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遺産

非遺保護傳承要補齊三個短板

來源: 梅州日報 | 作者: | 時間: 2020-08-26 | 責編: 信子維

  ■ 林德培

  記者近日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獲悉,歷時一年多時間,目前我市已完成第一階段市級非遺傳承人搶救性保護計劃,對第一批次5位市級非遺傳承人進行了全方位記錄工作,其中包括非遺傳承人的口述片、實踐片、教學片和綜述片等。(見《梅州日報》8月24日1版)

  梅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人文底蘊深厚,是非遺項目的“富礦”。目前,我市已建立起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共有非遺代表性項目365項。近年來,我市的非遺保護工作不斷深入推進,成效明顯。但同時也存在以下三個不足:非遺工作機構與人才隊伍薄弱,重申報、輕保護,重經濟開發、輕文化內涵傳承。於此而言,我市開展市級非遺傳承人搶救性保護計劃,意義深遠。

  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梅州客家山歌在全市知名度很高,其保護傳承工作也卓有成效。自2010年開辦至今已10屆的市文化館山歌幼苗培訓班,就是其中的一大亮點,它擺脫了傳統的收徒傳藝模式,讓廣大青少年接受了客家文化的熏陶,在他們心中播下了非遺傳承的種子,實現了客家山歌的活態傳承。我們要從幼苗班傳承客家山歌的經驗中獲得有益借鑒,更要進一步開拓思路,補齊上述三個非遺保護工作的短板。

  首先,為非遺保護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要利用好梅州擁有地方立法權的有利條件,通過地方立法,將國家層面關於非遺保護的法律法規更加細化,確保綜合保護、行政保護、民事保護實現有機銜接,明晰專業機構和代表性傳承人的權責,將“積極申報消極傳承”的沽名釣譽者清退出傳承人隊伍,同時有效保護非遺項目所衍生的智慧財産權。

  其次,要促使非遺走進現代生活,走文旅、文創融合之路。有條件的景區和民宿,要因地制宜設置非遺文化體驗區,推出非遺研學實踐課程和體驗班,讓遊客養心,讓技藝傳承;要激勵社會力量參與非遺手工藝宣傳展示、培訓、傳習、設計、研究、行銷以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扶持文創産業往傳承非遺技藝方面發展,不斷延伸非遺産品的産業鏈。

  此外,通過現代教育體系拓展非遺傳承方式。要在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間的貫通培養項目中增加非遺相關專業。通過補貼消費等方式,支援非遺“進社區”“進校園”,引導消費者購買、體驗非遺産品和服務,最大可能拓展其市場空間,為非遺的保護和長期發展注入生機和內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