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聚焦中華

陜西富縣:非遺藝術品類風格獨具 千年文化鄉愁永續

來源: 延安日報 | 作者: | 時間: 2020-10-16 | 責編: 楚丹

在纖纖素手剪出的紋樣裏,在龍騰虎躍的秧歌舞裏,在斧鑿刀刻的清響裏,在“隆咚鏘鏘”的回聲裏……陜西富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裏,慢慢地發光發亮,成為璀璨星河裏必不可少的一顆。

近年來,富縣不斷挖掘和保護傳統文化,打造獨具風格的“非遺”品牌,現已公佈縣級非遺項目100項,其中,14項列入市級非遺項目,熏畫、剪紙、高蹺、飛鑼等6項列入省級項目,被譽為“全國民間藝術之鄉”。

高蹺:擬鶴以舞老少皆宜

圖為:踩高蹺表演

在吉子現便民服務中心安子頭村,孫氏家族裏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幼稚孩童,都能踩起高蹺走一走。高蹺木腿有高有低,14歲左右的少年已能駕馭近兩米的高度,10歲以下孩童的高蹺也有50釐米。

鑼鼓聲最先響起來,四通八方的人便聞聲而來。演出者早早就裝扮好了,紅臉關公、黑臉張飛、俏皮悟空……油彩在臉上描畫,戲服一穿,雲袖一甩,道具一拿,姿態便有了。在高墻上綁腿,捆紮結實,稍用巧勁,便可起行,踏著鼓點前進、扭動,人人如履平地,來去自如,圍觀者觀之,無一不驚嘆連連。

“2016年中央9套《遠方的家》來錄製高蹺表演,2017年高蹺隊上了《開門大吉》欄目,現在不光是在國內,國外友人喜歡高蹺的也不少。”安子頭村村支書孫廣義高興地説,“這是個好事,孫家人一定要把它傳承下去。”

2018年,高蹺被評定為省級非遺項目。

霸王鞭:熱情奔放催人振奮

圖為:霸王鞭表演

富縣霸王鞭,又叫渾身響、金錢棍,是陜北常見的歌舞之一,據説起源於唐朝天寶年間。富縣霸王鞭在原來翻身打轉、纏腰踢腿的動作基礎上,吸取了民間武術動作,進如武士揮戰、巾幗催馬,轉若春燕翻飛,躍似蛟龍入水,催人振奮,感人喜悅。

“2012年縣裏文藝調演的時候,我帶領著我的學生們登臺演出,把咱的傳統文化好好演繹了一回。”馮利説道。

馮利是富縣高級中學的一名體育老師,最早接觸到霸王鞭的時候就被它酣暢淋漓的動作所感染。後來了解到霸王鞭和傳統武術有所結合,更是激發了他的興趣,就將霸王鞭的動作學習融入到了自己的體育課中,將非遺項目變成了一種校本化的“活態傳承”。學生們初次接觸到這樣的傳統文化,在覺得新穎的同時,也為自己成為了“非遺”傳承人而感到自豪,進一步提高了學習霸王鞭的積極性。

“動作是融進身體的記憶,現在咱們學校畢業的學生,多的不敢説,最基本的霸王鞭動作他們肯定都打得出來。”馮利驕傲地説道。

黑陶:泥土涅槃美輪美奐

圖為:王志剛的黑陶作品

取窖裏沉澱5~10年的泥,拉坯,一攤泥在王志剛的手裏漸漸有了形狀,燒製成黑罐後,在硬坯子上影雕,憑著手腕和指尖的力量,“噌噌噌”的清脆聲響過後,一件件手工藝品栩栩如生。一一端詳,即使是同一個主題的作品,卻沒有一件完全一樣,這便是純手工藝品的魅力所在。

100個不同“壽”字的百壽壺,100個不同“福”字的百福瓶,身著唐裝的窈窕淑女,威風凜凜的老虎下山……每個黑陶作品姿態各異;梅瓶、膽瓶、龍瓶、看盤、雙耳尊、玄武、圓鼎……每個黑陶作品形式多樣;黃土風情、人史經傳、動物植物、文學經典……每個作品內容豐富,歷史長河中的林林總總,在小到手掌大、大到一人高的黑陶作品上活靈活現。

“影雕是以素描為主,刻刀的深淺來突顯明暗調子,刻的深了就發白,刻的淺了就黑些,這樣看起來就更加惟妙惟肖。”王志剛胸有成竹地説,“幹這行23年了,我的黃河陶藝手工坊每年有上千個大人、小孩來學習製作黑陶,有時我也走進校園、走進社區,就想著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黑陶、製作黑陶、愛上黑陶。”

2018年,富縣泥塑被列為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熏畫:“煙熏火烤”雅致有趣

圖為:魯躍芳將熏畫與旗袍融為一體

描畫、剪紋樣、鋪紙、噴水、熏火,黑煙熏熨後的紙張,漸漸乾燥捲起,輕輕揭下,即露出黑白分明、對比強烈的畫面,一幅古色古香的熏畫即告完成。

小到10釐米左右的小幅畫,大到米的組圖、卷幅;小到民家故事、農忙豐收、鄜州八景,大到國泰民安、民族團結,熏畫都能活靈活現的展現。一顆寓意“多子多孫”的石榴,一枝“鳥談梅”便是夫妻和睦,翻騰漫卷的“雲頭”代表男性,“蛇盤兔”則是富裕祥和……每一個符號,每一個樣式,都有著豐富而充滿想像力的內涵。

“熏畫起源於碗架雲子,從明清時期流傳至今。”交道便民服務中心曹家廟村的魯躍芳從事熏畫創作21年了,“從我記事起,我的外婆和母親就會弄熏畫,到我這都傳了4代了。”

碗架,是農家廚屋的一種處置炊具、食物容器和食具的傢具,一般高約2米、長約2~3米、上下分3層的立式架板。每年春節前夕,巧手的女人們會用紙製作一套全新的碗架雲子,貼在碗架上,給每層吊上帶花簾子,雅致有趣。

時至今日,愛美的人們為了使熏畫更加華美,發明瞭著色法,按照自己的審美需求,賦予作品不同色彩,使得剪、熏、繪融為一體,較之黑白色,彩色作品更為豐富多彩。

每年,魯躍芳的熏畫展廳都會吸引近300名省內外的熏畫愛好者,一幅主題為“殘疾人和正常兒童一樣快樂”的熏畫作品先後被日本、美國、英國友人購買。

多年來,涌現出魯躍芳、緱竹梅等熏畫傳承人,在民間培養了一批熏畫愛好者。富縣的熏畫藝術脫穎而出,引起了國內外藝術屆的廣泛關注。2004年,富縣被省文化廳命名為“熏畫之鄉”,2010年,富縣熏畫被陜西省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剪紙:巧手如飛妙剪生花

圖為:薛愛玲正在剪紙

“剪紙的靈感大多是來源於生活,我就是大山里長大的,從小到大見過的東西都想通過剪紙表達出來。”家住富縣張家灣鎮的薛愛玲説道。

在薛愛玲的“富縣剪紙傳習所”裏,四週的墻壁、落地的櫥窗裏,滿滿噹噹地擺放著她的作品,在她看來,這些剪紙不僅是作品,更是她內心深處的記憶。

“小時候就常常看我媽在煤油燈底下剪紙,亮光透過剪紙的缺口投過來,有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薛愛玲的剪紙技藝傳承自她的母親,不論是陰剪、陽剪、加太陽紋、月牙紋,在她看來都是再簡單不過的技法。一張普普通通的紅紙,在薛愛玲手中不出短短10分鐘,就變成了一圈手拉著手開懷大笑的小人兒。

如今的剪紙,既是她的愛好,也是她的産業。很多與婚慶、開業、喬遷等有關的日子,總會有人找到府來購買她的作品。不僅如此,薛愛玲還將自己的剪紙、熏畫技藝無償教給周圍的貧困戶,讓她們能多一門謀生的手藝。

富縣民間剪紙藝術歷史悠久。過去,為了營造年節氣氛,廣大勞動婦女手中的這一片紙、一把剪,賦予了紙張獨特的寓意。將其貼在門院、窗格、屋內,具有避邪禳災、象徵大吉大利的作用。即便是現在,這些艷麗的剪紙,仍能為古樸的鄉村帶去濃濃的喜慶氛圍。

“我們感到遺憾的是,這些年有些祖傳秘方、特技表演藝術、建築工藝、木工工藝等已經消逝或者逐步消逝。”文化館幹事樊學斌説,“對於特色小吃等進行生産性保護;對於被新文化代替、無法再流傳下去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採取錄音、錄影等數字保護手段,盡可能完整的收集、整理資料;還有些可以世代相傳,具有民族性的實用文化,就要發揚光大下去。”

“紮實認真的普查建檔,科學有效的保護措施,特色文化的傾力打造,豐富多彩的展演活動,傳習所的建設落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讓富縣的非物質文化得以保護、傳承和發揚。”富縣文化館館長徐傳榮説。

飛鑼:龍騰虎躍風采依舊

圖為:鄜州飛鑼

“鄜州本是連山縣,十二連城在河灣,銅鐘鐵甲水推擊,龍王朝鳳水臺低……”在富縣交道鎮,我們遇見了飛鑼的傳承人劉文忠和劉過功,這段順口溜就出自劉過功之口。

富縣飛鑼起源於唐朝,當時有鳴鑼收兵一説,也是為了慶祝勝利的一種舞蹈。有四六成雙,或八十成對,每人手持直徑20釐米的銅馬鑼,身著騎士裝,一手持鑼,一手握錘,合拍敲打,飛舞跳躍,後來慢慢演變成如今的飛鑼,由於最初是戰士騎在馬上演奏的,所以也叫馬鑼。

“一放假學生娃們都回來了,爭著搶著打飛鑼,村裏人對這個事相當有熱情。”劉文忠説道。

在富縣交道鎮景村,上到57歲下到14歲的人都會打飛鑼。每年正月十五的秧歌匯演上,交道飛鑼隊人數都在100人以上,不少人慕名而來就是要一睹富縣飛鑼的風采。

富縣飛鑼動作幅度大,奔跑跳躍一氣呵成,更有“綿羊頂頭”“五馬跑四角”“鳳凰三點頭”等花式動作。再加上劉過功等人在飛鑼隊中充當“説客”角色,順口溜、吉利話脫口而出,常常逗得圍觀眾人哈哈大笑,為傳統飛鑼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延安日報記者樊小帥通訊員吳龍迪夏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