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當前位置: 首頁

小黃侗寨:歲月的歌聲唱響世界

發佈時間: 2017-09-20 10:39:44  |  來源: 央廣網  |  作者: 方永磊  |  責任編輯: 郜玉至

小黃村,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一個美麗的侗寨,是遠近聞名的“侗歌窩”。全村740多戶3000多人,一條小溪穿寨而過,四週青山環抱,吊腳木樓依山傍水,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融,是被國家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之鄉”,同時還被貴州省文化廳命名為“侗歌之鄉”。

小黃村演繹最炫民族風

還未走進小黃村,耳邊就傳來悠揚歡快的蘆笙樂,一眼望去,在一座充滿侗族風情的風雨橋頭,男人們吹著蘆笙,女人們則在藍、黑相間的服飾裏,踏著蘆笙樂的節奏緩緩起舞,和著侗族大歌,似清泉般的流淌,清脆而自然。

一曲攔路歌,一碗攔路酒,小黃村侗家人早早侯在風雨橋頭,用這種熱鬧的傳統禮儀迎接採訪團的到來。

村子鼓樓前的廣場上,也早已站好了幾百人的歌隊,一個個侗家兒女皆身著華麗的侗族服飾等待我們的到來。隊伍最前排是一群幾歲至十幾歲不等的兒童,演出前的孩子們少有平時的淘氣,而是肅穆的等著節目的開場,顯得自信且淡定。

“在我們小黃村,孩子會説話就會唱侗歌。”75歲的國家級侗族大歌傳承人潘薩銀花告訴記者, 侗族村寨裏的男女老少,人人都愛唱侗族大歌,牙牙學語的孩童從小就在侗族大歌聲中長大。

侗族的歌就是生活的歌,侗族大歌的主要題材就是描繪美好生活和模倣大自然蟬鳴鳥叫、風聲流水。在小黃村也是處處有歌,事事用歌----喜慶節日,以歌相賀;男女相戀,以歌為媒;生産生活,以歌傳言。

好聽好看的歌舞一場接一場,除了最經典的侗族大歌,侗家人還表演了女聲“蟬之聲”,男聲“四季勞動歌”,青年男女談情的“行歌坐月”。他們的歌聲翻飛騰越,變幻繁複,時而高亢寬廣,時而低沉悠揚,不時模擬鳥叫蟬鳴、江河奔流、山谷迴響的聲音,陣陣天籟之聲環繞小黃侗寨上空,仿佛要用音樂搭建起一座流光溢彩的寶塔。

不知道怎麼來描述這行雲流水般的歌聲,此時你不會想到可能他們結束了演出還要去做家務農活。他們也沒有受過任何專業的音樂培訓,仿佛他們就是為唱歌而生,為音樂而活的。那些曼妙的歌聲在他們口中是那樣的輕鬆唱出,整齊劃一,高低和旋,沒有指揮,沒有領唱,靠的是默契與內心的共鳴,或許他們遺傳了共同的民族記憶和文化基因。這也難怪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侗族大歌征服全世界時,誰也不相信,這些歌手竟然都是沒有經過訓練的民間歌手。

“雖然也走過很多少數民族村寨,其中不乏能歌善舞的民族,但就整體藝術水準而言,侗族大歌絕對是無法超越的。” 記者們聽得如醉如癡,中國網記者房小棋感慨萬千,“聽侗族大歌如同品嘗天籟盛宴,你甚至會忘了這是一個遙遠的村寨,而是一座音樂殿堂。”

侗族大歌作為化石級古曲,經無數代人傳承和演唱到了現代,真的可以稱之為登峰造極。如今村民們的歌不僅僅是在村裏、鄉里、縣裏唱,也早已唱響中國,唱響世界。無論是國家級還是世界級的演出殿堂,他們都會得到雷鳴般的掌聲,他們是表演者,也享受著音樂帶給他們的尊重。

農民專業合作社唱響侗家歡歌

歌聲是他們對於生活熱愛的表達,也是這個民族整體智慧的體現,歌是歲月,歲月也是歌。侗歌是侗族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核心內容,傳承的根本出路是發展。

種類繁多的侗歌營造了一個小黃侗人交流的圈子。 “基本上農閒時,村裏每晚上都會唱歌,同齡人十幾人組成一個歌班,男歌班會去找女歌班對歌。”7歲開始便跟隨潘薩銀花學唱歌的吳榮德意識到,海內外遊客慕名紛至遝來,應該把村民更緊密的組織起來,把侗族的“能歌善舞”變成大家致富的法寶。

吳榮德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從江縣委宣傳部文化産業辦公室的積極響應。為進一步唱響“侗族大歌”這一民族文化品牌,做強做大旅遊産業,文産辦還專門撥付了30萬元省級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 “侗族大歌”專業合作社,並協助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制度及工作目標。

2015年11月29日,小黃村侗族大歌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正式成立。這也是侗族大歌遺産地第一次創辦旅遊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設在小黃侗歌堂裏,採取“農戶+合作社+公司”的經營管理體制,與鄉村旅遊、特色農業等實行多産業融合發展。合作社一方面承接風情表演、侗歌傳承、對外教歌、外出表演等;另一方面,社員或民族工藝師傅們可以在合作社裏統一製作民族樂器、民族服。飾、民族刺繡、草鞋、民族工藝品,並有專門的經理與客戶商談,保證民族特色工藝品的銷路。

“侗族歌聲的世代傳唱就是我們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合作社還創辦了研習基地,定期組織研討培訓。” 吳榮德希望把村民留在故鄉,共同堅守這筆驚艷著歲月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通過表演歌舞劇將自己民族的文化成體系的傳播出去。“只有通過集體的力量,才真正有可能侗族的文化根基一直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 郜玉至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標題圖片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