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遺”中的宗教文化傳統

來源: 中國民族報 | 作者: 劉泳斯 | 時間: 2017-09-21 | 責編: 雷衛騰

天后誕活動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


太平清醮飄色遊行

日前,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公佈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這份名錄涵蓋20個項目,其中“長洲太平清醮”“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全真道堂科儀音樂”“黃大仙信俗”“宗族春秋二祭”“香港天后誕”“正一道教儀式傳統”等不少項目與宗教文化有著密切關係。

全真道和正一道,是我國道教最主要的兩個流派,香港非遺名錄中“全真道堂科儀音樂”“正一道教儀式傳統”是道教文化的直接體現;“宗族春秋二祭”顯然是儒家祭祀禮儀;而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節是佛教重要的齋僧、超度法會節日,“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反映的是我國佛教文化傳統。農曆七月十五,民間俗稱“鬼節”,道教稱“中元節”,而佛教則稱“盂蘭盆節”,這是為了紀念傳説中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目連到陰間救母的事跡,佛祖口授《盂蘭盆經》超度餓鬼。日本等佛教盛行的國家也都有盂蘭盆節。在傳統社會中,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有著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最為出名的是“放河燈”。另外目連救母這一傳説故事,在我國各種地方戲曲中有體現。盂蘭勝會,體現了在佛教文化影響下,我國民眾對死亡、家庭、家族的看法,對時空、對宇宙和人生的認識。香港的潮汕人大約有120多萬,每年的“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內容十分豐富,包括祭祀、燒紙錢、派平安米、福物競投、神功戲演出等節目。在香港,“盂蘭盆節”是與西方“萬聖節”並駕齊驅的東方“鬼節”。

香港“非遺”名錄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儒、釋、道“三教”的文化傳統。在“三教”之外,我國民間信仰對老百姓的影響也很大。香港“非遺”名錄中的“黃大仙信俗”“香港天后誕”反映了民間信仰中的神明崇拜,而“長洲太平清醮”則表達了民間信仰中的儀式文化傳統。

黃大仙名為黃初平,相傳為西晉時人,出生在浙江金華,本是當地放羊的牧童,後在山中修煉得道升仙,宋代敕封為“養素凈正真人”。天后媽祖在我國,尤其在東南沿海地區,是一位婦孺皆知的海上保護神,北至天津、遼東,南至港澳臺、南洋,天后廟到處可見。香港最為流行的是農曆三月二十三的“天后誕”。此外,在香港仔西避風塘內,還有一座全港獨一無二的海上天后廟“三角天后宮”廟艇,以每年的農曆五月二十三作為“天后誕”。 農曆三月二十三的“天后誕”,香港各區70多座天后廟都有慶祝活動,其中以元朗花炮會景巡遊、西貢大廟灣慶典最為熱鬧。

太平清醮,俗稱“打清醮”或“清醮會”。它是以某一地區為單位,比如一個村、一個鎮等等,由民眾集資,每隔一年或數年,甚至幾十年才舉行一次,一般由道士主持持續數日的大量民間宗教活動。太平清醮屬於平安醮,舉行太平清醮的目的是為了感謝神明,保一方平安。我國香港地區現在仍舊十分流行打醮,一般鄉村每隔5年或者10年,都要打一次醮。在香港打醮週期最長的是上水,每60年才打一次醮,而週期最短的則是長洲島,每年都舉行太平清醮。

現在香港長洲島上每年5月舉行的太平清醮,已經成為當地一個十分有特色的旅遊項目。為了方便民眾參與太平清醮,經向神明“請示”,長洲島太平清醮的時間也固定在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現在,這一天已成為香港公共假期。據説500年前長洲島上瘟疫流行,當地居民扮演成各種神明的模樣在大街上游行,驅趕瘟疫。為了酬謝守護長洲的神明,同時也祭祀古時遭海盜殺害的島民,以免這些受害的島民化成遊魂餓鬼在島上覓食,這種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如今,在太平清醮的遊行隊伍中,還有“醒獅”和“麒麟隊”。特別是小孩兒會穿上古代神明的服飾,由木桿或鐵線支撐著巡遊——這叫“飄色”。除了“瓢色”,長洲太平清醮還有“搶包山”最為有名,“包山”是先用竹搭上3座13米高的棚塔,然後把3萬個包子插在棚塔上,形成一座包山。活動開始後,人們紛紛爬上包山去搶包子,誰搶得多,誰的福氣就大。

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公佈的非遺名錄,既是香港人的集體記憶,也是歷史傳統在當今社會仍然充滿生機的體現。中國傳統宗教文化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增強港人對祖國優秀歷史文化傳統的認同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