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份英文遺囑,見證一段傳奇跨國戀

發佈時間:2023-01-05 14:19:56 | 來源:中華遺囑庫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汀

一場跨越國籍的愛戀,一段歷久彌新的情緣。

老共産黨員戈寧與俄羅斯夫人巴巴斯基娜的世紀之戀,由中華遺囑庫上海分庫見證。

01在那風華正茂的日子裏

戈寧原名奚組綱,上世紀40年代初,抗日戰爭期間,他考入搬遷到租界內的上海中學。在那段光輝歲月,“為民族尋出路”的使命感激蕩在這個年輕人的心中。

1945年6月,奚組綱參加了中共上海地下黨,當時他還不滿18歲:“那時候入黨,就是把生命交給了祖國,交給黨的偉大事業。”他説。

自此之後,從上海到鎮江,再到揚州,經過安徽宿縣,越過洪澤湖,最終到達射陽,進入華中黨校,奚組綱與同志們一道長途跋涉上千公里。

南京解放前夕,奚組綱改名戈寧,作為技術幹部被編入第二野戰軍,南京解放後參與接收浦鐵路,後被調入濟南鐵路局。

1951年,他被國家選派前往蘇聯列寧格勒鐵道學院學習深造。

在異國的7年多時間裏,他將絕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學習上,中午沒有午休時間,只在課間休息時買塊三明治墊墊肚子,晚上下課後,還一直學習直到半夜熄燈。

02遇見愛,離別愛

1957年,戈寧在列寧格勒市遇到了他心愛的姑娘——巴巴斯基娜。他們很快墜入情網,登記了結婚,隨後生下了愛的結晶。

然而,艱難的抉擇就在眼前。

1958年,戈寧博士畢業,歸國效力是他的使命。而他們的兒子,才剛剛幾個月大。那時的戈寧,除了滿腔學問,幾乎一無所有,如何養活幼子愛妻都是巨大的考驗。

最終,兩人決定將兒子留給巴巴斯基娜的母親撫養,而深愛丈夫的俄羅斯姑娘,毅然決定隨夫而行,去往異國他鄉生活。

時光如梭,一晃就是60年。

如今,這兩位經歷過人生起伏、見證過滄海桑田的夫妻依舊夫唱婦隨,相濡以沫。

他們的兒子一直生活在俄羅斯,如今已經娶妻生子,每年會定期探望老人。

03借助遺囑,跨國傳承

已然是耄耋的戈寧夫婦,期冀能夠在自己百年之後,將上海的房産留給自己唯一的兒子來繼承。

由於兒子是俄羅斯籍身份,戈寧老先生和夫人擔心兒子將來在繼承房産時遇到麻煩,所以他們從去年開始就有了立遺囑的想法。

但前往公證處後,他們得知因為巴巴斯基娜是俄羅斯國籍,做公證遺囑的話需要經過許多繁瑣的流程,所以二老擱置了做公證遺囑的想法。

後來,在委託侄女多方打聽後,二老了解到中華遺囑庫,並於5月來到中華遺囑庫上海第一登記中心諮詢。

經過諮詢他們了解到,有一份專業規範的遺囑留存在中華遺囑庫,會有助於簡化繼承手續,幫助他們那外國身份又不懂中文的兒子可以順利繼承房産。

可是對於巴巴斯基娜來説,漢語博大精深,她仍然不自信能夠正確書寫每一個漢字,所以使用英文立遺囑是她的訴求。

中華遺囑庫上海分庫服務專員田艷與老人及親屬反覆溝通、確認後,公明集團律師團隊進行了嚴密的法律論證、案例檢索,由張璐律師根據老人的意願起草了規範的英文遺囑建議稿和英文方案説明,並最後通過首席律師陳凱審核確認。

上海分庫主任黃海波組織登記小組,為老人戈寧和他的夫人巴巴斯基娜完成了現場遺囑登記。

完成遺囑登記後,兩位老人臉上露出了輕鬆的笑容。“我感覺心裏很平靜,因為這件放在心裏很久的事情終於解決了。”戈寧老先生向記者張陽提到,兒子聽説了他們立遺囑的事情也感到很高興。

從諮詢到完成遺囑登記僅僅花了三周時間,兩位老人對中華遺囑庫高效、優質的服務讚不絕。

在和工作人員交談中,戈寧老先生表示,中華遺囑庫的英文遺囑做的很專業,他們感到非常滿意,以後一定會向身邊的親戚朋友推薦中華遺囑庫。

04波瀾壯闊的人生,永恒定格的愛情

“星火申江九六秋,乾坤扭轉競風流。改革開放萬眾笑,登月繞天全世謳。法劍懲腐民氣盛,神州崛起震山河。群情共築中華夢,一帶運作一路歌。”

這是戈寧在2017年參觀中共一大會址時,回顧黨經歷的96年風雨變遷,留下的七言詩。

2017年,90歲老黨員戈寧向夫人柳霞介紹一大會址的故事。記者李茂君攝

如今,91歲高齡的老黨員,依然躊躇滿志:“待到建黨百年時,我還要重溫入黨誓詞!”

而他與夫人的動人愛情故事,也將定格于中華遺囑庫,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