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聚焦中華

工業經濟穩大盤 新經濟加快成長 “稅電指數”背後的地方經濟新勢能

來源: 經濟參考報 | 作者: | 時間: 2022-05-24 | 責編:

 今年前4月,江西全省稅電景氣指數為116.3,投資、消費、科創、迴圈四大領域發票指數分別為101.1、113.4、104.7、106.7。1至4月,四川全省稅電指數為104.85,累計新增涉稅市場主體24.14萬戶。這是《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稅務部門獲悉的最新數據。

  跟蹤宏觀經濟走勢,GDP、CPI、PMI等指標人們已經耳熟能詳,稅電指數則是一個新的概念。它是將企業稅收銷售發票數據和用電數據結合起來,經過模型測算得出。稅電指數大於100表明經濟活躍,數值越大活躍程度越高。目前,四川、江西、浙江、內蒙古等地將這一指標作為研判當地經濟運作的“晴雨錶”。

  “這是創新運用稅收和電力大數據構建的一种經濟運作監測和分析體系。它通過對企業在購買、生産及銷售環節活動中微觀數據的整合加工,形成一系列穿透性強、覆蓋面廣的中觀和宏觀指標。”四川省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處處長陳志芳介紹。

  這個相對“陌生”的指數,為我們觀察熟悉的經濟生産生活帶來一個新的視角,也折射出當下經濟的“喜”與“憂”。

  從行業面看,工業領域指數表現優於其他領域,顯示出工業經濟穩住基本盤。

  今年以來,江西各月工業稅電景氣指數均位於榮枯線之上,保持在105以上運作。1至4月,有色金屬産業、電子資訊産業銷售收入分別增長12.8%、32.0%;鋰離子電池製造銷售收入同比增幅達178.2%;數字産品製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1%。

  一季度四川省工業稅電指數達108.21,高位運作,製造業各月份稅電指數均高於面上水準運作。4月工業經濟繼續發揮“穩大盤”關鍵作用,製造業稅電指數為106.89,開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2%,對全省銷售收入增長貢獻率達72.5%。

  從經濟動能來看,優勢産業支撐作用強,科創、新能源等新興動能加快成長。

  電子資訊産業保持高增長態勢,數字經濟動能強勁。今年1至4月,四川省螢幕製造和電腦整機製造開票銷售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9.5%、230.6%。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對全省製造業銷售增長貢獻率達到34.1%,繼續保持製造業銷售規模首位。前4月,江西省製造業採購工業機器人等智慧設備金額同比增長35.1%,製造業購進研發及資訊技術服務金額同比增長34.6%。

  浙江日前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浙江省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稅電指數為144.3,高於全行業平均水準的127.1。其中,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和電腦、通信和其他設備製造業稅電指數表現更為亮眼,分別達150.7和148.5。

  新能源産業釋放蓬勃動能,綠色低碳優勢産業增勢強勁。1至4月,四川全省鋰電製造業開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4倍;晶硅光伏産業開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0.7%。一季度四川全省綠色低碳優勢産業開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5.6%。

  從全國來看,上述地方經濟顯示出的趨勢也得到印證。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好于全部工業。數字産業快速發展,4月份,電腦、通信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生産指數增長10.3%。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政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教授李旭紅認為,稅電指數是一個更能夠反映經濟活躍度的綜合指標。通過發票的數據反映企業當前銷售情況,同時由於有些貨物完成生産之後並未實現銷售,所以又通過用電量反映企業當期生産經營情況。“銷售了,形成開票數據;用電了,形成生産數據。兩個數據放在一起,更能反映當前是否正常生産經營。”

  業內指出,總體來看,各地稅電指數與宏觀經濟指數、企業微觀感受相呼應,為多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實現經濟發展強勁開局再添有力佐證,充分反映出今年前4月多地經濟運作總體穩中有進。

  不過,從稅電指數來看,當前經濟也顯現出壓力,尤其是4月部分數據環比3月出現了一些回落。此外,從4月數據來看,一些企業生産用電的同比增速明顯快於開票銷售收入的增速,這反映出“生産出來但還沒有賣出去”。總體看,顯現出受到疫情影響,貿易活躍度有所下降,疫情散發地區餐飲住宿等銷售下降明顯,內需消費亟待進一步提振,産銷迴圈堵點亟待進一步打通等。

  李旭紅表示,從各省所測算的指標可以看出,雖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但是國民經濟支柱行業的生産經營呈增長趨勢。但同時也必須客觀地看,目前稅電指數反饋情況較好的省份均為受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程度較小的地區。同時稅電指數優於一些其他宏觀指標的原因在於市場主體實現了生産經營,但或因市場流通的問題仍未實現銷售,下一步應繼續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暢通國內大迴圈,全力以赴實現預期的宏觀經濟目標。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説,當下為市場主體紓困是關鍵,其中最核心的是要實現“開源”和“節流”,穩定産業鏈、供應鏈,在這個基礎上疊加財稅、社保、金融支援等政策,幫助企業應對疫情等挑戰,提振企業信心。(記者 孫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