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排行榜

民法典法治遊園會 寓“法”于樂,萌娃學“典”法

發佈時間:2024-05-13 13:43:32 丨 來源:中國網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月湖區司法局聯合鷹潭市第十四小學在肖山法治文化公園開展法治遊園會

今年5月是第四個“民法典宣傳月”,為加強民法典普法宣傳,切實提高青少年群體法律素養,近日,江西省鷹潭市月湖區司法局聯合鷹潭市第十四小學在肖山法治文化公園開展主題為“‘典’護未來,護航成長”法治遊園會,讓同學們通過“沉浸式”體驗和“互動式”遊戲,來感受民法典的“親和力”。

“民法典是新中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常被大家稱為‘社會百科全書’,從出生到死亡一直在為我們的生活保駕護航.....”。區司法局普法工作人員不僅帶領同學們打卡法治宣傳景觀,還詳細解説民法典編撰歷程和各編亮點,“沉浸式”體驗法治文化。

區司法局普法工作人員向同學們講解民法典法治宣傳景觀

法治遊園會現場設有誦讀《民法典頌:三字歌》、民法典大衝關、民法典轉轉轉、學法衝衝衝、法治盲盒抽抽抽5個環節,通過把民法典知識融入有趣的遊戲中,邊遊戲邊普法的形式,讓民法典的學習變得一“典”也不枯燥,還有“典”好玩!

“總則編,倡平等,樹原則,定方向。限行為,八周歲,延時效,三年長。監護人,可約定,見勇為,得弘揚.....”區司法局普法工作人員帶領同學們一起朗誦《民法典頌:三字歌》。民法典知識在朗朗上口的朗誦中,拉進同學們與民法典之間的距離,增強普法宣傳的感染力和延伸性。

區司法局普法工作人員領讀《民法典頌:三字歌》

在民法典大衝關遊戲中,區司法局工作人員將民法典中關於見義勇為造成的損害是否要求賠償,高空墜物業主責任應當如何認定,李佳琦的聲音“OH MY GOD,買它買它”是否可以隨意使用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民法典知識點製作成飛行棋盤,通過擲骰子決定前進步數,每個格子中有學法小任務。通關後的同學都意猶未盡,紛紛表示還要再玩一次。

民法典大衝關遊戲

“民法典是哪一天正式實施?”“根據民法典自然人的民事權利始於什麼時候?”“父母是否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同學們竟然全都答對了!“民法典轉轉轉”環節裏的大轉盤問題,竟然都考不倒我們的同學們。

民法典轉轉轉

“預備,開始!”。隨著發令聲響起,同學們如離弦之箭衝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起跑線,迅速跑到對面的答題區,通過團隊協作,完成接力跑答題,了解了關於民法典基本原則、民事責任年齡等法律知識,切實增強了法治意識。現場還專門設置了“民法典打卡留影專區”,讓同學們能與民法典“親密”合影。

學法衝衝衝

民法典打卡留影專區

最後到了我們的“法治盲盒抽抽抽”環節,抽到“法”字的幸運同學,獲得一套《漫畫民法典》書籍,現場的同學們都熱情高漲,法治氛圍滿滿。同學們紛紛感嘆“原來法律知識可以通過漫畫來學習,太喜歡了!”。通過普法漫畫,讓法律知識不再晦澀難懂,讓同學們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掌握民法典的知識,讓同學們們一看就懂,一用就會,實現趣味普法。

法治盲盒抽抽抽

“法治遊園活動可以説是最生動、最真實的法治文化教育。”鷹潭市第十四小學的老師鄒耀琨深有感觸,以往在教室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教學方法簡單,多為單向輸出為主,把普法教育從課堂搬到法治公園,改變以往“照本宣科”“條條款款”的傳統教育模式,打造“多位一體”的課堂,用趣味性、互動式的遊戲教學方式讓法律知識入耳入腦入心。

近年來,月湖區不斷探索創新普法宣傳新模式,特別是注重普法要從孩子抓起的教育理念。不斷提高普法內容的適用性和趣味性,增強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實效。此次法治遊園活動,就是讓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和互動法治遊戲,接受法律知識學習,培養法律意識,從小樹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觀念,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用法律來保護自我,成為新時代知法守法好少年。(吳以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