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當前位置: 首頁> 視頻中國

張曉強:全球可持續發展 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發佈時間: 2015-07-03 10:52:1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張曉強  |  責任編輯: 孫磊

 
 

從知道到行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是共同需要 

可持續發展已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概念。但是,全球性的可持續發展從未象今天這樣迫在眉睫、亟需行動。

這與2015後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息息相關。世界經濟正在進入低速增長的調整期,而多種不確定性風險仍伴隨其中,影響全球經濟的穩定。金融危機對全球的影響還未消弭:發達國家復蘇緩慢,歐債危機仍有餘悸;地緣政治衝突對經濟的影響日益加重(烏克蘭危機牽累了整個歐洲經濟);債務危機和嚴重老齡化制約日本的經濟復蘇;美國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給全球經濟尤其發展中國家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全球供需模式正在發生新的改變,將重塑國際分工和全球貿易格局;發展中國家高耗能、高污染的發展模式因資源、環境和生態的約束而難以為繼······

世界經濟正處在大動蕩、大變革、大調整中。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都不可能延續舊有的發展模式。基於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的經濟改革、結構調整、産業升級、技術創新是世界各國實現可持續增長的共同選擇。

過去,歐美等發達國家工業發展起步早,先意識到可持續發展這一重大問題,並有所行動。發展中國家由於工業發展落後,又承載了發達國家為實現區域性可持續發展而轉移的高耗能、高污染的産業。民生問題與經濟發展階段使得即使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在客觀條件上也難以全面實施可持續的發展戰略。

在今天全球經濟新格局下,可持續發展已經不僅是區域性和國別性“獨善其身”的戰略,也不僅是關係到自然資源、環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而是事關全球的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公平、減貧、改善發展不均衡等問題也正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部分。踐行可持續發展是發達國家、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當下都亟需行動的重大課題。

 

“一帶一路”促進和平發展與共同繁榮

      習主席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一帶一路”將為各國提供新的廣闊發展空間。東牽發展勢頭強勁的東亞經濟圈,西牽發達的歐洲北美經濟圈,兩條南北主線之間架起一條縱貫東西的大經濟帶,可以充分發揮沿線各國比較優勢、挖掘潛力深入合作,這必將建立起世界跨度最長、最具活力,發展前景良好的大經濟走廊。

    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涉及65個沿線國家,其規模之大、影響之遠,前所未有。不僅如此,凡是參與到、致力於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和地區都屬於廣義範疇的絲路國家,也包括美國、非洲、拉美等等。一帶一路的建設將為全球經濟提供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對2015後的全球經濟影響巨大。“一帶一路”是立足於沿線國家,同時也為世界多國創造發展機遇,形成互利共贏的區域和全球的經濟發展新格局。

    “一帶一路”有利於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推動持久共同繁榮:國際關係中的不公正不平等現象仍然很突出,不少國家的民眾特別是婦女兒童依然生活在戰火硝煙之中。恐怖主義威脅嚴重,創造和平環境是大家的共同願望。與此同時,發展不平衡問題十分突出。全球仍有12億絕對貧困人口,主要在亞洲、非洲等地。現在距離實現聯合國制定的千年發展目標只有不到一年了,雖然一些關鍵目標已經達成,但消除極端貧困,確保環境的可持續能力等目標難以如期實現。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了巨大損失,因此更有效地實現包容性可持續發展也是大家的共同願望。“一帶一路”著力促進沿線國家的經濟持續健康共同發展,實現不同文明的包容共存與交流互鑒,這必將為和平奠定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在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前提下,致力於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形成“三足鼎立、標本兼治”的堅實有效架構,將有力推動構建共同繁榮的新格局。

 

智庫是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縱觀歷史,智庫對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推動和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重大作用,甚至對全球格局乃至人類文明的進程都有著重要的推手作用。

諸如美國的胡佛研究所、洛克菲勒基金會、布魯金斯學會、蘭德等等,這些著名的智庫為美國的崛起發揮了重要作用,影響美國在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重大決策,也間接影響了全球的政治經濟格局。

智庫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現代型智庫的發展相對於西方來説,起步還比較晚,發展也還不夠成熟。中國要加快智庫發展,習總書記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這也是時代賦予的使命。2015後全球經濟很可能會進入一個以弱復蘇、緩增長、多風險為主要特徵的“新常態”。新形勢對決策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新型智庫在政府政治經濟決策、社會公共問題甚至外交領域扮演著思想庫外腦的重要角色,應該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本屆全球智庫峰會邀請和匯集全球最優秀的智力機構,以全球化視野關注能源、環保、消除貧困、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等全球性重大議題,以合作、開放、獨立的國際化精神,尋求解決方案,值得期待。

 

全球可持續發展: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不同文明間相互融合、包容與尊重也是2015後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是對自然的尊重,孔子的“仁、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對他人的尊重。2000年前的絲綢之路,穿越山脈、河流和沙漠,開闢了商業與貿易之路,同時也是文化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文明的共同繁榮。今天,中國提出以“一帶一路”為紐帶——以和平、互通、尊重、共用的方式建立新的全球合作關係,與沿線國家利益共用、休戚與共,為世界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創造更加廣闊的空間和前所未有的機遇。

地球是全人類共同的地球,人類命運相連、休戚與共。世界各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合作。全球可持續發展是國際社會的共識,也是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由之路。

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 張曉強

責任編輯: 孫磊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