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當前位置: 首頁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泉州處處皆文脈——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産掠影(二)

發佈時間: 2017-09-26 15:35:45  |  來源: 中國日報網  |  作者: 楊應森  |  責任編輯: 郜玉至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泉州處處皆文脈——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産掠影(二)

(圖為泉州“非遺”劇種之一:提線木偶戲。楊應森攝)

郭飛躍是福建泉州藝術館館長,差不多30年,他的一項主要工作和職責,就是收集和保護先輩們為泉州留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當我隨“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型網路傳播活動採訪團來到泉州藝術館,郭飛躍就一直在和我們説起泉州的“非遺”。   

泉州,是古“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是閩南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也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中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目前,泉州擁有4項人類非遺項目,是國內唯一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三類非遺名錄、名冊項目的城市。同時,泉州擁有34項國家“非遺”項目、89項省級“非遺”項目、224項市級“非遺”項目。可以説,“泉州處處皆文脈”。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泉州處處皆文脈——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産掠影(二)

(圖為“德化瓷”研究所邱雙炯的作品。楊應森攝)

在泉州藝術館的“非遺”展示館,木偶頭、瓷雕、木雕、花燈、刻紙、彩扎、竹編、漆籃、紙織畫、金蒼繡……讓人目不暇接。郭飛躍説,在這些“非遺”藏品中,不少都是“孤品”,出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

我看到,以通草為材料,運用剪、粘等技法製成的通草水仙花,真假莫辨;一對竹編雄獅,栩栩如生;一幅以烙鐵“烙在棉布上的布烙畫《百虎圖》,活靈活現;類似走馬燈的遊魚燈,一群魚在燈上游動幾十年……

泉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林育毅説,搶救、保護、傳承我們的老祖宗們留下的這些“傳家寶”,是泉州人弘揚“中華文脈”的責任。

正因為擔憂許多民間技藝從此絕跡,這些年來,郭飛躍和藝術館的同事們一直努力在民間收集這些“傳家寶”。他告訴我,“今年又收集回了100多件珍品。”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泉州處處皆文脈——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産掠影(二)

(圖為文廟裏戲臺上的“南音”演出場面。王甲鑄攝)

一路在泉州走走看看,我很是驚喜,驚喜的是,在泉州,不僅只是郭飛躍,還有許多人在為搶救、保護、傳承這些“傳家寶”而努力。

在泉州文廟的戲臺上,“南音”弦管嫋嫋、“南戲”鼓樂聲聲。

 “南音”,起源於前秦,晉唐時傳入閩南,並與當地民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表現形式,被譽為中國民族音樂的“活化石”。2006年,“南音”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

“泉州南音”省級傳承人李白燕説,在泉州,差不多每個社區都有南音社團,傳承、推廣“南音”,“南音”已經深入到了泉州人的“骨髓”。

泉州人喜聽“南音”、愛看“南戲”。“南戲”起源於北宋,被譽為中國“百戲之祖”。一批泉州企業家于2014年捐款設立南音南戲發展基金,支援“南音”、“南戲”的宣傳、研究和創新、發展。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泉州處處皆文脈——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産掠影(二)

(圖為提線木偶戲《火焰山》排練場景。楊應森攝)

在泉州木偶劇團,我觀看了提線木偶戲《火焰山》的排演。

泉州提線木偶戲源於秦漢,目前仍然保存著700多出傳統劇目和300多支獨有的劇種音樂“傀儡調”。2002年,泉州提線木偶戲被聯合國亞太文化中心列入“傳統民間表演藝術數據庫”。2006年,入選首批中國“非遺”保護名錄。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泉州處處皆文脈——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産掠影(二)

(圖為“提線木偶戲”工作人員在後臺整理導具。楊應森攝)

而源自木偶神像雕刻的泉州木偶頭雕刻,則是泉州的又一個“傳家寶”。

上世紀中葉,雕刻藝術大師江加走把50多種木偶頭像雕刻發展到285種,被稱為“木偶之父”。江加走的第三代傳人、國家級“非遺”木偶頭雕刻傳承人黃義羅,又將木偶頭造型由280種發展到近400種。目前,黃義羅的兩個女兒繼承父業,次女黃雪玲現在是泉州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泉州文創園區成立了“黃義羅木偶雕刻坊”。

在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並稱中國“三大近代瓷都”的福建德化,曾擔任德化縣委副書記、退休後投身“德化瓷”雕塑技藝傳承、創新的邱雙炯,在自己的陶瓷研究所裏“師帶徒”;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同時是德化職業技術學校教師的盧美彬,則在學校的工作室“師帶徒”。這所學校目前以國家、省市工藝和陶瓷藝術大師冠名工作室已有15個,培養“非遺”項目“德化瓷”的技藝新人。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泉州處處皆文脈——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産掠影(二)

(圖為德化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正在描畫作品。楊應森攝)

邱雙炯説,“德化瓷”技藝一定要傳承下去。

林育毅也對我説,泉州的這些“傳家寶”都要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 郜玉至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標題圖片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