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苗族蠟染“獨臂”傳承人:民族工藝啥時都不會過時
發佈時間: 2017-09-25 16:11:49 | 來源: 光明網 | | 責任編輯: 房小棋
光明網9月25日訊(記者王恩慧)在貴州省丹寨縣寧航蠟染技藝傳習所,十幾位“畫娘”正在進行點蠟著色。角落裏,獨臂“畫娘”楊而郎引起了光明網記者的注意。與其他“畫娘”不同,楊而郎用左手作畫,小小的蠟刀在她的手裏靈活自如,一排排以自然紋為主的藍色花朵裝飾靈動地出現在畫布上。
楊而郎,今年54歲,是貴州省蠟染技藝傳承人,在傳習所算是年長的“畫娘”了,90後阿芯等年輕的“畫娘”都親切地喊她“阿姨”。楊而郎創作的蠟染作品與其他“畫娘”並無二致,同樣的精美華麗,若不是親眼所見,完全看不出是出自於這位身體殘疾的“畫娘”之手。
正在光明網記者驚嘆于楊而郎精湛的蠟染技藝時,傳習所負責人寧曼麗告訴記者,“比蠟染技藝更讓人感動的是楊而郎的勵志故事和對蠟染技藝的熱愛”。
獨臂“畫娘”楊而郎專注地點蠟著色。閔捷/攝
蠟畫作品《魅力黔東南》。光明網記者 王恩慧/攝
在當地,苗族女子幾乎人人都掌握蠟染技藝,這門流傳兩千多年的古老工藝一直是當地人的驕傲。楊而郎從小就學會蠟染技藝,家裏不管男女老幼穿的衣服都是她一件件蠟染縫製而成。周圍人都知道楊而郎做的衣物精美,穿出門總少不了人們的稱讚和羨慕。
十八年前,一次上山砍柴,楊而郎遭遇了一場意外,右臂被迫截肢。這對於她和她的家庭來説,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家裏為了給她治療,幾乎傾家蕩産,生活陷入窘境。對於楊而郎來説,打擊更大的是她永遠失去了右臂,甚至生活都無法自理。
喚醒楊而郎走出絕望的是她深愛的蠟染技藝。失去右臂,楊而郎開始用左手拿起蠟刀,重新學習蠟染。三十多歲她越過心理溝坎,克服身體不適,一點點撿起這曾經讓她驕傲的手藝。如今,左手蠟染的楊而郎和其他人的右手一樣靈巧,畫出的作品同樣精美。很多年輕的“畫娘”經常圍在楊而郎周圍,向她學習蠟染技巧,楊而郎覺得這是苗族的民族工藝,應該讓更多人掌握,每次她都耐心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蠟染經驗,使傳習所添了一股濃濃的學習氣氛。
在寧航蠟染館,展示著一件件精美的藍色系蠟染成品,不管是蠟染服飾、家居用品還是蠟畫,圖案都非常精美,手感柔軟舒適,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這些都是楊而郎和“畫娘”們一件件精心製作出來的。傳習所負責人寧曼麗告訴光明網記者,這些産品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畫娘”們生産的不僅是一件件産品,而是苗族的民族工藝。
據介紹,作為“東方第一染”的丹寨苗族蠟染技藝自2004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以來,持續受到關注,這項古老的技藝再次換發出蓬勃的生命力。這些年,傳習所的訂單源源不斷,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紛紛看好苗族蠟染産品,包括楊而郎在內的“畫娘”們都非常忙碌,每天忙碌著趕制訂單。
自然,“畫娘”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當年楊而郎截肢時的欠款都已經還清,現在還有了一些積蓄。“沒想到現在這民間手藝竟成了時尚工藝品。”楊而郎開始重新定義這項古老的工藝。她所蠟染的每一件衣物被人們稱為“作品”。除了繼續保持著純正的工藝,楊而郎開始向所裏阿芯這些年輕的“畫娘”學習時尚的理念和元素,她意識到自己從小就做的傳統蠟染技藝並不普通,而是可以轉化成熱銷的時尚産品。
傳習所裏,楊而郎一邊快速轉動著手裏的蠟刀,一邊透過厚厚的眼鏡告訴光明網記者,當年斷臂曾讓她感到生活無望,而蠟染這門手藝不僅讓她過好了,還讓她覺得有種自豪感,“這也是我們苗族人的自豪感”,楊而郎特別強調了“苗族人”三個字。如今,楊而郎供自己的孩子上了大學,孩子也學會了蠟染的技藝,在北京從事蠟染生意。楊而郎覺得,民族的工藝,啥時候都不過時,一定要好好將它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 房小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