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遺産

“數字非遺 紙上生花”——國家級非遺項目《輝縣剪紙》數字藏品發佈

來源: 中國網文明中華 | 作者: 潘書培 李慶 | 時間: 2022-04-21 | 責編: 姜穎

 中國網文明中華訊 4月15日-20日,國家級非遺項目《輝縣剪紙》首批數字藏品在摩點平臺發佈。該批數字藏品主要採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愛榮的生肖剪紙作品為原型,結合3D數字化技術延伸復刻,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二生肖元素、瑞獸元素以及民間剪紙技藝通過數字化應用完美呈現。本批次發行的非遺數字藏品具有許多新的特點,採用虛實結合、線上藏品與線下實物相互轉化的推廣方式,通過潮流的玩法將傳統文化推廣到年輕群體,促進年輕群體走近非遺、熱愛非遺。

 

《輝縣剪紙》非遺數字藏品:生肖系列

 

《輝縣剪紙》盲盒隱藏款數字藏品:瑞獸麒麟

本次數字藏品發佈過程中,發行方將數字藏品與隱藏款盲盒、生肖藏品合成等行銷方式相結合,讓收藏者在收藏數字藏品的同時增加了更多地趣味性、體驗性。據了解,該批次數字藏品發佈上線當天,即達成了發售目標的1400%,線上瀏覽點擊量200萬以上,相關平臺轉發量2萬次以上,其中的盲盒隱藏款《瑞獸麒麟》上線即售罄。

 


李愛榮剪紙作品

輝縣剪紙起源於農耕社會,是由明末清初流傳至今的一項當地民間技藝,其題材內容真切地反映著農民生活和農村社會的特點,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其特點是以陽刻為主,構圖樸實飽滿,造型生動逼真,刀法精細流暢,色彩對比強烈。代表性傳承人李愛榮老師,自幼受其奶奶剪紙、女紅的影響,酷愛剪紙藝術,多年來從未間斷,並形成自己的剪紙風格。

 

《輝縣剪紙》數字藏品交易數據

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剪紙不再像過去那樣可以用作藝人謀生的唯一手段。目前,輝縣剪紙老藝人越來越少,後繼力量青黃不接,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樣式正面臨亟待搶救的嚴峻形勢。通過本次數字藏品的發佈,以嶄新的表現形式和推廣方式,讓這項傳統技藝更好地走近年輕群體,有益於提升大眾對民間技藝及其背後所蘊含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認可。

輝縣剪紙數字藏品由河南省中域文化旅遊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數字創意團隊鹿瞳社聯合發行。為深入貫徹落實河南省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傳承、保護、發展以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河南非遺品牌建設,推動非遺數字化轉型,從行銷推廣、産品研發、著作權保護和數字化展示等方面,講述河南非遺故事,挖掘河南非遺潛力,傳播河南非遺魅力,河南省中域文化旅遊産業發展有限公司推出了守護非遺計劃,繼發行數字藏品後,中域文旅將繼續針對省內非遺項目研發潮玩手辦,組織開展非遺文創成果展,結合線上、線下渠道為河南省非遺項目産業拓展更大地行銷空間。(潘書培、李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