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華夏攬勝

紀錄片《壁上華彩》再現敦煌壁畫農耕文化:承古啟今煥農桑新生

來源: 中新網 | 作者: | 時間: 2022-01-06 | 責編:

紀錄片《壁上華彩》再現敦煌壁畫農耕文化:承古啟今煥農桑新生


  圖為莫高窟第23窟《雨中耕作圖》。(資料圖) 敦煌研究院供圖

中新網蘭州1月6日電 (記者 丁思)《雨中耕作圖》《牛耕圖》……連日來,正在網路熱播的5集紀錄片《農耕春秋——畫説農桑》再現了敦煌壁畫和魏晉墓畫像磚中的中國古代農耕智慧,訴説千年農桑發展變遷的軌跡。

《農耕春秋——畫説農桑》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頻道《鄉土中國》欄目特別節目,每集50分鐘,從存世的古籍和美術作品中,探索中華農耕文明的傳承與發展,同時展示當今的農業發展成就,紀錄新時代的農業文明。其中第5集《壁上華彩》重點講述古代壁畫及畫像磚中的農耕圖像。

《壁上華彩》邀請我國壁畫保護和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研究專家、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王進玉研究員作為指導和出鏡專家。該集以敦煌壁畫和古代墓室壁畫中反映的農牧業生産為主要內容,攝製組從2020年冬季策劃,于2021年4月、5月兩次在敦煌莫高窟和敦煌市、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酒泉市、嘉峪關市、高臺縣等地博物館拍攝壁畫、魏晉墓彩繪畫像磚上反映古代農牧業生産的精彩畫面。

圖為莫高窟第148窟《收穫》。(資料圖) 敦煌研究院供圖


  圖為莫高窟第148窟《收穫》。(資料圖) 敦煌研究院供圖

該影片中不僅全面細緻呈現了嘉峪關新城6號魏晉墓彩繪畫像磚中豐富多彩的古代農牧業生産活動,揭示了茫茫戈壁中一望無際的魏晉古墓群的秘密,還以宏大的視角呈現了世界文化遺産——萬里長城嘉峪關的壯美場面。

影片還呈現了豐富多彩的古代農牧業生産和民眾生産、生活的畫面,也展現了現代敦煌的傳統農業和新型特色農業——葡萄園、李廣杏等。還有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廣袤的草原上,哈薩克族牧民馬群轉場的生動場面。全面展現了高臺博物館陳列的甘肅河西農耕生産的珍貴文物魏晉墓彩繪畫像磚和我國現存最大、保留最完整的漢唐古代文化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臺駱駝城、場面廣闊的魏晉古墓群,也展現高臺現代的農業農村風貌。

甘肅嘉峪關魏晉墓保護研究所接待部負責人盧曉玲,是該紀錄片的追劇者之一。在她看來,壁畫中所描繪的犁地、耙地、耱地、秋收、揚場等農業生産畫面,在沒有攝影資料的年代,這些形象生動的壁畫給當代農業科學研究和藝術再創造提供了詳實資料,像一面鏡子記錄了中國古代農業技術的發展變遷,對於當下農業農村發展也有諸多借鑒和啟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