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風情

傳奇隴劇 第一集 隴東道情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2-02-06

 

傳奇隴劇 第一集 隴東道情
  隴東道情最早是以道家故事為題材,在道觀廟宇進行演唱,其傳統的藝術形式,多為一人説唱,眾人幫唱,説唱相間,以唱為主。藝人懷抱漁鼓、手執簡板,説唱環境不受任何場地限制,田間地頭、庭舍院落均可説唱。該品種在清未與民國期間,其伴奏樂器由漁鼓、簡板衍變發展,增加有二股弦、嗩吶、笛子等。清同治年間,環縣皮影藝人解長春將隴東道情用於皮影藝術表演,並汲取了慶陽民間小曲和民歌的特點,將主奏樂器二股弦改為四股弦,對唱腔也作了大膽改革,創造了一些新板路和唱法,使音樂腔調突出了地方色彩,進一步完善、發展了隴東道情,創造出了多種不同的表演風格和唱腔流派。其音樂唱腔別具一格,既歡快明朗,悠揚婉轉,又深沉哀怨,詼諧風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板路以花音彈板、傷音彈板、花音飛板、傷音飛板為基礎,包括許多表演不同場面、情緒動作的曲調,以滾白、喝音和嘛簧尤為特異。1942年,三八五旅宣傳隊深入民間學唱整理道情,編創了一批新劇目,如《翻身道情》等,廣為傳播演唱。解放後,隴東道情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1953年環縣道情藝人史學傑等,赴北京參加全國第一、二屆民族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大會,應邀去中南海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領導演唱。1958年甘肅省劇團將隴東道情搬上舞臺、改創為隴劇。1987年8月、環縣道情皮影隊應邀赴義大利參加中意建交25週年演唱會,引起外國友人的強烈反響,1989年中央電視臺攝錄了專題片在《望長城》欄目播放。2007年,受法國、德國、荷蘭和奧地利等4國的邀請,組織民間道情藝術團赴歐參加文化交流演出,受到了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參加了法國里昂國際博覽會,演出皮影戲70多場次,並在阿姆斯特丹音樂廳進行了演出,荷蘭《巴羅時報》、《現代中國》雜誌等進行了專題報道和介紹。訪荷結束歸京後,又在文化部、中國音樂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國家圖書館、中國藝術研究院進行了彙報演出和講座活動,得到了文化部領導的接見。10月,又赴德國、奧地利參加了國際木偶皮影藝術節,被譽為“從未見過的最精彩、最豐富、最生動的中國民間藝術”。並在荷蘭舉辦了道情皮影專題展覽。


 




  責任編輯: 佟靜視頻來源: 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