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載五好家庭更名和諧家庭
評價指標細至藏書超300冊 每人平均月用水量不超8噸
都説“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可和諧幸福的家庭究竟什麼樣您心中有譜兒嗎?日前,北京市婦聯、北京市社科院推出“北京市和諧家庭指標體系”,丈量家庭和諧幸福有了一把尺子。老北京人講究的“寬容忍讓”寫入和諧家庭評價指標。
記者昨天獲悉,伴隨首都人民半個多世紀的“首都五好文明家庭”已更名為“首都和諧家庭”,“五好家庭”的所有指標全部納入“和諧家庭”,和諧家庭每兩年評選一次,一次評選200個家庭。
“北京市和諧家庭指標體系”分為城區版和郊區版,涉及三方面內容:家庭內部和諧、家庭與社會和諧、家庭與自然和諧。“城區版”指標多達27項,每項都有其對應的評價標準和分值。
北京市婦聯表示,“和諧家庭評價指標體系” 讓“和諧”看得見、摸得著,為人們評價和比較和諧家庭提供了一把科學的“尺”。
城區版和諧家庭標準
家庭主要成員經常上網;家庭藏書量在300冊以上,訂閱報刊不少於1份。
家庭中至少有1人為社區志願者或社區義工
經常有旅遊、聚餐、購物等家庭活動,促進家庭凝聚力和加深感情。
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和安全防範意識,能做到防盜竊、防搶劫、防拐賣、防隱患。
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捐助活動。
注重資源再利用,提倡提起布帶子,儘量少用塑膠袋,減少白色污染。
加大對水的迴圈利用力度。如:洗菜洗臉的廢水拖地或衝廁所;家庭每人平均每月用水量不超過8噸。
儘量多乘坐公交車和地鐵,少開車。
■特寫
“為得那個小紅牌,奶奶天天掃院子”
38歲的劉欣至今都忘不了那個小紅的鐵片牌子,上面寫著“五好家庭”——“為了這牌子,我奶奶天天掃院子”。
已搬遷至回龍觀的劉欣出生在宣武門內的一家小四合院裏。她上小學爭紅領巾的時候,趕上“五好家庭”的評選。隔壁那戶人家一家老小都出來了,把小紅鐵片的牌子工工整整地釘在了院門的右上角。劉欣70歲的奶奶看見了絮叨著説:“憑什麼他們家就是,我們家不是?他們家還往院門口倒剩茶水呢。”
打那兒起,劉欣的奶奶就天天掃院子,見了誰都親熱地打招呼,尤其是對街道居委會主任特客氣。劉欣的大爺跟劉欣她爸吵起來了,劉老太太第一時間不是去勸架,而是壓低了聲音説:“小點兒聲嚷嚷,別讓人家聽見,我還惦記今年咱家能得個五好家庭呢。”這麼一來,劉欣的大爺跟劉欣她爸就都熄了火。劉欣的叔叔招了三個同事來打麻將,還沒“開和兒”呢,劉老太太就把牌桌給掀了,“不許賭博!”叔叔嘟囔著説:“你一人當先進,我們全家都受罪。”“嘿,怎麼是受罪,讓你學好。”
劉欣早已忘記了奶奶最終是否獲評了街道的五好家庭,是否得到了盼望已久的小紅牌子。但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火熱的生活卻是她心底最溫暖的回憶。20多年過去了,奶奶和大爺去世了,父親老了,叔叔出國了,那個四合院的家也早已不在了。隨著她這一代人的生長,北京的家庭不再四世同堂了。“你總不能給兩口之家發‘五好家庭’的牌子吧。”劉欣沒有孩子,前兩天跟丈夫去長辛店看朋友,抬眼看門牌號碼時,一塊斑駁褪色的小紅牌子闖入眼中,“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的童年生活一下子就回到了眼前,她眼圈一紅,忽然想念起“狡黠”的奶奶了。
■相關新聞
全國“五好”指標調整
雖然北京市已不再評選“五好文明家庭”,但“第八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正在評選中,全國共評選1000個家庭,北京市獲得30個名額指標。記者注意到,今年“五好”的評選條件已發生改變。
“五好家庭”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全國婦聯倡導併發起了“爭創五好家庭”活動,1982年的標準是:政治思想好、生産工作好;家庭和睦、尊敬老人好;教育子女、計劃生育好;移風易俗、勤儉持家好;鄰里團結、文明禮貌好。1996年,“五好家庭”更名為“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標準為:愛國守法,熱心公益好;學習進取,愛崗敬業好;男女平等,尊老愛幼好;移風易俗,少生優育好;勤儉持家,保護環境好。這一標準一直沿用到2009年的第七屆。本屆“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條件則改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夫妻和睦,孝老愛親;學習進取,科學教子;鄰里融洽,友愛互助;低碳生活,熱心公益。
此前,已有不少專家指出“五好”標準不能與時俱進。有專家認為,“夫妻和睦”指標剝奪了喪偶、離婚和單親家庭的參評權利。北京市“和諧家庭”的評選標準已關注到這一問題,和諧家庭不再單純強調夫妻和睦,而更看重家庭成員之間的倫理道德。(記者 崔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