章説。

2021年3月初,在觀察到“猻思邈”和“猻尚香”的交配行為後,動物園的兔猻人工繁育攻關小組迅速行動,同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開展合作,精心呵護“猻尚香”。

齊新章介紹,提前搭建的木質巢箱和布設的監控此時派上了用場,為讓“猻尚香”安心待産,工作人員專門設置了欄道為它提供幽暗環境,預産期前10天,還將預防弓形蟲病的藥物添加到食物中,防止小兔猻受到弓形蟲病的影響。

2021年5月7日中午,工作人員通過監控發現,“猻尚香”在5小時內先後産下3隻成活幼崽,性別為一雄兩雌。“我們命名它們為‘猻大娘’‘猻大郎’和‘猻二娘’。”齊新章説。


圖為2021年7月11日,工作人員在西寧野生動物園裏為2個月大的小兔猻打疫苗。(西寧野生動物園供圖)

在3隻幼崽剛滿月時,為增加成活率,工作人員開展了人工育幼,保證營養供給、接種貓瘟疫苗、塗抹驅蟲藥物……

齊新章介紹,隨著兔猻年齡增大,母源抗體消失,自由活動增加,接觸外界頻繁,各類病菌威脅逐漸增大。“3個月大時,3隻幼仔陸續出現了腹瀉、嘔吐等病症,最終,只有體格最壯的‘猻大娘’活了下來。”齊新章有些遺憾。


  圖為7月10日在西寧野生動物園裏拍攝的“猻大娘”。新華社記者 李寧 攝

“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才有希望。”未來,齊新章希望通過人工繁育,可以讓兔猻、雪豹、荒漠貓等高原特有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有所增加,也希望通過與其他動物園的交流合作,能讓更多人在家門口的動物園裏就能見到這些珍稀的野生動物。“希望能有更多人關注、關心、關愛這些青藏高原的野生動物們。”齊新章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