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華夏攬勝

吉林公主嶺:打造“黃金玉米帶”上的現代農業樣本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薛欽峰 | 時間: 2022-06-15 | 責編:

新華社長春6月13日電 題:吉林公主嶺:打造“黃金玉米帶”上的現代農業樣本

新華社記者 薛欽峰

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的吉林省公主嶺市是黑土地上有名的全國産糧大縣,溫潤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地,造就了這裡絕佳的玉米生長環境。近年來,公主嶺市專注黑土地保護,強化育種科研投入,延伸玉米産業鏈條,打造“黃金玉米帶”上的現代農業樣本。


  這是6月10日無人機拍攝的吉林省公主嶺市城區。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保護黑土地:讓糧食産量更穩

近期,春耕結束不久的吉林迎來降雨。公主嶺市的田野裏,玉米苗破土而出。“出苗很齊,玉米長勢很好。”朝陽坡鎮東興村種糧大戶李振軍説。

田間地頭,玉米苗旁的土壤裏夾雜著碎秸稈。過去幾年,李振軍採取了秸稈翻壓還田、玉米和大豆輪作等多項黑土地保護措施。“能保水保墑,增加土壤有機質,有助於玉米穩産增産。”李振軍説。


吉林省公主嶺市朝陽坡鎮東興村種糧大戶李振軍行走在田野間觀察玉米長勢(6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2015年,公主嶺市成為東北最早實施黑土地保護試點項目的地區。多年以來,秸稈還田、米豆輪作、增施有機肥等一系列黑土地保護措施,累計推廣上百萬畝。

如今,黑土地保護效果逐漸顯現。李振軍現在化肥比過去少用20%,玉米仍能比過去增産10%,玉米抗災能力也增強了。“周邊村屯農民都開始應用這些新技術,糧食産量更穩了。”李振軍説。

在位於當地劉房子街道的現代農業技術示範園裏,集合了中科院、吉林省農科院等20多家科研單位的試驗田,集中進行優質玉米品種展示和保護性耕作等綠色、先進農業技術示範。

這幾年,公主嶺市實現測土配方施肥、赤眼蜂防螟等綠色增産技術全覆蓋,在重點區域落實黑土地保護等項目。一系列現代農業技術應用,推進了糧食作物標準化生産,促進糧食産量穩步提升。

“糧食總産多年保持在60億斤以上,位居全國産糧大縣前列。”公主嶺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孟繁強説。

選育好種子:種出更多“中國糧”

在公主嶺市最大的種子銷售市場,這裡聚集著上百家種子銷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每年備耕期,這裡人頭攢動,各地種糧大戶、種子經銷商都到此進貨,每年種子交易量達7000萬斤。

劉房子街道農民王軍這幾年試種了幾個當地的新品種。他説,每公頃玉米産量近3萬斤,而且品質好,不比國外的品種差。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是糧食生産的核心競爭力。公主嶺與中科院等一批科研院所合作,先後建立種子研發中心、科研實驗站等育種基地,吸引了一批國家、省級新品種試驗示範項目落地和一批企業、科研機構落戶。


在吉林省宏澤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實驗室內,科研人員展示培育的玉米種子(6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在位於公主嶺市大嶺鎮的吉林省宏澤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實驗室裏,各種玉米種子和育種材料整齊擺放。這幾年,這家企業專注適合東北地區氣候的高産、高抗玉米品種選育,每年都有新品種進行審定和推廣應用。“通過與科研院所合作,利用先進育種技術,新品種不斷推出。”該企業負責人趙小光説。

今年6月,吉林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在公主嶺揭牌。示範區施工現場塔吊林立,種子研發中心、種子加工及倉儲中心等設施正在建設。未來,這裡將聚集數十家育種科研院所及企業。


吉林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科創中心項目施工現場(5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經過多年努力,上百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玉米、水稻、大豆等新品種逐漸從公主嶺向黑土地乃至全國推廣應用。孟繁強説,未來我們要讓種業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延伸産業鏈:好糧賣出好價錢

一穗玉米棒子賣不上一元錢。過去,只會賣原糧的農民日子過得緊巴巴,好資源賣不上好價錢。而如今,同樣大小的一穗玉米,不少農民和農業企業不僅賣出了高價,還賣向了全世界。

雖然不是玉米收穫期,但在吉林省農嫂食品有限公司車間裏,幾十個工人仍在生産線上忙碌。一穗穗鮮玉米經過切割、清洗、裝袋、蒸煮等多道工序,發往全國各地。“全年都是生産期,加工鮮食玉米1億多穗,銷往世界16個國家和地區。”該企業負責人劉友剛説。


工人在吉林省農嫂食品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加工鮮食玉米(6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農業不加工,等於一場空。制定玉米食品産業扶持政策、建設玉米食品産業園、召開玉米産業博覽會……公主嶺市緊盯健康食品的市場需求,大力培育和支援玉米加工企業發展。現在,公主嶺年銷售鮮食玉米超4億穗,産值達14億元,帶動超5000戶農民增收。


工人在吉林省農嫂食品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加工鮮食玉米(6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成為玉米産業發展的底氣。如今公主嶺形成了玉米精深加工産業鏈,生豬玉米飼料産業鏈,稻米生産、加工、銷售産業鏈和鮮食玉米種植、加工、銷售産業鏈,實現年産值超百億元。

“玉米産業已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一張‘金名片’。”孟繁強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