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視頻中國> 2012視頻中國> 熱門專題推薦> 315專題> 媒體曝光臺

高端超市Ole’問題多 存過期食品換包裝等亂象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3-13  內容來源: 中國網

記者在Ole’“後廚”看到發黑長毛的蜜桔被重新挑揀。

3月4日、6日的蜜桔挑揀後貼上8日的標簽。

營業員在水果下加上一疊紙增加重量提高售價。

草莓切除腐爛部分後,剩下的做成水果拼盤或供試吃。

昂貴的草莓,13顆賣128元。

蔬菜切除爛掉的部分,剩下重新包裝繼續賣。

垃圾桶上弄水果,好臟。

做水果拼盤的工作人員沒有戴口罩。

  過期食品換包裝 霉爛水果切拼盤 重量作假價虛高

  10元一顆的進口草莓,十幾元一袋單人份的有機蔬菜,數萬元一瓶的紅酒……坐落于太古匯的Ole’超市一向標榜“高品質服務高端人群”,然而,本報記者在該超市果蔬部以營業員的身份臥底一週後發現,所謂“高端”的貴价超市內看似光鮮的表像背後,卻是管理混亂、後廚臟亂、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後廚的果蔬預備間裏,一位營業員將積攢了一箱的貴价菜心全部拆開包裝,摘除壞葉、切掉爛根,重新換袋包裝、打價,並標上當日的日期,仍以高價銷售;包裝精美的進口草莓,上架銷售幾天后已有部分壞果,營業員同樣拆開包裝後,挑選完好的放回去繼續銷售,發黴變軟的拿出來集中在一起,切成碎塊與其他水果一起做成拼盤貴价銷售;一位營業員發現一碟進口木瓜計重後僅賣6元多的時候,邊嘀咕“太輕了”,邊隨手拿起一疊紙放在計量器上、木瓜碟的下面,硬是將價格“撐”到7元以上,且剩下的幾碟木瓜全都貼著同樣的標簽……

  作為綜合性零售業商場,超市一直是各種消費投訴的重災區,但像Ole’這樣售價昂貴的所謂高端超市,也更換産品標簽掩人耳目、切拼霉爛水果以次充好、以各種方式計量造假……實在讓人大跌眼鏡。如何規範超市運作、確保食品衛生安全?相關部門需要有所行動。

  曝光“後廚”

  亂象1

  霉爛水果拼果盤

  再切細點供試吃

  在Ole’超市較為顯眼的貨架上,常擺放著一排光鮮亮麗的貴价進口草莓,一盒13隻裝的進口草莓賣到了128元,平均每顆直逼10元高價。然而,這些草莓在商家成為“水果貴婦”之前,大部分都歷經多次返包。

  “這些草莓都賣得很貴,上架之後幾天就會壞掉,如果看到壞的就得把它們拿下來返包。”一位在超市做了幾個月的營業員對“返包”可謂輕車熟路:將發黴變質的進口草莓搬下貨架,拿到後臺操作間拆開包裝後,挑選品相完好的放回去繼續銷售,而把發黴變軟的拿出來集中在一起。

  集中起來的壞果,被她用水果刀小心地剔除霉變的部分後,將剩下的部分再切成略小的碎塊,與其他剔除霉塊的水果放在一起,做成水果拼盤,仍以貴价銷售,小小的一碟水果什錦拼盤在貨架上就標出“8.9元”的高價。

  在超市“工作”了幾天后,有員工就學會更“討巧”的一種方法:如果壞果碎塊比較少,或者沒有可以搭的水果,可以切成更細的碎塊,混雜在Ole’超市中隨處可見的試吃盤中供顧客試吃。

  一位營業員悄悄告訴記者:“這些整盒的草莓看起來光鮮,其實許多都是當天撤下來發黴長毛的産品,留下好的返包賣。”她還説,如果返包之後仍然沒賣掉,雖然可以向Ole’超市報損放棄銷售,但由於這些進口水果的成本比較高,因此更可能的是再進行第二輪的剔霉、返包,“同一天上架的一盒草莓,可能裏面摻的是不同日期到貨的果,有的草莓不停地上架、返包、上架、返包,來來回回好幾次。”

  亂象2

  3日改7日換包裝繼續賣

  3月7日上午,在果蔬預備間裏,一位員工將積攢了一箱的菜心、花椰菜全部拆開包裝,摘除壞葉、切掉爛根,重新換袋包裝、打價,並標上當日的日期。被扯掉的塑膠包裝袋就堆放在蔬菜旁邊,不少袋子裏已經充滿了水汽。該員工抽出菜心後直接丟掉袋子,再切掉腐爛或變黑的部分,隨手將這種“瘦身版”蔬菜裝進印著“新鮮”的包裝袋中,貼上當日的標簽,重新稱重、上架。

  於是,這些分別在3月3日、4日、5日滯銷的蔬菜,在短短幾十秒鐘之內被“混搭”變身成為當日生産的新鮮蔬菜,仍然標上高價,推往前臺以新鮮蔬菜大方亮相。

  下午2時許,後臺操作間開始為即將到來的銷售高峰做上貨準備。幾個從前臺跑到後臺操作間幫忙的員工看到混雜著3日到5日的剩菜再次打包上架,似乎已經習慣了,並自覺地快速分工拆包、打包、稱重、送貨。

  一位員工在返包山藥時,直接扯下一種精裝山藥的包裝袋,還用手指掐了掐山藥的一端,説著“有點壞了”,隨手就將壞掉的部分切下來丟在一邊,而隨著再加工的山藥越來越多,許多壞掉的部分又與切完準備返包的山藥擠在一起。而從頭到尾,這位員工都沒有戴手套,在重新包裝前也沒有再清洗山藥:“洗一下會爛得更快。”

  “不戴手套?”記者問起她時,她才從水池下找出手套戴上:“Ole’超市規定必須戴口罩、手套的,但是你看,我們忙的時候一個人就要做幾個人的事。你可能一邊在切菜,一邊經理就喊你去打包,或者上貨,慢一點就挨罵,就顧不了那麼多了。”

  亂象3

  蜜桔發黑長青毛原盒返包

  3月8日當天,果蔬部的一位儲備經理要求員工將前一天未銷售完的幾十盒冰糖蜜桔全部撤到後臺操作間返包再售。這位員工拆開包裝後,每一個桔子都捏一捏,熟練地挑出發黴的桔子,留下好的重新貼標簽,原盒返包。短短十幾分鐘內,她面前已經堆起了二十幾個爛掉、發臭的蜜桔。

  而大部分十幾隻裝的盒裝蜜桔內都至少有三四個壞果,不少蜜桔已經在盒內擠出許多汁水,一打開盒子就能夠聞到一種腐爛變質的臭味。剔除出來的桔子中,不少已經完全發黑、表皮上長出了厚厚的一層綠毛。

  在該員工剔除出來的原標簽中,記者看到標簽日期既有3月4日,又有3月5日、6日,而這些又都在幾分鐘後,被重新標上8日生産的標簽,原盒銷售。承諾當日新鮮的高端超市,為什麼返包4天前的水果?問起原因,該員工只説自己剛來還不清楚,其他並不願多説。

  亂象4

  地上墊板切榴蓮衛生怎過關

  一位在Ole’超市剛做了一個多月的營業員私下告訴記者,自從看了其他員工怎樣切哈密瓜後,她就很少再吃這種水果了,“他們為了快點切完,哈密瓜從來都是在沖水池臺上直接切皮、碎塊、裝盒的。有一次我看到,有個同事把切完的一盒哈密瓜不小心滑進了沖水池,也是立即撈出來就直接裝盒了……”

  記者也在後臺操作間親眼見到了一位員工切榴蓮時的“驚心動魄”:她將一隻榴蓮直接從果蔬預備間的貨架上拖到地面,在榴蓮下墊上一張廢棄的蔬菜裝箱泡沫板,自己則坐在盛菜的筐子上剝、切榴蓮。雖然從頭到尾她都戴著手套和口罩,但由於操作間裏有不少同事進進出出、中間少不了要與人嬉笑説話,所以她的口罩只是半挂在嘴邊。有時不小心剝出一塊榴蓮掉在地上,就直接拿起來放進盒裏。

  “這個榴蓮要包雙層膜。”該員工説,“許多水果當天賣不完,這個榴蓮太大了,今天包好但肯定賣不完。如果放在冰櫃裏,很容易流失水分,明天再賣時已經沒有好賣相了,所以多包一層保鮮膜,明天上架的時候看起來還是新鮮的。”

  亂象5

  清潔垃圾桶 水濺果蔬臺

  不只是沖水池,緊靠在水池旁邊的垃圾桶也是常污染果蔬的一個“老朋友”。

  員工切水果的臺子旁邊就是垃圾桶,而這個垃圾桶常常處於沒有套裝垃圾袋的“無套狀態”,員工剔除的壞果、爛菜往往隨手一扔,就丟進了桶內。垃圾裝滿後,就有員工直接拉出門傾倒,再拉回來繼續裝垃圾。

  每天進出果蔬預備間的果蔬量非常大,垃圾桶基本上一兩個小時就滿得溢出來,而員工每次倒垃圾也都難以完全清理乾淨。只有在晚上清潔的時候,有一些員工“實在看不下去”,才會從隔壁扯來塑膠水管沖洗一番。

  因此,預備間內常見的一個場景就是:一位員工拉著橡膠管在沖洗垃圾桶,沖洗時常常濺出許多水,而左邊另一位員工正在切水果。

  下午3時半是部門開會時間,這時不管員工在做什麼,都得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出去開會。而此時,許多正在準備的水果、蔬菜,根本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只能晾在預備間內,開多久的會,就得在那放多久。記者多次提出要不要放置一個稍有遮蔽的器皿,但一位老員工覺得沒必要:“開會一般都在果蔬預備間門口開啦,沒有人能進去的。”

  曝光前臺

  隨手放疊紙

  壓秤“撐”重量

  許多顧客逛超市時,曾看到過不少包裝好的水果全部貼著同樣的售價,還以為是標準化生産,不知其背後其實有貓膩。

  記者在Ole’超市暗訪時了解到,每天早上10時剛上班時,是果蔬部員工一天中的第一個忙碌高峰。從10時到11時左右,剛上班的員工不僅要備貨、上貨,還要應付趕早來買蔬菜的第一撥客人。因此,在比較忙的時候,員工常常僅拿一盒果蔬認真計重,其他的同品貼同樣的標簽。因此才會出現以下現象:不少消費者在Ole’超市裏經常看到一盒哈密瓜是18.8元,而旁邊一盒小得多的哈密瓜同樣也賣18.8元。

  下午4時左右也是備貨高峰,8日下午,一位營業員發現一盒進口木瓜計重後僅賣6元多的時候,邊嘀咕著“太輕了”,邊隨手拿起一疊紙放在計量器上、木瓜碟的下面,硬是將價格“撐”到7元以上。更離譜的是,剩下的幾盒木瓜全部都是同樣的標價——帶著那疊紙的計重。

  不怕賣貴了

  “標價越貴越好賣”

  在Ole’超市,貴价商品並不稀奇:10元一顆的進口草莓,十幾元一袋的單人份有機蔬菜……然而,Ole’超市裏不止一個員工告訴記者:“我們在太古匯下面做超市,服務的消費者都是高消費人群,不怕賣貴了賣不出去,標價越貴越好賣,這裡不缺有錢的客人。”因此,店內有不少商品都是以遠遠高於其他超市同品的價格在銷售。

  一位負責培訓新員工的儲備經理透露,在水果、蔬菜的專櫃上擺貨時,要儘量將進口、熱銷的商品與促銷的商品擺在一起,理由就是“這樣可以提高整體銷量。”據她介紹,由於Ole’超市年後每週都難以百分之百完成銷售任務,所以要想辦法“巧妙搭售”。

  管理混亂

  商家利用返包壓縮成本?

  Ole’超市的內部員工告訴記者,雖然同在果蔬專櫃,但員工之間也是有差異的。“超市直接招聘來的員工是直行銷售,也有不少人是果蔬的代理商。”該員工透露,直營、聯營合作夥伴之間的不同就在於,聯營的商家需要花高價才能進駐超市。為了進駐高端的商超,有的商家甚至承諾銷售不完可以全部退貨。然而,這些商家一邊向超市承諾無條件退貨,一邊卻要求其帶進場的員工加大銷售,儘量減少貨損。因此,不少“千辛萬苦擠進來”的商家傾向於利用返包壓縮成本。而當記者就此向部門經理求證時,部門經理卻稱:“Ole’超市是有衛生把關的。”其他並不願多透露。

  要考食品安全中層泄題

  在“3·15”到來前夕,果蔬部全部員工都參加了Ole’超市統一組織的食品安全考試,但多數員工都默認這次考試是“為了應付檢查的”。因為,在7日的部門會議上,部門經理悄悄塞給員工一份考卷:“大家回去都準備一下,答案就自己上網找。”

責任編輯: 孫磊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