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上海

賦予石頭生命——手工藝達人劉根鑫與他的微雕世界

發佈時間: 2019-11-04 12:40:50 | 來源: 上海市殘聯 | 作者: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我想要做的是能夠留下來的,有它存在意義的東西。”家住普陀區的劉根鑫是聽力一級,有著嚴重的聽力障礙。但生活的不幸並未讓他頹廢,在嘈雜的大千世界,他汲取著安靜的力量,把微雕作為愛好,發揮著匠人精神,一心沉浸在藝術與美的世界……

作品可以失敗,但必須一件比一件好

劉根鑫有很多愛好,喜歡刻章便是其一,他的刻章技術高超,平日同事、朋友都喜歡來請他刻章。時間一久,他便發現,除了朋友同事們的道謝,自己身邊什麼都沒留下。

image.png

微雕石壺

直到某一天劉根鑫發現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在朋友家裏,一本雜誌上的照片吸引了他,上面介紹的正是閘北區周長興老先生的微雕石壺。劉根鑫被深深震撼了,他想要拜周老先生為師,學習這門手藝。根據文章的介紹,他聯繫工人俱樂部、去信雜誌記者,幾番週折卻無果。對於微雕這門手藝,劉根鑫是一竅不通,面對無法拜師的困境,他左右為難。搞?無從下手;不搞?他又是打心底裏真心的喜歡。最後一拍腦門,搞!“周老先生無師自通,我為什麼不行?我也能行!”他對自己提了一個要求:作品可以失敗,但必須一件比一件好!

劉根鑫開始鑽研自製微雕石壺。萬事開頭難。這微雕石壺,製作微雕,刀具十分重要,市場上多半是買不到的,許多手藝人的刀具,都是自製,劉根鑫也是如此。在刀具製作上,他動足了腦筋。要製作一把石壺,需要什麼樣的刀具,就去找相應的材料來自製。他曾經拆過自行車坐墊,用下面的彈簧製作雕刻工具;也把家裏的鋼鋸弄斷過,就為了製作一件雕刻刀具。為了打磨一把刻刀,劉根鑫徹夜未眠,一把一尺長的鋼條都被他磨沒了。

image.png

劉根鑫製作的子母壺

不僅刀具製作,石壺的製作他也是煞費苦心。劉根鑫要做空心石壺,要把這指甲蓋大小的石壺做成壺蓋能開啟、壺嘴貫通壺肚、內可蓄水,這便更是難上加難了。在一個人苦苦鑽研的過程中,失敗成了常有的事,他一邊摸索、實踐,不斷改進,十個月後,他的工藝基本成熟了,憑著自己的勤奮好學和刻苦努力,總算是有了收穫。他開始在創作道路上更進一步,作品更具創意及意義。

恪守匠人之心,傳承文化瑰寶

劉根鑫製作的石壺,用的都是自己親自購買來的青田石、壽山石等天然石料,他的石壺都是原色設計。通常先構思好要製作的茶壺,再去翻找合適的石頭。“比如我想做一把玉米壺,那麼就要找一塊黃色的石頭。”在淘石頭的過程中,劉根鑫發現了一枚特別的石頭。石頭並不好看,顏色也比較少見,一時之間也想不到用來做什麼造型的壺才好。思慮再三,鋻於這特別的顏色,劉根鑫最後還是把它買下了。

沒想到買回家以後,這塊石頭卻成了劉根鑫的“心病”。吃飯、走路、甚至是睡覺前都在想,要把這塊石頭做成一把什麼樣的壺。就這樣日思夜想了三年,仍然勞而無功。某天他去買菜,提了一袋螺螄回家,靈光一閃,我喜歡吃螺螄,螺螄能不能做一個壺呢?他回家從眾多石頭原料中翻找,找到了這塊塵封了三年的石頭,“那時,我馬上就想到了這塊石頭,別的石頭不去看了,就是這塊!”花費了幾天時間,做成了這個螺螄壺。“這塊石頭做成螺螄,特別完美。”劉根鑫很自豪。眼前這個螺螄壺,若不是劉根鑫説明,還真看不出來這是一顆“假螺螄”。

image.png

微雕石壺

從最初模仿製作,到後來自己設計的螺螄壺等原創石壺,每一件作品都蘊含了劉根鑫的心血。製作最為艱辛的一把壺,是名為“子母壺”的石壺。壺蓋打開,另有乾坤——壺蓋上還吊著一把小石壺。外壺挖空時,用勁要求分毫不差,用勁大了壺穿了,用勁小了,小壺套不進去。小壺製作更難,壺嘴和壺把要打洞,穿過繩子挂在大壺壺蓋下……在這方寸之間,經過劉根鑫之手,另有一番天地!

除了石壺,劉根鑫還製作了微縮木匠工具、微縮傢具等手工藝作品。劉根鑫最喜愛的作品是“微雕傳統木匠工具”,大大小小的工具,每一件都按一定比例製作,甚至墨鬥和牽鑽做到了百分百還原。

他説,“現代工具逐漸代替了傳統工具。我想把它們通過微雕形式留存下來,讓更多人了解過去。這是我想做的有意義的東西。”

image.png

微縮家居

安靜的世界,沉澱夢想與追求

劉根鑫的世界是安靜的。由於從小聽力不好,加上年輕時參加抗洪,水流到耳朵裏多次發炎均未及時治療,如今年紀大了聽力更是雪上加霜。他佩戴最高級別的助聽器,仍然需要對話者大聲跟他説話,才聽得清。生活中的不便並沒有影響他的心境,他一心一意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刻苦鑽研。

image.png

劉根鑫

微雕製作手藝年份久了,也想得到大眾認可,於是他給自己定下“一定要搞成功”的目標。他四處打聽相關的比賽,在2015年的時候,報名參加了上海市民文化節比賽,並獲得了“百名市民手工藝達人”的榮譽。後來也在社會上多次將自己的作品進行了展示,得到了專家認可、大眾喜愛。歷時23年,他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由於視力大幅度退化,劉根鑫無法繼續微雕。但他的創作之路卻並未停止。劉根鑫閒暇之餘就利用廢品做手工藝品送給孫子。“下個禮拜就送到幼兒園,送給孩子們。這些廢品通過我的手有了第二次生命。”啤酒罐變成了華麗的座椅,塑膠瓶變成了美麗的花盆、巨大的魚兒肚子裏還藏了許多小魚、憨態可掬的小白豬、燈籠……每一件手工作品,都在細節處花了心思。

image.png

微雕傳統木匠工具

劉根鑫今年69歲,不過他仍有一個夢,希望能繼續參加社會上的交流活動,參加市級的比賽、展覽,讓微雕這門手藝得到更多人的關注,除了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也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中國木匠傳統工藝。

在安靜無聲的世界裏,劉根鑫一心浸潤,用幾十年光陰做了一件頗具意義的事,他不僅在微雕著一副副作品,更是在“微雕”著自己的人生。當人有了夢想與追求,即使身體有些許缺陷,那又何妨,只要用心傾注與沉澱,仍然可以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