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苗族蠟染:走出深山的千年史詩
發佈時間: 2017-09-20 16:28:27 | 來源: 央廣網 | | 責任編輯: 郜玉至
銅刀作筆,蜂蠟為墨。身著民族服裝的苗族婦女手執銅質蠟刀,在素色的手織布上信手拈來。花鳥魚蟲和龍風水波經過她們妙手的點染、精巧的搭配,便躍然顯現成型,宛如一幅幅靜靜流淌的水墨畫。這就是“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在貴州丹寨見到的苗族蠟染。
時光流年裏的“藍花敘事”
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繪花于布,而後染之,去蠟則見花”的蠟纈,蠟纈即蠟染,也就是在布料上,以蠟作為防染劑作畫,有蠟的地方染不上顏色,除去蠟即現出因蠟保護而産生的白花。
蠟染曾是中國古代染纈工藝三種基本類型之一,在唐朝時,蠟染成為盛行的裝飾紡織品,並沿著中西貿易古道“絲綢之路”遠銷歐亞。後來,隨著中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新興工業日益替代了手工操作,蠟染工藝在許多地方相繼失傳。而西南部的貴州省地處邊遠山區,由於交通資訊相對閉塞,而且由於當地可用於蠟染的自然資源相當豐富,才使得這一珍貴的手工藝術得以流傳至今。
丹寨蠟染獨成一體,苗族婦女把蜂蠟融化,用銅質蠟刀蘸在純棉白布上作畫。再用山野中採擷的藍靛,配以石灰、酒,“養”好染料,選定龍、虎等老祖宗規定的日子,放入染缸中浸染,留白處呈藍色,畫花處蜂蠟在熱水中脫去,留下白花。從古至今,丹寨人把對生活的所有的美好想像、所有理想都寄託和染在這塊藍白相間的布匹之間。藍布和白花沉澱出時光中的美, 猶如一朵開永遠綻放的幸福之花,凝固在時光之中。
“蠟染圖案乙太陽、神鳥、窩妥和苗族圖騰為主。這些圖案都是苗族人民自己想的,沒有專門的書也沒有專門的圖案,單就魚和鳥就可以畫出幾百種圖案來。”丹寨蠟染基地培訓課堂的韋琴老師告訴記者,苗族婦女在蠟染中會通過神話故事來表達自己,幾乎畫出的每一個作品,是和神話故事相關的。“我們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故事,我們希望我們的思想會被更多人懂得。”
丹寨歷代苗族婦女就是這樣口傳身教,用手上的記憶拼接人類歷史的時光片斷中,如史詩般記錄著苗族的遷徙和各種古老傳説,還有對生活的美好嚮往,向世人表述曾經的存在價值和生活世界。也正因為苗族這種對於神聖儀式和祖先崇拜下的族群自覺行為和文化堅守,丹寨蠟染的技藝也被稱為“穿在身上的史書”。
登上現代舞臺的藍白藝術
和所有的非遺項目一樣,如何將傳統的手工藝與當今時代的需求結合,衍生新的生命力?如何在保護傳統文化的精髓的基礎上談發展? 蠟染技藝的傳承,對於蠟染之鄉丹寨來説是也是一項重大課題。
實際上,自從2006年丹寨蠟染被評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以來,丹寨縣政府除了加大對技藝的保護傳承培訓,還將民族文化和旅遊産業、時尚文化融合發展,不斷推動苗族文化與國際時尚的接軌。
“國際時尚界有很多元素都來自貴州的民族服飾。”丹寨縣委宣傳部彭瑤告訴記者,為了順應市場的發展需求,丹寨蠟染在産品開發、銷售渠道等方面不斷創新,使得蠟染産業獲得了迅速發展,顯示了光明的市場前景和強大的生命力。
“太精彩了!這些傳統工藝延續下來,真的是不得了。”來自山東濟南的遊客趙青讚不絕口,“丹寨蠟染有一種生活上華貴的姿態,花紋和構圖都顯得貴氣十足,這種姿態有著深厚的歷史傳承,這讓我很感動,所以買了很多工藝品帶回家。”
為了讓蠟染技藝走出窮山僻壤的封閉的山寨,走進美術研究的藝術殿堂,丹寨縣曾多次到國內外大城市進行巡展,向社會各界展示藏在大山深處的古老絕技。就在9月14日“2017北京國際文創産品交易會”上,還通過“藝+遺”,鼓勵非遺傳承人與時尚新銳設計師跨界合作。
據了解,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丹寨相繼有王阿勇、楊芳等民間蠟染藝人應邀攜作品到美國、法國、香港等地展出,受到了國際上專家學者的一致稱讚。其中,王阿勇曾經兩次到美國白宮進行蠟染表演,她還應邀到當時的裏根總統家中赴宴,其多幅作品被白宮收藏,被譽為“東方第一染”。
土生土長的丹寨人,也許祖祖輩輩都沒有想過,他們的蠟染技藝正源源不斷地飄洋過海,走到大洋彼岸。
責任編輯: 郜玉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