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視頻中國> 2014網路名人絲路行

網路絲路行之七:走近中國土庫曼人

發佈時間: 2014-09-19 12:37:1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王德華 | 責任編輯: 孫磊

 

9月18日,“網路名人絲路行”一行在青海網信辦的帶領下,沿著兩旁都是懸崖峭壁的曲折山路,驅車東行近200公里,來到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探訪這個神秘民族。

循化縣街子鎮三蘭巴樹是撒拉族發祥地,村內有一汪清泉,這就是傳説中的駱駝泉,也是當地撒拉族的一塊聖地。文革中駱駝泉被破壞消失,2008年駱駝泉再次冒出一汪清泉。村內有撒拉族民俗會館,館內珍藏著700多年前的寶貴文物手抄古蘭經。

75歲的韓佔祥老人是撒拉族的活字典。介紹民族歷史時充滿著自豪感,自稱自己記事與共和國同嶺,對我們的到來還賦詩三首,盛讚黨的民族政策。今年是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成立60週年,全縣總人口12萬多人,其中撒拉族佔63%。該縣是我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該縣撒拉族佔全國撒拉族總人口的54%。

作為我國56個民族大家族中的一員,撒拉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口語故事代代相傳,經書用阿拉伯文記載。撒拉族人都會漢語和撒拉族,有的還會藏語。曾有人稱,撒拉族語言過不了黃河大橋,可誰知,其語言與土庫曼、土耳其、敘利亞、阿富汗等22國的語言相通。今年初,土庫曼駐華大使來到該村訪問,與韓佔祥老人用撒拉語交流,好像回到了祖國土庫曼。

中午,撒拉族人用撒拉族菜肴款待我們。用麵粉、馬鈴薯、乾果和羊肉製成的菜肴,我們大都聞所未聞。坐在葡萄架下,品嘗美味,聆聽駝玲叮噹響的故事,我們仿佛成了撒拉族人。700多年前,撒拉族來到中國,來到黃河谷地 ,被當地的蒙古族和藏族接納。一般弱小的民族都被附近強大民族同化,撒拉族卻能容入主流社會,無論是明清還是新中國,還保持特有的民族文化,這確實是傳奇。

撒拉族人仍頑強近守護自己民族吃苦耐勞和經商傳統。在可可西裏,人跡罕見的地方,有撒拉爾運輸隊,在新疆和四川玉樹,有撒拉人淘金和挖蟲草的身影。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浪潮中,撒拉族又看到了難得的機遇。由於獨特的語言優勢,撒拉族人目前有20多人在土庫曼和土耳其留學,還與土庫曼建立了經貿聯繫。

韓佔祥稱撒拉族人是中國土庫曼人。通過心與心的勾通,撒拉族人將成為中國與中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橋梁。

 

 

 
 
 
 
 
 
 

(作者:王德華 新華網評論員、環球網特約評論員、網路輿情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