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視頻中國> 2014網路名人絲路行

聶昱冰:新絲路最寶貴的珍寶,多民族

發佈時間: 2014-09-19 09:59:1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聶昱冰 | 責任編輯: 孫磊

今天在青海循化縣,我見到了一個神奇的民族。八百年前,他們整個部落從土庫曼遷居來到這裡,帶來了一部抄寫在羊皮上的古蘭經。這部古蘭經是伊斯蘭教聖物,現在全世界僅存三部,一部保存在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一部保存在敘利亞大馬士革。另一部就保存在這個我過去連名字都沒有聽過的地方,保留在這個民族——撒拉族手中。

撒拉族,和土庫曼的撒拉爾族同根同源,相同的信仰,使用相同的民族語言。但經過八百年的休戚與共,他們已經把自己的心牢牢紮根在了中國青海的土地上。他們熱愛這個國家,一位七十五歲高齡的老者告訴我,當他去聖地朝聖的時候,有外國記者問他,作為信仰穆斯林的民族,會不會感到害怕。老者回答:我背後有強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面前有偉大的真主,我為什麼要害怕?

這就是撒拉族,智慧,勇敢,常懷感恩之心。他們感念這塊土地,因為八百年前他們部落長途遷徙,最後在這裡找到了安居之地。他們感念這個時代的中國,因為這六十年他們過的日子,比過去所有年代都要好。所以他們毫不掩蓋地愛著這個國家。

撒拉人敢闖敢拼,尚武無畏。他們民歌中唱的是:撒拉人走到哪都是漢子。

撒拉族的學者已經積極投身於對新絲路的研究和建設之中,他們提出了教育先行,保留民族文化,發揮出自己民族語言、生活習慣、血脈心態這些優勢,讓撒拉族青年人充分和中亞地區的溝通、融合,實現在各個領域的合作。

那位七十五歲的老者説:“我們要用自己的肩膀架起中國和土庫曼友誼的橋梁、經濟合作的橋梁。”

一個自信自己不管走到哪都能是條漢子的民族,一個有意識要傳承本民族文化的民族,一個懂得感恩祖國、還要儘自己所能回報祖國的民族,是讓人欽佩的。

而我在聽他們講述撒拉族的傳承和對未來的暢想的時候,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這樣的民族在新絲路沿線還有多少?

學者説撒拉族的語言屬於突厥語系,世界上使用這一語系的民族有三十多個。撒拉人用自己的民族語言交流,可以一直走到愛琴海沿岸,走到土耳其。

中國西部是多民族聚集地,而由於幾千年來的歷史沿襲,這些民族有很多都和中亞各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我們説新絲路要啟動經濟引擎、文化引擎、友誼引擎。

撒拉族的老者則説:我們願意用真心去和他們合作,去和他們建立友誼。

現在撒拉族同中亞地區的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已經在漸漸展開,撒拉族的青年學生去土耳其學習,因為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做基礎,三個月就能夠用土耳其語進行交流。

撒拉族自己建立的自主品牌、民族服飾、工藝品,也已經遠銷到了中亞地區。

在我們這些內地人還不知不覺間,新絲路的血液已經悄然開始流動了。而讓血液流動起來的,是居住在絲路上的各個民族。

大融合,永遠是大發展的前提條件。民族多樣性,帶來了文化的多樣性、經濟類型的多樣性、思維方式的多樣性。這些多樣性聚合在一起,就是新絲路的活力和興旺發展的動力。

新絲路不是屬於一個地區或者一個民族的,它是屬於中國西北每一個民族的。

這些民族用自己的語言、文化、傳承、歷史、思想,為新絲路開闢出了各式各樣的交流渠道和合作領域,讓新絲路層次多樣、異彩紛呈。同時,這些民族又受益於新絲路帶給它們的巨大發展機遇。

曾經,絲綢之路,就是因為沿線各個國家渴望了解另外的世界,渴望和其他國家、民族互通有無,才得以興盛千年而不衰。

所以絲綢之路上最寶貴的珍寶,不是綠洲、商貿,而是沿線的各個民族,是這些民族渴望交流、渴望發展的熱情,讓新絲路蘊滿了蓬勃的力量。

在參觀撒拉族博物館的時候,導遊是一位美麗的撒拉族姑娘,我讓她給我説幾句撒拉語,她説了你好,朋友。我問:“‘我愛你’怎麼説?”她有點兒不好意思了,微微笑了一下,説出一個由四個音階組成的詞彙,我跟著她學了幾遍,發現撒拉語的韻律很動人。

一個願意用心去和絲路沿線的其他國家和民族交流的老人,一個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卻有‘我愛你’這個詞彙的民族,是會讓人看到希望的。

因為,他們的心中有愛,有愛,就有光明的未來——撒拉族的未來,新絲路的未來。

    作者:聶昱冰(河北省作協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