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歷史傳統文化——藥浴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2-23 內容來源: 人民網
“瑤族藥浴”是貴州黔東南從江縣瑤族人民世代相傳的一種獨具特色的洗浴方式,是在長期遊耕、狩獵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古老而神奇的保健方式。
瑤族祖先在遷徙的過程中,缺醫少藥,加上瑤族同胞一般居住在高坡上,由於海拔高,常年雲霧繚繞、濕度極大,極易引發風濕、傷寒等疾病。千百年來,生活在深山密林中的瑤族同胞,對原始森林中的野生藤木感知最為深刻,他們為了生存,利用大自然賦予的各種植被進行治病防病和保健養生,抵禦病毒侵害,形成了重防病、保健、養生、長壽的生活理念。在漫長的歲月和長期的勞動中,他們經常採大山之靈草、深山之鮮藥加水熬煮,修木桶浸泡洗浴。“瑤族藥浴”就是瑤族人民千百年來與山草藤木朝夕相處,經過幾千年曆史,幾十代人的實踐與應用,不斷完善創新而沿襲流傳至今的千年古方。“瑤族藥浴”的配方傳女不傳男,且瑤族世代不與外族通婚,所以那神奇的“瑤族藥浴”配方是一個永遠解不開的謎。洗藥浴既可舒筋活絡、消除疲勞、抵禦風寒,又可健身潔體、祛風除濕、防病治病,特別是對防治風濕、婦科、皮膚和傷風感冒等疾病尤為有效。據初步統計,“瑤族藥浴”藥方有188種,主要由追風傘、半邊楓、九龍藤、血藤、節節草等30多種中草藥組成,主治47類疾病。
傳説
在西漢時期,瑤族藥浴就被當做貢品獻給當朝的皇室享用。班婕妤是漢成帝的后妃,入宮時,班婕妤的體質並非很好,痛經時常困擾著她,膚色暗淡,所以當時漢成帝對她並非很熱寵。據傳:班婕妤自從偶然的機會下使用了神秘供品“瑤族藥浴”後,膚色變得白裏透紅、膚若凝脂、細嫩賦有彈性,體質改觀很大,班婕妤在後宮中的賢德美貌也迅速傳開。漢成帝為她的美艷及風韻所吸引。後來漢成帝得知,她是泡了瑤族的藥浴而改善了健康,大為開心,曰:《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瑤浴應為國人享用》。從此瑤族藥浴不但在瑤族流行,在宮廷中也迅速盛傳。經歷千百年的演變與傳承,己成為中華藥浴最深具魅力的美容養生之法。
保健作用
“瑤族藥浴”貫穿于從江瑤族同胞生活的始終,瑤村家家戶戶,煮藥洗浴已成為“約定俗成”,先藥浴後吃飯是這個民族的良好習慣。按瑤話意思説:人勞動一天,誰都會感到疲勞,不先洗浴驅除疲勞,吃飯不香也不多。藥浴健身、防病,因此瑤族同胞男女老少身強體壯,患病極少,長壽者多。婦女從懷孕之日起,每日都要洗藥浴,直至産期,這種用於保胎的藥草一共6種,都由孕婦自己採摘。更令人驚奇的是,醫學稱婦女分娩後可洗淋浴,但不得坐浴,以免細菌感染。而瑤族婦女分娩後20分鐘,便可坐入浴桶洗浴,這種用於産婦生殖系統保健及加快子宮收縮的藥水,共由15種藥草配製而成。産婦經過10天的洗浴後,即可進行一些簡易的勞動。當新生嬰兒呱呱落地後,即可用4--5種藥草配製而成熬煮的藥水洗浴,可以預防嬰兒常見疾病,每天洗1-2次,直至長大成人。當瑤人過世,不論長幼,均用一種藥草煮水洗浴凈身,方可超渡亡靈。更為驚奇的是,瑤族婦女生孩子都在家中由接生婆接生,且很多瑤族婦女大都生育有幾胎,但奇怪的是,這些瑤族婦女卻很少患婦科疾病,即使在醫學發達的現代社會也不得不説是個奇跡。
禮儀
民國《從江縣誌概況》記載:“板瑤好清潔,家必備一浴桶,勞作回家必藥浴一次,因處深箐,又好清潔,故長壽者居多。”自古以來,由於歷史原因,當地瑤寨通常都建在半山腰裏,寨子四週多茂密的森林,常年雲霧裊繞,每家每戶門前屋後都栽種著竹林、茶林和各種樹木,每家都用竹筒將山泉引進家中,家中都有杉樹加工而成的浴桶。每當有客人進寨,鄉親們都會用油茶和藥浴熱情款待遠方的客人,這是瑤族人民接待嘉賓的最高禮儀。
在從江瑤寨洗藥浴,客人先洗,然後按先男後女、先老後幼的次序逐一洗浴。走進瑤寨任何一家,熱情的主人除了端上茶水之外,還忙著把剛從山上採來的藥草,分別捆成小把放進鍋裏,升火為客人準備洗瑤浴的藥水,等到藥草煮沸半小時左右後,水鍋裏散發出的濃濃的藥草香味充滿整個房子的時候,熱情好客的瑤族婦女會趁熱把藥水勺入高70cm 、直徑60cm左右的大浴桶中,加入適量冷水,請遠方的客人一一入桶洗浴。當客人浸泡十多分鐘後,藥汁慢慢地滲入人體的毛細血管、遍及全身,這時全身會有一種酥麻,又像喝醉酒後的感覺在全身流竄,全身大汗淋漓。浴後全身特別清爽舒暢,精神振奮,四肢有力,渾身上下一身輕鬆。
瑤族老人常説:靠山吃山,莫傷其本;靠水吃水,莫損其源;讓水常清,讓山常綠。因此,瑤族採藥一年只採一面山,來年再採另一面山,週而复始,從不過分索取,以達到人與大自然的和諧。
責任編輯: 吳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