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明之星

當代最具收藏價值藝術家——袁正北

來源: 中國網文明中華 | 作者: | 時間: 2022-06-16 | 責編: 姜穎

袁正北,1961年出生於風景秀麗,人傑地靈的陜西省商洛市,他孜孜不倦,深入潛研和探索歷代書畫名家之作,將其精髓融為一體,從而為他的藝術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逐漸的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他的作品深受海內外廣大愛好者的青睞和收藏。

在書法領域,袁正北一貫堅持文化自信、創作自信,推陳出新,繼承和發展了書法藝術。2017年書法藝術《猴桃壽》作品在中央電視臺活動中展示。2018年喜獲《2018國際中國公益事業大典》中國驕傲影響力書畫家國際獎。獲評“我和我的祖國”2020年度國際中國最具影響力書畫家。2022年5月受邀入駐創建《名人辭典》。袁正北現為《智慧中國》欄目組編導、國家高級書法師,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世紀大采風書畫院院士、國家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榜書書法家協會北京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華衛視藝術風采欄目組會員,中國詩書畫陜西分會副會長。袁正北創作的書法藝術作品《猴桃壽》、《佛》、《福》創作風格獨特,他的書法藝術作品多次受邀刊登在郵票上。

2020年初春,袁正北在古都民樂園文化街工作室講授書法雅評知識時説,最近研學的《書法雅言》是在明代項穆所著的書法理論著作《書法雅言》的基礎上加以注解和翻譯,並有延伸閱讀的內容。書中穿插了許多古代書法大家的真跡欣賞,可以輕鬆品讀中國古代書法意韻。《書法雅言》被《四庫全書》奉為“書家之圭臬”,對書法歷史、鑒賞有極大參考價值。編序依次為:書統、古今、辨體、形質、品格、資學、規矩、常變、正奇、中和、老少、神化、心相、取捨、功序、器用、知識。項穆從儒家觀點出發,把書法推到"同流天地,翼衛教經”的地位,認為它可以“發天地之玄微,宣道義之蘊奧,繼往聖之絕學,開後黨之良心。

”書法是人格的表現、“心之所發”、“運為字跡”、“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柳公權説“心正則筆正";項信説“人正則書正”;端正書法之道就是端正世道人心,端正人心也是為了捍衛聖人之道,項穆在序中所言,態度懇切;強調書法“正統”的王義之,力圖為端正書法之道付出全部心力,不難看出他的拳拳真心。

項穆認為,剛開始學習書法的人可以先學習當代的名家,然後再追摹古人。“不學習古人法度的人,自然是無知之輩,只會學習古人的,難道就真的是尊重歷史的有識之士嗎?”並引用孫過庭的話説:“學習古人而不與時風相悖,學習時人而去除他們的弊端。”意思是説不管時代如何變化,規矩都要隨心而動,目的只是要達到中庸平和之美。

學習任何一門學問,最重要的品性就是踏實謹慎。天分固然重要,但是反覆地練習也是很重要的。項穆認為,寧願是天分少一點努力多一點,也不要天分多一點努力少一點。古人云:“蓋有學而不能,未有不學而能者也。“相比較張芝、鐘繇、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米芾等書法大家的天分與學力,又一次證明了“書法天分雖然必不可少,但學識和錘鍊是更重要的。”其餘的如“辯體”,論性情對書法色的影響;“形質”,論書體之肥瘦各有各的美;“品格",論書品之優劣,分正宗、大家、名家、正源、傍流五等;“規矩",論書當以王羲之為法規;“常變",論“字形雖變,體格不可逾”;“正奇”,論書之正奇關係,兼述唐代真、草書體之三變;“中和”,論書之中和標準,並敘述唐代各家書法之長;“老少”,論書法的成熟與稚嫩;“神化”,狀書之神化,並提出神化而不能越規;"心相”,進一步闡述“人正則書正”的論點;“取捨”,主張學書要擇長而取短“功序”,認為學書要晚年才會大成,越老越精,並列出書法三要點;“器用”,主張筆墨紙硯務必精良;“知識”,論書法鑒賞,需要見識和學問的積累。

項穆以王羲之為正宗,而力排蘇、米等書,雖有所偏頗與執拗,批判太過,但其人于書法研求之深,所論非常精闢獨到,亦不失為一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