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名醫蔡昌晉繼承和弘揚中醫藥的創新與發展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19-01-23 | 責編: 雷衛騰

   201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正式施行,為繼承和弘揚中醫藥、促進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法律支撐。2018年中醫藥工作重點提出要加快中醫藥地方性法規制修訂進程,做好中醫藥法學習培訓、執法監督和貫徹實施等工作。與之配套的推進《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也在中醫藥重點工作之列。中醫藥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未來十五年我國中醫藥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是新時期推進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列入2018年中醫藥重點工作,表明瞭國家對於中醫藥衛生事業的高度重視。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和老齡化的加劇,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日益擴大的現狀,也在迫切地需要我們要加強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

blob.png

蔡昌晉醫師懸壺濟世 50 餘年,一直致力於中西醫結合創新研究與臨床實踐,研創了“蔡氏療法”,將預防、治療、養生、延年益壽融為一體,為響應和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為健康中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這些榮譽和稱號記錄了他的傳奇經歷和精彩人生。蔡昌晉醫師先後獲得中國名科名院十佳優秀民間診療單位、第二屆中醫大師學術傳承高層論壇獲中國大師稱號和優秀論文獎、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專家、全國養生之道中心副主席、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委員等稱號2018 年 5 月,作為中醫的唯一代表,強勢入選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大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華醫學的風采,引起了強烈轟動,被國內外主流媒體相繼報道。並稱中國蔡氏療法是以中為本,以西為援,中西並舉,顛覆中西醫結合這一世界空白,堪稱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blob.png

blob.png

中醫藥學不只關注于疾病,也關注正常人體的保健和心靈的養護。中醫藥文化蘊含豐富的養生理念,是中華文化防患于未然的危機意識的體現,若能將這些理念深入國人的日常思維,成為他們的行為準則和日常規範,“健康中國人”的目標也必將實現,從而助推“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實施。 傳承與創新,是中醫藥理論體系發展演變的兩種基本樣式。“傳承”是對中醫藥理論體系核心內容的保留,“創新”是對中醫藥理論體系中某一具體範疇內涵的改進。兩者之間對立統一、相互促進,共同推動中醫藥學的發展。傳承是中醫藥學學科存在的前提。沒有傳承,中醫藥學的理論將得不到延續,而所謂的中醫藥學也就無從談起。傳承保證了中醫藥文化中的思想精髓的沿襲,保證了中醫藥學的學科特色,規定了中醫藥學的學科內涵,是中醫藥理論體系穩定與發展的重要保障。創新是中醫藥學發展的動力,是中醫藥學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中醫藥學發展的必然命題。沒有“創新”,中醫藥學將停滯不前,存在被發展的社會所淘汰的危機。

blob.png

蔡昌晉醫師説:“醫者仁心,作為醫生應該把病人當親人,這樣在為其治病時才會更用心。醫生的責任就是讓更多的患者獲得新生,讓所有疾病都能得到有效治療。”中國傳統醫學是五千年中華文明史的智慧結晶,更是世界醫學領域最悠久最神秘的組成部分。在這風起雲湧的歷史長河中華佗、扁鵲、李時珍、孫思邈......,一代代名醫用盡畢生心力,將中醫學不斷推向新的顛覆。當代巴蜀名醫蔡昌晉用他獨創的蔡氏臟腑經絡微迴圈整體療法,傳承是提高療效重要前提繼承傳統的同時也要注重創新,用現代技術手段闡釋中醫藥的科學內涵,必中醫的傳承與發展做出偉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