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治沙,更能致富!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2-10-21 內容來源: 北京衛視
六月的察右後旗大地,已是滿眼綠色,草木蒼翠
近年來,該旗通過實施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項目工程,使全旗150萬畝沙土地重新煥發出綠色生機,生態環境在明顯改善的同時,全旗生態建設呈現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並收的良好局面。
措施得力,生態效益凸顯。自2000年承擔實施國家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以來,該旗累計完成綜合治理面積183.45萬畝。為保證這項浩大而又繁雜的工程品質,該旗成立了以政府旗長為組長的生態環境建設領導小組,並設立了辦公室,配備了專門的工作人員。嚴格實行“三專一封閉”制度,確保生態建設資金的專款專用。在工程建設成果管護上,不斷加強技術管理,增加科技含量,形成了以森林公安、水政、草原監理為骨幹,以鄉村護林員為基礎,鄉鎮蘇木林工站為紐帶的管護網路,全旗有100名幹部、7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300多名護林員常年從事林草管護工作。並加強禁牧工作,在農區實行全面禁牧,牧區實行季節性休牧和輪封輪牧。截至目前,全旗北部風蝕沙化區“帶網片”相結合的“三縱五橫”生態綠色屏障工程基本貫通,南部丘陵灘川區的“兩山一灘”綜合治理示範工程初見成效,形成各具特色的綜合防護體系。全旗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前2.9%提高到10.3%,林草覆蓋率由2000年前18%提高到43%,初步控制風濁沙化、水土流失面積200多萬畝。生態環境的改善還帶來了局部小氣候的變化。
鼓勵引導,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現。在全旗人民充分感受到生態環境的改變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後,該旗積極鼓勵和引導農牧民充分利用生態建設成果,立草為業,以林草業的發展有效地推動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目前,生態建設見效的種草面積達70萬畝,已具備了年産乾草1.5億公斤的能力。六月未,牲畜頭數由2000年前的42.5萬頭(只)增加到2005年的85萬頭(只)。農牧民年每人平均收入由2000年的不足1000元增加到2005年的2488元,其中來自種草種樹養畜和退耕還林錢糧補助收入佔年每人平均總收入的70%。特別是在生態治理的北部區域,土牧爾臺、當郎忽洞、烏蘭哈達等蘇木鎮,每人平均林草面積12畝,耕地4畝,農牧業産出與2000年前相比成倍翻番,60%的農牧戶牲畜在100頭(只)以上,每人平均20頭(只)以上,生態建設實現了由農轉牧。同時,生態工程的實施,也促進了種植業結構調整,如今在察右後旗馬鈴薯、玉米兩大主栽品種的種植面積佔總播種面積的70%以上,馬鈴薯種植面積達40萬畝、鮮薯産量達8億斤,商品率達60%以上。馬鈴薯良種繁育、規模種植、銷售倉儲、加工轉化為一體的産業化格局初具規模。全旗糧食産量在耕地減少的情況下不降而增,由1994年前的不足1億斤提高到2億多斤。
生態建設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同樣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將交通不便、生態惡化、人畜飲水困難、偏遠的農牧民整村搬遷,遷入到城鎮近郊和工業園區附近,開闢主導産業,發展奶牛、肉羊養殖、蔬菜種植和從事三産及勞務輸出。移民不僅改善了農牧民的生産、生活環境,而且也使經濟收入成倍翻番,2006年移民區農民年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3000多元。
廣泛而深入的生態環境建設,極大地改變了農村牧區落後的生産、生活方式,改善了農村牧區的人居環境和生産環境。同時對招商引資、發展經濟也起到巨大作用,對推進社會全面進步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有著積極的意義。國家生態建設工程的實施,為建設新農村新牧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 魯楠 |
相關文章
- · 退耕還林10年:相當於再造一個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 [ 11-06]
- · 內蒙古察右後旗“規模+特色”給力現代農業 [ 08-02]
- · 建設國家生態屏障 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關於內蒙古、甘肅等8省區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調研報告 [ 10-21]
- · 內蒙古全面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 [ 08-30]
- · 國家著手重點治理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生態 [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