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一座文化夢想的高原

發佈時間: 2014-09-25 10:48:0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莫自才 | 責任編輯: 孫婉露

1

對於青海,文人墨客咏嘆道,是大海空虛千年的疲憊,湮滅了曾經碧藍的夢想,是地下奔涌億萬年的潛流爆發,崛起了這塊神奇的王國。科學家考證,從 4-5億年前的奧陶紀開始,青藏高原就展開了動人心魄的“喜馬拉雅運動”,漫長歲月裏的不斷崛起,逐漸成就了“世界屋脊”。

在青海這美輪美奐的天地大舞臺間,有雪原、沙漠、湖泊,有牦牛、雄鷹、天鵝,更有萬物之靈、天地之秀引發的文化夢想。

2

這文化夢想,在酣暢淋漓的酒曲中,在如癡似醉的花兒中,在遠古燒制的陶罐裏,在精心繪就的唐卡裏……聆聽青海的脈動,你會發現,山山水水、草草木木,隨處張揚著文化的魅力,縈繞著文化的夢想。其實,這夢想,就浸融在人們的血液裏、骨子裏,體現在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世界性的文化節會中。

在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吉狄馬加的創意、領導下,青海立足挖掘青海獨特的自然和人文資源,打造出了5張熠熠生輝的“文化名片”:青海湖國際詩歌節、三江源國際攝影節、青海世界山地紀錄片節、青海國際水與生命音樂之旅和國際唐卡藝術節暨文化遺産博覽會。它們並蒂綻放,成為青海文化的“五朵金花”,也給青海名氣、人脈、旅遊帶來了井噴式增長。

3

真正的詩是從心底最深處噴涌而出,發而為靈魂之聲的。

青海是詩歌創作的富礦,是西北“花兒”唱得最多的地方,也是格薩爾史詩廣為傳唱的地方。以此為基礎,2007年始,中國詩歌學會與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高天厚土上的咏唱——青海湖國際詩歌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現已位列國際七大詩歌節第二位。

詩歌節以“人與自然,和諧世界”為主題,以詩歌藝術的形式,表現青海各族人民奮發圖強的時代精神,詮釋青海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詩歌節,讓詩歌走進公眾視野,處在文化生態的中心位置;詩歌節,賦予詩歌無限的可能,讓詩歌的意義得以昇華,超越現實與物質,重塑詩歌和人類的精神世界。

4

攝影是國際的語言、大眾的藝術,是人們文化交流最形象、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用鏡頭探索三江源,用影像展示青海美。由國務院新聞辦、中國文聯、中國攝影家協會、青海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光與影的盛宴”——三江源國際攝影節,創辦于2006年,至今已舉辦六屆。青海,留存了豐富的自然、歷史、人文資源,為攝影創作者提供了無限靈感與遐想,因而有“攝影藝術的天然寶庫”、“攝影家的天堂”之美譽。

“崑崙護佑的疆域——被鏡頭記憶的光影世界”,僅2014年中國(青海)三江源國際攝影節,就吸引了來自美國、德國、法國、英國以及中國等60多個國家的600多名攝影家參展。

5

今天記錄過的,明天就是歷史。

用聲音詮釋生命,每一段發聲都是生命最動情的樂章,用鏡頭喚醒記憶,每一幀畫面都是生活最真實的寫照,用影像演繹人與自然,每一段故事都是世間最震撼的感召。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青海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生存與故事的講述——中國(青海)世界山地紀錄片節,自2008年創辦以來,已成為一項富有特色的國際影視文化交流活動,中國廣播影視業對外交流合作的窗口。

青海是人類最後凈土的入口,不僅創造了地理奇觀,也創造了生命奇觀,這裡是野牦牛、藏羚羊、黑頸鶴、雪豹、鷹和狼這些野生動物生活的家園,可以説,青海也是紀錄片創作的天堂。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關於青海的紀錄片將是人類尋求精神力量和發問自身命運走向的重要載體之一,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

6

在憂患中反思,理性探討人類生活的得失,喚醒人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由文化部外聯局和青海國際水與生命音樂之旅組委會聯合主辦的水與生命的交響——青海國際水與生命音樂之旅。從2008首屆開始,便有一個清晰的意識——激發世人對青藏高原乃至整個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讓青海通過這樣的平臺走近世界。六年來,每一個夏天,藝術家們齊聚貴德,在黃河之濱縱情放歌,在被燈光裝扮得流光溢彩的露天舞臺上盡情舞蹈,將人類渴望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心願,寫在粼粼碧波之上,將對高原的熱愛,寫在星空之上。

如今的青海國際水與生命音樂之旅,早已成為了被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環保和藝術創意活動之一,青海用藝術的方式,完成了在世界舞臺上的自我展示,更傳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協調發展,水與生命共融共生的理念,呼籲整個社會熱愛、尊重、保護、合理利用自然,表達出青海對國家、人類及子孫後代的責任擔當。

7

還有,始於2008年6月14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主辦的青海國際唐卡藝術與文化遺産博覽會,經過多年舉辦,已經成為宣傳青海,展示青海各族人民精神風貌,開發利用青海經濟、文化、旅遊等特色資源,促進文化事業、文化産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還有,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熱潮中,青海人又將重新認識資源的目光投向了崑崙山。崑崙山猶如一條玉帶,橫峙西北大地,絕大部分山脈位於青海。崑崙神話承載了中華民族最瑰麗的想像,崑崙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源。目前,青海省正積極籌辦在崑崙文化背景下的絲綢之路文化論壇。崑崙文化將是加強各國文化交流的一把金鑰匙,為青海打造新絲路上的人文交流中心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還有,由青海國際詩人帳篷圓桌會議組委會、省文聯聯合舉辦的2014·青海國際詩人帳篷圓桌會議拉開帷幕。來自德國、加拿大、羅馬尼亞、南非、馬其頓、波蘭、印度及本國本土的詩人們,用他們語言的真實,把世界給予的感覺與印象再還給世界——以“詩歌的本土寫作與邊緣的聲音”為主題的論壇,頃刻成為一首充盈著呼吸與靈魂的鴻篇巨制的長詩,在生命的拓展中觸摸草原的柔韌與激情。

8

行走青海,在東部季風區的河湟谷地,可以看到楊柳搖翠,飄香麥田,阡陌炊煙,綠色黃河宛如少女安靜地流過;沿唐蕃古道走上青南高寒區,會看到雪山逶迤,鷹擊長空,草原遼闊,牛羊成群,江河從冰川發源;在西北乾旱區的柴達木盆地,會看到戈壁沙漠、鹽池萬頃,八百里瀚海大漠孤煙。青海總面積72萬平方公里,這裡有黃沙漫漫寫成的蒼涼,亦有芳草萋萋織就的繁盛。

可以説,青海是一座文化夢想的高原,是一方洋溢著萬物和諧的樂土。天地間的青海,時空間的青海自然與文化,都在這大美之中等待,等待發現和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