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當前位置: 首頁> 視頻中國

申長雨:智慧財産權是發展新常態的重要因素

發佈時間: 2014-12-21 15:15:0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任曼瑤  |  責任編輯: 任曼瑤

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局長申長雨發表演講 攝影/中國網 楊佳
 
    中國網12月21日訊 (記者 任曼瑤)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中國經濟年會(2014-2015)”今日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行。此次年會主題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改革、開放、創新”。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局長申長雨在主題為“創新驅動發展”平行論壇上,圍繞智慧財産權問題發表演講。以下為演講文字實錄:
 
    謝謝主持人,也感謝經濟交流中心提供這樣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剛才曹部長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圍繞創新驅動發展做了一個非常精彩的報告,聽完以後非常受啟發。下面圍繞智慧財産權問題談一點個人的體會,個人的認識。前不久,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更加注重保護産權和智慧財産權,同時要深入實施智慧財産權戰略,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的潮涌。中央為什麼高度重視智慧財産權問題?大概是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智慧財産權關係到創新驅動發展的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同時智慧財産權是支撐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首先講一下直接關係到創新驅動發展兩個重要問題,首先一個重要問題是創新的源動力的問題,第二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産率轉化的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橋梁的問題。首先是創新的源動力問題。我們講創新驅動發展,什麼來驅動創新這是一個問題,發展的動力找到了就是創新驅動。創新的源動力又是什麼,什麼來驅動創新又是更深層次的問題,動力源找到了創新驅動發展才能更好落實,更好實施。我們國家現在科技創新這塊主要是兩個輪子在驅動,第一個驅動輪是政府驅動,載人航太,嫦娥登月,蛟龍深潛以及重大的基礎研究等等,這些都是靠國家來支援的。另外,市場驅動創新,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驅動創新。無論是政府驅動創新還是市場驅動創新,這兩個都和智慧財産權是密切相關的。有一句話講得很好,保護智慧財産權就是保護創新,用好智慧財産權就能夠激勵創新。應該説,智慧財産權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是創新的源動力,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一個支撐,一個保障。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率轉化的橋梁問題,智慧財産權一頭連著創新,另外一頭連著市場,是創新和市場之間聯繫的橋梁和紐帶。它是實現從科技強到産業強再到經濟強的中間非常重要的環節。為什麼這麼説?因為智慧財産權制度本身蘊含著三個重要機制,首先一個機制是智慧財産權制度是新型産權安排機制,通過賦予創新成果的財産權從而進一步形成了創新主體對創新成果的使用權和支配權,以及通過成果的轉移轉化獲得收益這種權利。還是科技創新激勵機制,通過保護創新者的合法權益,進而激發人們創新的熱情。還是一種有效的市場機制,實際上是人們針對智慧財産權無形性的特點所設計,所制定的一個許可轉讓規則。在這樣的規則下,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科技成果順利實現産業化,實現轉移轉化,産生效益,推動發展。智慧財産權是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的,從某種程度來講是最後一公里問題,是橋梁和紐帶。
    智慧財産權是支撐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個因素,支撐經濟發展新常態,智慧財産權要進一步實現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首先要當好攀枝花,同時做好頂梁柱,另外能夠直接貢獻GDP。智慧財産權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的提高和不斷提高,要和經濟社會發展能夠相契合,相適應,實現良性互動。做好頂梁柱,通過對三個專利的重要佈局,促進經濟的發展。首先做好專利的區域佈局,結合不同區域資源的優勢,優勢産業、特色産業有針對性地進行專利佈局,促進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以及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等這些區域性戰略的實現,包括一些主體功能區的建立等等,促進它的實踐。做好專利的産業佈局,推動傳統産業專業性升級以及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多數都是知識密集型産業,是十分重要的。做好海外佈局,通過海外佈局為我們國家企業能夠走出國門保駕護航。尤其像現在我們實施“一帶一路”戰略,這個戰略怎麼樣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形成一個區域智慧財産權一體化的國際規則。在“一帶一路”這個區域裏實行強保護、弱保護,或者是普惠的公平合理平衡的保護體系,建立一個什麼樣的規則,實際上是對“一帶一路”這個戰略目標的實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當好頂梁柱。
    再一個是能夠直接貢獻GDP,我們現在正在推動國民經濟的核算體系,由93標準像08標準的轉變。這個轉變最關鍵有兩點,一是將研發費用作為資本形成的一部分計入到GDP裏,二是用智慧財産權代替無形資産,列入固定資産裏。由智慧財産權形成這部分GDP是高品質的GDP,也是節能環保的GDP,同時還是GDP裏面活躍的部分,能起到帶動和支撐作用這一部分。所以既要當好攀枝花,還要做好頂梁柱,同時要能夠直接貢獻GDP。
    著眼于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們現在認識到智慧財産權既面臨非常重要的機遇,同時面臨新的挑戰,需要我們進一步做好相關工作。各位都知道現在智慧財産權方面,我們是大國,我們的專利商標連續多年生成量在全世界排在第一位,食物新品種,包括版權等等處在前列,但是我們存在“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情況,還不是智慧財産權的強國。怎樣推動由大多強的轉變,是我們面臨的非常重要的任務。首先一點提高智慧財産權創造的水準,能夠創造更多的核心專利,版權精品,以及知名的品牌,知名的商標,另外加強智慧財産權的保護,我們在保護方面現在還是不夠的,一方面行政保護相對比較薄弱,司法保護也面臨週期長、成本高、取證難、賠償低、效果比較差。這方面也需要進一步加強。智慧財産權運用方面效益還不夠高,現在智慧財産權密集型産業對GDP的工業率只有27%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準。智慧財産權國際規則制定上話語權影響力還不夠,總體上處於跟隨、遵循、適應的階段。所以我們提出了要建設智慧財産權強國的目標,這個目標首先是要努力提高智慧財産權創造的水準,我們也確立了一個理念“數量佈局、品質取勝”。前十個月我們國家發明專利生成量超過67萬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3%,國際專利生成量超過2萬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4%。尤其是中國企業向歐洲、美國等這些發達國家生成專利的數量今年前十個月增長32.6%,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變化,説明我們企業走出去注重海外智慧財産權的佈局,高價值專利、核心專利越來越多。

    其次我們加強智慧財産權運用,利用我們現在正在和財政部一起推動建立一個全國專利運營公共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實現專利的收購、託管、轉移轉化、質押融資以及分析評議導航等等這些工作。加強智慧財産權的保護力度,行政執法要進一步加強,充分發揮司法保護主導作用,探索建立智慧財産權法院,能夠努力形成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相融互補,有機銜接的新模式,更好地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努力實現從現在追隨者、跟隨者到參與者、推動者甚至引領者的轉變,推動智慧財産權國際規則能夠朝著互惠幫融的方向去發展。我們堅信在智慧財産權強國目標的引領下,我們國家的智慧財産權事業一定能夠再上一個新臺階,為推動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加有利的支撐。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 任曼瑤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