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薩金特:智庫能為我們做什麼?
發佈時間: 2015-06-26 19:51:38 | 來源: 中國網 | | 責任編輯: 晴天
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托馬斯•薩金特發表演講 攝影:中國網 楊佳
(中國網6月26日訊 記者齊銳)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第四屆全球智庫峰會”于6月26-27日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本屆峰會主題為“全球可持續發展——2015年後新路徑”。中國網對本次峰會進行了全程報道
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托馬斯•薩金特首先談到了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接著他為我們解釋了什麼是智庫,智庫能為我們做什麼,是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以下是演講文字實錄:
托馬斯·薩金特: 大家好!我們討論的是可持續性,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唐納德·麥金農和陸克文先生都貢獻了你們的真知灼見,我對此深表認同。首先,什麼是可持續性,這是一個社會概念。我們需要智力,也需要公共關係以及私人之間的契約,讓各方都能夠參與到這種可持續的安排當中,這符合各方的利益,這就是各方的可持續性。因為如果朝令夕改,意見經常轉變的話,會影響到很多的人,就需要大量的磋商以及意見的徵詢。
托馬斯·薩金特: 另外,我經常聽到的一個觀點,我沒有在政府以及軍隊工作的經歷,但是我的智庫工作經歷長達30年,我想給大家講講我的觀點,講一講智庫能做什麼,可以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無論是政府還是大學,還有社會各界,為什麼需要智庫呢?很多美國的智庫他們發現有些方面只關注一己私利,不關注整個社會的福利,所以智庫的存在就是提供另一種觀點,不同於政府,也不同於其他的智庫。我不是説政治方面的觀點,而是以新的視角看待一些問題。這種新視角包括幾個元素,包括讓世界融合在一起的新的思路,這是一種科學的模式,也就是不同的觀點,如何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我們需要一種新的視角來解讀世界的局勢。
另外還要提供一種新的數據模式,如何獲取新的數據,排除錯誤的數據,以新的方式思考問題,之前的一位講者講得很好,人們總説智庫工作的人總是年紀很大,比我歲數還大,大家希望智庫能夠有新鮮的血液,這很難。我給大家舉一些著名智庫的例子,其中一個就是普林斯頓大學的高級研究院,愛因斯坦在這裡工作了二三十年,他當時年事很高,他在這個智庫工作的時候寫過一篇論文,他在專利局做過書記員,在90歲高齡撰寫了那篇論文,産生了巨大影響。事實上,智庫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不一定將其稱作為智庫,比如説在工廠就有智庫,幫助發明新的事物。在智庫工作的人都是務實的人,比如説有一些智庫是在大學,但是他們只在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樣的例子很多。
托馬斯·薩金特: 我想給大家舉一些例子,講的是政策以及經濟方面的智庫可以為國家做的貢獻,我舉的是美國的例子。第一個就是智庫可以提供一些真實的數據,比如説GDP,債務,這些都是政府發佈的數據,但是這些數據是否準確呢。智庫就來審視這些數據,以更加真實的手段呈現這些數據。比如説政府的債務數據,在金融危機之後公佈的,大錯特錯。有一些銀行的呆賬壞賬和債務問題都沒有得到體現。
另外關於希臘也有很多話要講,銀行的狀況到底如何,政府在這方面有數據,智庫也可以作出貢獻。另外,關於社會安全網方面。在歐洲很多國家,還有日本、美國等國,相關的真實數據,政府機構是提供不出來的。智庫就可以作出貢獻。我已經説得很多了。我喜歡聆聽大家的演講,從大家的演講中學習。謝謝。
責任編輯: 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