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歷史文化名城——湟源丹噶爾

發佈時間: 2014-09-25 10:39:35 | 來源: 湟源縣委宣傳部 | 作者: | 責任編輯: 孫婉露

湟源縣地處日月山下,湟水上游,界農牧分野,號海藏咽喉。先秦羌人遊牧,王母遺跡猶在。西漢曾置臨羌縣,已逾兩千餘年。之後為絲綢之路名驛,唐蕃古道要隘。亭燧列望,驛傳馳騎。哥舒石堡城,盟碑赤嶺頭。更有公主鳳輦西去,傳日月佳話;高僧弘法東來,成東科名寺。欽差藩屬,盟祭青海;漢藏蒙回,易貨丹城。茶馬互市,物資集散;文化交融,人文蔚然。因之廳設丹噶爾,素稱小北京。定鼎六十春秋,舊貌換新顏;開放三十華年,龍騰而鵬翔。新城崛起,層樓遍佈;文化復興,物阜小康。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院長 趙宗福

青海湟源丹噶爾,一座青藏線上的歷史文化名城,曾以“茶馬商都”、 “小北京”的美譽名揚四海。她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沉澱著歷史的輝煌,記錄著歲月的變遷。然而,悠悠歲月,風吹雨打剝蝕了樓臺朱顏,“茶馬商都”日漸失去往日的繁華。為貫徹“旅遊名省”戰略,全力打造“茶馬商都”、“排燈之鄉”品牌,湟源縣委、縣政府投資數千萬元,對丹噶爾古城全面進行了保護性開發。我們仿佛又看到古城昔日那商賈雲集、馬來車往的繁榮景象……

古城,厚重歷史的見證

丹噶爾,即藏語“東科爾”的蒙語音譯,意為“白海螺”, 地處黃河北岸,西海之濱,湟水源頭,距西寧市50公里。

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在這裡結合,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在這裡交融,唐蕃古道與絲綢南路在這裡蜿蜒穿越,眾多民族在這裡集聚交流,自古被譽為“海藏咽喉”、“茶馬商都”。如今,處於西寧大旅遊圈和青海湖旅遊圈的交集處的丹噶爾古城,又成為通向世界第三級青藏高原的平臺和青藏旅遊線上的“第一站”。

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清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進行了大規模擴建。乾隆九年(1744年),因丹噶爾路通西藏,逼近青海,邊隘聲息關重,為漢、土、蒙古、回並遠近番人交易之所,經西寧道僉事楊應琚奏請朝廷以高臺縣議裁主簿移駐。道光二年(1820年),因“商賈雲集,事務繁雜”將原設簡缺主簿改為繁缺主簿,道光九年(1829年),又因貿易迅猛發展,設置丹噶爾廳。距今有600多年曆史的丹噶爾古城,是中國西部重要的經濟文化樞紐和軍事重鎮,也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

據《西寧府新志》記載,古城“周回長七百七十四丈,高二丈二尺,根厚二丈四尺,頂厚一丈三尺。壕寬三丈,深五尺”。有丹噶爾廳署、鎮海協營署、中軍督司署、千總署、把總署、演武場以及玉皇、火祖、孔子、關帝、財神、城隍、龍王等廟宇,城樓、腰樓、角樓、東西城門,倉門街、九間街、北街、南街、廟巷子、燈山樓兒街、隍廟巷子、西城壕、大巷道、南城壕等街巷,還有義學、社倉、牌坊、祠堂等。建築群落佈局嚴謹、結構獨特、風格迥異;街巷格局,經緯交織、井井有條、主次分明。如今,漫步在古城街巷,那亭臺樓閣,雕梁畫棟,依稀可見當年的繁華與氣派。

城內民居則有著中原北方典型四合院的特色,房屋主次分明,多由一進兩院組成,有平房,也有兩層樓房,多為土木結構,墻面厚實堅固,冬能保暖,夏能遮涼,大門對面都建有影壁,鑲有各種吉祥圖案磚雕。房屋木板上多雕刻和繪有色彩樸素、寓意獨特各種裝飾圖案,顯示著當時百姓的安居樂業和富有。整個建築材料、外觀風格融合了農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元素,體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時,星羅棋佈的商鋪、作坊、茶館等,反映了安逸、閒適、平和的文化特色。一條寬約六米,長不足千米的街道便是當年的主街,連接著城隍廟、關帝廟、文廟、丹噶爾廳署、鎮海協營署等建築群,是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湟源民俗集聚的地方。

古城佈局嚴謹的建築結構,經緯交織的幽幽街巷,結構獨特的民居院落,氣勢恢宏的寺院廟宇,保存完整的“歇家”商號,風格迥異的湟源排燈,無不承載著厚重的多元文化資訊,展示著邊塞古城發展的壯麗畫卷,體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及農耕文化與牧業文化交匯融合的奇異景象。

文化,滄桑歲月的流韻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百年的商業貿易,創造了色彩斑斕的民族文化,使丹噶爾成為商業、軍事、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交融的重鎮。

自西漢以來,丹噶爾便成為商貿要地,唐王朝與吐蕃在今日月山下設立了青藏高原上的第一個“茶馬互市”的商衢之地。清中晚期“茶馬互市”逐漸移到丹噶爾古城,成為當時西北地區最大的貿易集散地。在《丹噶爾廳志》中,這樣描述當時的繁華:“海藏特為咽喉,湟中資為鎖鑰……迄今商業發達,幾成巨埠,彼歐西各幫若英若俄若德,皆遣其華夥,梯航遠來,群集丹地,歲輸白金數十萬,盛矣!”又説:“番貨雲集”、“商客輻輳”,“丹之人以商謀生者約居其半”,“絲布,洋緞服者比比”。京、津、晉、陜、甘等地的商人、工匠紛至遝來;英、美、俄、德等國的商人紛紛開莊設行,進行商業貿易和金融業務。同時,形成了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從事漢藏貿易的“藏客”,他們足跡遍及西藏、新疆、甘肅、陜西、山西、河北、天津以及印度、泥泊爾等地,開闢了“藏商”之路。

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商業貿易達到高峰,城內擁有大小商戶及手工業1000余戶,從業人員達5000多人,貿易總額白銀達到500萬兩以上,商賈雲集,貿易興盛,丹噶爾也有了“茶馬商都”、“小北京”的美稱。每當黃昏來臨,城內各個店舖和洋行的門上製作的具有濃郁民族特點的燈箱式廣告招牌燈火輝煌,大放異彩,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如今的“排燈”便是這種廣告招牌的演變,可以説湟源排燈是中國最早的廣告燈箱。

丹噶爾古城不僅是一座商貿要地,也是一座軍事重鎮。據記載,古城修築後,同年設丹噶爾營,駐紮參將一員,千、把總共三員,建參將署一、千總署一、把總署二,及演武廳、軍火庫、火藥局、草場各一、廒倉二十間。道光三年(1823年),由於軍事需要,將丹噶爾營升格為鎮海協營,駐副將一員,負責環青海湖等地的軍務,並保證丹噶爾商業貿易的正常進行。從建城之日起設立丹噶爾營、鎮海營、將軍府、千總府等,先後派副將14名、副總17名、參將7名、都司29名,千總4名,把總31名,足見其軍事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是名符其實的“兵城”。

丹噶爾古城還是宗教勝地。古城得名于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東科爾。清順治五年(1648年),東科爾寺從西藏遷至古城東百米處,成為青海和西藏聲名遠播的寺院。以後隨著商業貿易的發展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古城內又修建了城隍廟、金佛寺、火祖閣、玉皇廟、關帝廟、財神廟、北極山群廟、清真寺等,這些寺院廟宇建築宏偉,佈局嚴謹,刻鏤精緻,壁畫精美,彰顯出無窮的神秘魅力,同時也把儒、道為核心的漢文化,以藏傳佛教為核心的藏文化和伊斯蘭教為核心的回族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丹噶爾古城又是一座文化之城,各個民族在這裡交匯融合,各種文化在這裡相生相長,形成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一片瓦、一塊磚、一扇門、一合窗,院落街巷無不包含著古老而燦爛的文化資訊。而且古城中留下了眾多名人詩詞、神話傳説和排燈、剪紙、曲藝、羊皮繡等民間藝術,以及“花兒”會、朝山會、廟會、法會、祭孔、祭海等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為古城增添了豐厚的文化內涵。

復興,千年文明的延續

隨著時代發展,商貿中心地位的轉移,丹噶爾古城日漸蕭條。為了建立有特色的城市景象,延續古城文脈,吸引旅遊投資,湟源縣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開展對古城的保護性修復工作,旨在將丹噶爾古城打造成為集獨特的民俗文化、飲食文化、商業文化、軍事文化、宗教文化和獨特的建築藝術為一體的文化古都和兼有餐飲住宿、休閒娛樂、旅遊觀光、商貿交易功能的環湖旅遊目的地,夏都西寧旅遊圈和青海湖旅遊圈上的重要節點,展示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交匯融合景象的平臺。

這項以恢復重現昔日“茶馬商都”風貌的工程,以全長800米的丹噶爾大街和豐盛街為主,貫穿城隍廟、丹噶爾廳署、文廟、商號店舖、火祖閣等建築,在保護原有建築的基礎上,分為文物展示區、旅遊購物區、餐飲休閒區三大功能區,修復新建了入口廣場、文廟廣場、火祖閣廣場、東西城門、3個牌坊、4處民俗宅院、博物館、民俗展館、丹噶爾廳署、洋行、文廟、昌耀紀念館、羌笛樂宮演藝大廳、火祖閣等主要景點及600多間店號商鋪和具有濃郁民族文化特色的石碾、石磨、皮影戲、巡捕、駝隊等反映當地文化特色的人物、場景等小品景觀,並用湟源排燈代替街道、店舖等照明設施。目前,已完成投資近7千萬元。

漫步在初具規模的丹噶爾古城,人們似乎又看到了車馬擁擠、店舖林立、商賈雲集、一派盎然生機的場景。

古老的丹噶爾是輝煌的,今天的丹噶爾依然會充滿無窮的魅力。

景點連結

拱海門 即丹噶爾古城西城門,“拱”是作揖,“海”指青海湖(西海),意為拱手西海,表達了人們對西海海神西王母的恭敬之意和對人畜平安、社會和諧的祈求。丹噶爾是西王母的主要巡遊牧駐地,又是祭海會盟的始發地和大本營。祭海時首先在供奉火神炎帝的火祖閣舉行,莊重的儀式後,祭海隊伍經豐盛街,從迎春門進入丹噶爾城,浩浩蕩蕩穿過丹噶爾大街,出拱海門,踏上神聖的祭海之路。在修復的城樓內圖文並茂,集中展示了湟源祭海會盟的歷史盛況。

城隍廟 位於丹噶爾古城,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佔地面積為6000平方米,距今有200多年的歷史,是西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廟之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廟坐北朝南,以均衡對稱方式,依次布建著照壁、山門、鼓樓、戲臺、牌房、正殿、寢宮等,東西配殿和大殿內墻保存有近300平方米的大型清代壁畫。整體建築高貴典雅、富麗堂皇、氣勢宏偉、刻鏤精緻、輪廓規正,揉和了漢藏民族風格,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丹噶爾地處農牧交界和茶馬互市中心地區的特點。看著城隍廟中升起的一縷縷桑煙,讓你感到凡俗的塵世似乎已遠離我們,喧囂都市的浮躁之心立刻平和安寧下來。

丹噶爾廳署 乾隆九年(1744年),因丹噶爾路通西藏,逼近青海,為漢、土、回、藏、蒙及蒙準噶爾往來交易之所,經西寧道僉事楊應琚奏請朝廷以高臺縣議裁主簿移駐,並特準“一切交易,俱在丹城,毫無他泄”。 道光年間,因湟源海藏通商,中外咽喉,特設立丹噶爾廳,屬西寧府。現修復的丹噶爾廳署為前後兩院,前院有大堂及六房,後院有議事堂等,每天定期進行昇堂表演,藝術地再現了當時辦公、生活的場景。

鎮海協營署 在古城中街北,是青海保存完整,規模較大的清代軍事機構之一,已有280多年的歷史。據《丹噶爾廳志》記載,初設于雍正六年(1728年),駐參將一員,千、把總共三員。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改為遊擊署,道光三年(1823年) 升格為鎮海協營,駐副將一員,並增添中軍都司一員,把總一員,步守兵250名。後兵員幾經增添、裁減、移駐,同治十二年(1873年)有馬、步、守兵264名。民國3年(1914年)奉命裁撤綠營,改為寧海軍巡防備營之一。鎮海協營署歷任副將14名,副總兵17名,參將7名,都司29名,千總4名,把總31名。

文廟 始建於民國7年(1918年),佔地面積為4300平方米,是至今青海省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孔子廟。整體建築由大成殿、東西兩廡、過庭、月臺、花園、走廊等組成,別致典雅、古樸簡潔、文靜秀氣,小巧玲瓏,糅合了古代殿宇式建築和江南園林式建築的秀美風格。淡淡的書香伴著一陣陣清風瀰漫在古城上空,使你感受到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脈搏。

昌耀紀念館 湟源是中國當代著名詩人昌耀先生的第二故鄉,曾在日月藏族鄉生活多年,並在這裡組建了家庭,寫下了著名長詩《哈拉庫圖》、《慈航》等代表作。為了紀念昌耀先生,也為了提升丹噶爾古城的文化品位,湟源縣在丹噶爾古城修建了昌耀紀念館。紀念館由原來的海峰書院改修而成,建築為磚木結構,花窗磚雕,曲徑回廊,古樸典雅,頗有南方園林風格。整個紀念館分為展示廳、學術廳和室外展示區三個部分。展示廳內重點介紹昌耀先生生平,展示他的書籍信件、詩詞手稿和各種生活工作用品等;學術廳內主要作為召開學術交流會、文學藝術創作等的場所;室外展示區有昌耀塑像,回廊墻壁懸挂昌耀詩詞及名家書畫等。

火祖閣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古城豐盛街入口處,建於清乾隆初。整個火祖閣呈正方形,上下各九間,底層中為行道,兩側小房,綠漆欄杆,棟樑彩繪。頂層樓閣,周圍大紅柱十二根。屋頂周延,翼然欲飛。壁畫絢麗,門窗秀雅。內塑火神像,赤面紅髮,綠綢錦袍,器宇軒昂。

湟源排燈 起源於清代中期,發展於民國,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具有“青海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珍品”之稱。起初,來此經營的各地商家為在夜間招徠顧客,紛紛製作廣告招牌,內燃蠟燭,挂在商號門前。隨著商業貿易的日益發達,商家數量的不斷增多,這種廣告招牌越來越多,越做越大,逐漸單個“牌燈”演變成數量眾多的“排燈”,再後來也就有了作為藝術品專門用於燈展的排燈,並有機地匯集了木工、雕刻、繪畫、書法等各種藝術,具有很高的觀賞性。每年農曆正月元宵節前後,幾百盞排燈同時展出,從古城西門“拱海門”到東門“迎春門”,延伸到“豐盛街”至“火祖閣”,燈火輝煌,璀璨耀目,成為古城一道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風景線。

丹噶爾皮繡 是一種在各類皮張上進行刺繡的民間手工藝術,其淵源可追溯到古羌時代。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融會了各種繡法和技藝,培養了質樸而優美的藝術風格和製作工藝,並出現了專門的皮繡藝術品。其內容包含山水、花鳥、人物、宗教等,形式涵蓋服裝、飾品、日常生活用具等,用料多為各色絲線、羊毛、馬尾等,作品原始古樸、底蘊豐富,有了鮮明的藝術個性和地域特色。如今,經過藝術革新的丹噶爾皮繡形式更加多樣,題材更加廣泛,成為青藏高原民間藝術的一絕,為湟源乃至全國所獨有,作品《高原精靈》被奧組委收藏。

湟源陳醋 又名黑醋,青海名特産之一,距今有300餘年的釀造歷史, 是丹噶爾古城商業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傳統生産工藝已被列入青海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湟源陳醋是以青稞、麩皮為主要原料,加入草果、大香、豆寇、枸杞、黨參等100多種中草藥,經過60多道生産工序,釀出質地濃稠、香味濃郁、冬天不凍、夏天不腐的陳醋。産品除銷售西藏、蘭州等國內市場外,還遠銷印度、尼泊爾、俄羅斯、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如今,經過技術革新,湟源陳醋在産品品質、外部包裝、花色品種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的改造和提升,開發生産出了保健醋、飲料醋等多種旅遊系列産品。

特色小吃 長期商業貿易和民族交融,在丹噶爾留下了著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各類小吃。如以青稞為主的麻麥、炒麵、油花、破布衫、巴羅、面魚兒等,以小麥為主的麻食兒、麵片、拉麵、蔥花面、刀把、灶卷、蒸餅、月餅、鍋塌、 焜鍋、油餉、馓子、花花、馃兒、狗澆尿、韭合兒等,以牛羊肉為主的白條手抓、血腸、面腸、肉腸、燴肚、雜碎、全羊等。還有地方特色小吃韓羊頭、馬涼麵、俞甜醅、嚴釀皮、徐醪糟、張饅頭等,宴席十大碗、十二齊、十三巧、海八盤、肉八盤等。這些小小吃葷素並陳、色香味佳、技藝精絕、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