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遺産

北京:守護好“老房子”裏的城市文脈

來源: 北京日報 | 作者: 胡宇齊 | 時間: 2020-09-30 | 責編: 楚丹

近日,北京市第二批歷史建築名單公佈,共有315棟(座)建築入選。與第一批名單相比,此次名單突破中心城區的地域局限,囊括城市副中心、新城地區、生態涵養區,覆蓋居住、辦公、文化教育、工業等多種類型。厚重的名單,提亮著北京全國文化中心的成色,也讓更多市民關注起“老房子”背後的故事。

建築是活著的歷史,是可以觸摸的時代記憶。北京擁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散佈在城市各處的歷史建築,歷經歲月淘洗,凝結著這座文明古都的發展歷程。紫禁宮苑講述朝代興衰,市井衚同充滿生活氣息,“老房子”的結構格局、牌匾畫幅、裝飾雕刻,都是我們回望過往的寶貴財富。然而,在大量歷史建築中,能被列為文物的終究是少數。按照國際經驗,準文物建築一般是文保建築的20倍到30倍。如何將保護的視野擴大,最大限度保留各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發展印記,顯然是一項殊為浩大的工程。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北京在2017年底被列為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城市之後,持續盤點“家底”、公佈名單,為後期保護利用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歷史建築植根於時光脈絡,又深嵌入當代生活,其保護利用牽涉方方面面,考驗著城市的治理能力。就現實來看,公佈名單是必要的起點,而要實現更好更系統的保護,顯然還面臨諸多現實掣肘和利益協調。比如,産權問題,大量“老房子”産權結構複雜,權屬不清,保護責任人難以確認;比如,監督問題,我國對違反歷史文化遺産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單位,處罰上限為50萬元,懲戒力度有限;再如,利用問題,將歷史建築像文物一樣“供”起來,未必是最優解,“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需要找到恰當方案……如何讓“活下來”的歷史建築“活起來”“活得好”,讓北京的歷史文化氣息更加濃郁,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破題求解。

保護利用好歷史建築,打造古今交融、東方風韻的城市風貌,是延續城市文脈、提升城市品質的必然之舉。經過多年探索,古都北京在歷史文化保護方面積極探索,形成了不少有益經驗。從楊梅竹斜街的軟性更新,到南鑼鼓巷四條衚同的綜合整治,再到文化新地標“北京坊”精彩亮相……將歷史文化保護與提升人居環境結合起來,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已經成為北京城市規劃建設中的一條重要原則。眼下,本市正在組織研究制定相關管理辦法,從具體案例中總結昇華出系統方案,為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貢獻更多北京智慧,這同樣是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使命和擔當。

“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最特殊、最珍貴的藝術傑作”……在很多歷史和文化觀察者眼中,北京城是自帶光環的存在。守護好歷史建築,打理好這座城市,後來者就能夠在這裡追尋時光印記,感悟歷史變遷,油然而生出對這座城市、這個國度、這個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