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高虎城 | 時間: 2018-01-19 | 責編: 雷衛騰

“一帶一路”建設是習近平同志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以及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為促進全球共同繁榮、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所提出的宏偉構想和中國方案,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開闢了我國參與和引領全球開放合作的新境界。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這標誌著“一帶一路”建設將在新時代繼續發揮開放引領作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深刻認識“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意義

“一帶一路”建設是縱貫古今、統籌陸海、面向全球的世紀藍圖。實踐證明,這一重大合作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譜寫了全球共同發展的時代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和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我們黨對開放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放型經濟的基礎和條件發生深刻變化,中國與世界的互動關係也發生了歷史性演變。“一帶一路”建設是習近平同志深刻洞察這一新時代特點、將我國發展置於更廣闊國際空間來謀劃的主動開放之舉,標誌著我們黨的開放理論實現了從指導我國開放到推動世界各國共同開放的偉大歷史轉變,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帶一路”建設是為破解人類發展難題提供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回顧數千年發展史,人類社會始終充滿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經濟深度調整、貧富分化加劇,反全球化、民粹主義等思潮抬頭。其深層次根源,仍然是發展不平衡。“一帶一路”建設致力於縮小發展鴻溝,從根本上化解造成各種衝突和矛盾的根源,是習近平同志著眼于各國人民追求和平與發展的共同夢想提出的發展合作倡議,是為破解全球發展難題貢獻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一帶一路”建設是探索全球經濟治理新模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格局深度調整,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處在歷史轉捩點上。在這一背景下,“一帶一路”建設作為中國為完善全球治理提出的重要公共産品應運而生。“一帶一路”建設強調求同存異、相容並蓄,給予各國平等參與全球事務的權利;堅持繼承創新、主動作為,推動現有國際秩序、國際規則增量改革,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這些新主張、新倡議,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訴求,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一帶一路”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開放實踐。我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步入了深度開放、積極參與、主動引領的新開放時代。全球140多個國家和80多個國際組織積極支援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納入相關內容。經貿合作紮實推進,2014—2016年中國對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同沿線國家的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網路初具規模,一大批互聯互通項目規劃實施,各領域人文合作深入開展。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成為推動全球發展合作的機制化新平臺。實踐證明,“一帶一路”建設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放發展新實踐,豐富和發展了我們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新理念。

牢牢把握一帶一路建設的總體方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基礎上,指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我們要以此為指引,秉承絲路精神,推動“一帶一路”真正成為一條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和文明之路。

以共商共建共用為基本原則。共商共建共用,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三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構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新形勢下,遵循共商共建共用原則,要充分尊重各國差異,共同探討符合各國國情的合作模式;要深度對接有關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實現優勢互補、協同並進;要不斷增強各參與方的獲得感,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以深化“五通”交流合作為關鍵支撐。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內容。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要以“五通”為抓手,全面提升合作水準。要加強政策溝通,不斷夯實“一帶一路”建設的政治基礎;加強設施聯通,不斷完善“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礎設施網路;加強貿易暢通,不斷釋放互利合作的活力;加強資金融通,不斷健全“一帶一路”建設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加強民心相通,不斷深化形式多樣的人文合作,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造福沿線國家和世界人民。

以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為努力方向。“一帶一路”建設是推進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抓手。新形勢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就是要助推內陸沿邊地區成為開放前沿,實現開放空間逐步從沿海、沿江向內陸、沿邊延伸。要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對接,同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沿邊開發開放的結合,帶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點內容

黨的十九大報告著眼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點任務。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深化雙向投資合作。引進來和走出去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要內容。預計未來5年,中國從沿線國家的進口額將達2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投資1500億美元。新形勢下,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就是要進一步挖掘雙向投資潛力,促進要素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為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一是繼續穩步擴大對外投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擴大對沿線國家投資。積極開展産能合作,引導我國企業到沿線國家投資設廠,與有條件、有意願的沿線國家共建經貿合作區,幫助東道國提升工業化水準。充分發揮我國裝備製造業優勢,引導企業參與沿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沿線國家能源資源和農業合作開發,延伸産業鏈。二是鼓勵沿線國家來華投資。積極開展“一帶一路”投資促進工作,發揮好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平臺作用,吸引沿線企業到我國投資興業,特別是投向高新技術産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支援國內實體經濟發展。三是營造投資合作良好環境。提升政府公共服務水準,及時發佈投資環境、産業合作和國別指南等資訊。推動與沿線國家商簽或修訂雙邊投資、領事保護、司法協助、人員往來便利化等條約和協定,為企業投資創造有利條件。四是促進貿易雙向平衡。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搭建好經貿交流新平臺,進一步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傳統優勢産品的競爭力,壯大裝備製造等新的出口主導産業。加強跨境電子商務合作,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培育貿易新增長點。

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突破沿線發展瓶頸。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優先領域。當前,“一帶一路”建設進入深耕細作的新階段,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設施互聯互通,增強各國發展動力。一是完善基礎設施聯通網路。以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建設(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為重點,著力推動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的聯通,聚焦關鍵通道、關鍵城市、關鍵項目,聯結陸上公路、鐵路道路網路和海上港口網路。完善跨區域物流網建設。二是協調政策規則標準聯通。加強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品質技術體系對接,促進政策、規則、標準三位一體的聯通。抓住新一輪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技術變革趨勢,建設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三是創新設施聯通融資渠道。充分發揮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平臺作用,深化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合作,完善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金融支援保障體系,開展風險監管合作。創新投資和融資模式,建設多元化融資體系和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金融服務網路。

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增強發展新動力。新形勢下,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要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創新資源共用、創新優勢互補,共同實現創新引領和驅動發展。一是加強技術創新開放合作。把握新一輪産業革命等帶來的機遇,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慧、奈米技術、量子電腦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建設。促進科技同産業、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培育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創新資源轉移和科技成果産業化應用。二是加強理論創新交流互鑒。增進各國發展理念和戰略的溝通,建設好智庫聯盟和合作網路,為各國開闢發展新路徑提供智力支援。積極探索建立“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創新治理機制,打造“一帶一路”國際開放創新合作網路。三是加強創新人才資源交流合作。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積極引進高端人才來華工作或創業,為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創業提供綠色通道。加強與沿線國家科技人才交流,擴大互派留學生規模,為網際網路時代的各國青年打造創業空間、創業工場,成就未來一代的青春夢想。

推動開放合作,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加強“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要致力於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一是提升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準。落實“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共同反對保護主義。推動相關國家擴大市場開放,支援多邊貿易體制,加快實施世貿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推動沿線地區降低關稅壁壘,減少貿易投資成本,促進海關通關、檢驗檢疫、電子商務、過境運輸等規範化和機制化。二是提升經濟治理水準。主動參與和引領全球經濟議程,支援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積極商建自由貿易區,逐步形成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路。

構築多層次人文交流平臺,促進包容發展。“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為世界搭建的具有廣泛包容性的發展合作平臺。新形勢下,要努力開闢更多合作渠道,推動各國政府、企業、社會機構、民間團體積極參與。設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後續聯絡機制,共同打造多主體、全方位、跨領域的互利合作新平臺。在文化、體育、衛生領域,創新合作模式,推動務實項目。用好歷史文化遺産,聯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旅遊産品和遺産保護。加強各國議會、政黨、民間組織往來,密切婦女、青年、殘疾人等群體交流,促進包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