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當前位置: 首頁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創新表達方式 講好非遺故事

發佈時間: 2017-09-25 14:25:20  |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  作者: 陳岸瑛  |  責任編輯: 郜玉至

   作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係系主任、教授 陳岸瑛

  非遺作為一種文化形態,需要與時俱進,更要能動地、創造性地融入當代生活,才能成為當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創新表達方式 講好非遺故事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型網路傳播活動啟動儀式現場的“舞獅”表演。

  近日,來自中央新聞網站、地方新聞網站、商業網站以及部分文化領域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200余名編輯記者分赴貴州、山西、福建、湖北等省份,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復興的蓬勃生機,深入報道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發展的生動案例。通過全網聯動,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凸顯出網路新媒體對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意義。

  今天,我們應當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如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廣大網路媒體從業者,首先應當主動加強業務學習,不盲信,不盲從,避免刻板印象;其次,要深入生産生活實踐,不教條,不武斷,走在時代前列;最後,還要深入學習《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倫理原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形成正確的非遺觀和非遺保護理念。除此,最重要的是走近非遺傳承人群,深入社區生活,積極總結非遺保護的中國經驗和創新實踐案例。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各締約國紛紛在保護本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公約》指出: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創新,從而促進文化多樣性並激發人類的創造力。也就是説,非遺作為一種文化形態,需要與時俱進,更要能動地、創造性地融入當代生活,才能成為當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創新表達方式 講好非遺故事

  山西剔犀製作技藝傳承人何鵬飛接受阿里巴巴匠倉直播

  十多年來,中國對10個門類的非遺項目分別實施了搶救性保護、原生態保護、生産性保護、整體性保護等策略,取得了一系列示範性成果。其中,由中國獨立提出和實施的“生産性保護”和“整體性保護”理念和做法,尤其引人矚目。2015年6月,文化部啟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研修培訓計劃”試點工作。這一計劃側重培養傳統工藝行業的中青年傳承人,旨在激活傳統文化生命力,提升傳承水準,加強傳承後勁。在實施研培計劃中,挖掘出無數富於青春氣息的傳承故事,涌現出一批“培養一個,帶動一片”式的先進人物,以及類型多樣的創新實踐案例。這表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工作,逐漸步入新的階段。

  無論是非遺保護,還是非遺傳播,關鍵在人。如何做好一個傳承人,並沒有統一的模式。不過,如同成功案例具有示範性和引領性,優秀的傳承人也具有榜樣的力量。媒體在報道非遺傳承保護的案例時,應當樹立榜樣和典型,發揮積極的輿論導向作用。同時,多挖掘故事主人公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告訴人們遇到問題不要一味怨天尤人;對待一些探索性的實踐,要多進行善意鼓勵,促其成長進步。

  今年5月,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在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會議上講話指出,“在發生重大歷史變遷的時代,文化傳統既面臨遭受衝擊、加速消失的現實威脅,同時也面臨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産生文化史上標誌性風格或作品、産品的歷史機遇。不尊重遺産、不注重保護遺産、歪曲遺産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的做法,會導致遺産遭到損失和破壞;禁錮和扼制遺産持有者的創造性表達權利,也會窒息文化傳統的生命力,錯失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寶貴機遇。”今天,在中國社會轉型期,復興傳統文化不是要回到過去,而是與我們一同走向未來。網路新媒體既要發揮輿論監督作用,也要發揮輿論導向作用,講好非遺保護、傳承的新人新事,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陳岸瑛)

責任編輯: 郜玉至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標題圖片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