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青奧之城南京:從千年古都到現代之城

發佈時間: 2014-08-04 13:45:02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林凡  |  責任編輯: 林凡凡

南京:從千年古都到現代之城
 

  南京,華東第二大城市,中國科教第三城,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政治、科教、文化、工業和金融商業中心,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南京歷史悠久,有著超過2500餘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南京位於長江下游,是承東啟西的樞紐城市,長三角地區中心城市和重要産業城市,長江航運物流中心,濱江生態宜居城市,華東重要門戶城市,聯合國人居署特別榮譽獎獲得城市。

  古代:春秋戰國時期,南京地處“吳頭楚尾”,為吳國置冶城於此。

  西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令越相范蠡修築越城于秦淮河畔,為南京最早古城。

  西元前306年,楚威王滅越,盡取吳故地,築城于石頭山,置金陵邑,遺址在今石頭城,即南京城西草場門至清涼門之間。

  西元前223年秦滅楚,西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以金陵有天子之氣,遂改金陵為秣陵以貶斥之。

  漢初秣陵相繼為楚王韓信、吳王劉濞之封地。前128年,漢武帝封其子劉敢為丹陽侯,劉胥行為胡孰侯,劉纏為秣陵侯。

  195年,孫策渡江佔據丹陽、江乘、胡孰、秣陵等縣。208年前後,諸葛亮出使江東,觀察南京山川形勝,作出了“鐘阜龍蟠,石頭虎踞”的著名評語。211年,孫權聽從謀士張纮之言,自京口遷秣陵,改名建業。229年,孫權稱帝,是為吳大帝,自武昌還都建業,是為南京為國都之始。吳石頭城遺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場門至清涼門之間。

  280年,西晉滅吳,改建業為建鄴。後因避晉愍帝司馬鄴之諱,改名建康。瑯玡王司馬睿南渡,以建康為根基。317年,司馬睿即位,是為晉元帝,東晉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劉裕代晉稱帝,是為宋武帝,宋立國,都建康。479年,蕭道成代宋稱帝,是為齊高帝,齊立國,都建康。502年,蕭衍代齊稱帝,是為梁武帝,梁立國,都建康。557年,陳霸先代梁稱帝,是為陳武帝,陳立國,都建康。

  吳、東晉、宋、齊、梁、陳合稱六朝,故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今南京圖書館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遺址。六朝建康城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經濟發達,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

  589年,隋滅陳。隋文帝下令蕩平建康城,以石頭城為蔣州治所,隋煬帝時改為丹陽郡。

  此後隋、唐兩朝統治者相繼採取抑制南京的策略,將揚州治所自金陵遷至廣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級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輔公祏義軍佔據丹陽郡,歸順唐廷,唐改丹陽為歸化。杜伏威入朝被扣不返,輔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權。唐平江南,置升州。758年,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為升州刺史,次年書烏龍潭放生池碑,遺址今存。李白晚年居升州,762年病逝于南京西南之當涂。783年,因藩鎮為亂,唐德宗有意遷都,鎮海軍節度使韓滉整修金陵,然其事未成。

  五代楊吳立國,修繕金陵,以為西都。937年,徐知誥(李昪)代吳,南唐立國,定都金陵,改金陵府為江寧府。

  975年,北宋滅南唐,以江寧府為升州。1018年,宋真宗以趙受益(後改名趙禎)為升王,不久立為皇太子,改升州為江寧府。趙禎即位,是為宋仁宗。以江寧為其龍興之地,常以親信之臣(如包拯)為江寧府尹。宋神宗時,王安石兩度以江寧府尹出任宰相,主持變法。1120年,方臘起兵反宋,終未能北取江寧而不能控制江南,導致最終失敗。

  1127年,宋高宗即位,接受主戰派人士李綱的建議,改江寧府為建康府,作為東都。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為行在。1137年,在主戰派岳飛等人的堅持下,宋高宗再次返回行都建康。1138年,宋高宗以建都當“修德行而不在於擇險要之地”為名,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為臨安府。建康府為陪都。

  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為建康路。1329年,改建康路為集慶路。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慶,改集慶路為應天府,作為根據地,朱元璋自稱吳國公。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國號明,是為明太祖。以應天府為南京,以為首都,以開封為北京,以為陪都。1378年,罷北京,改南京為京師。1386年,京師城垣完工。南京是在元代集慶路舊城的基礎上擴建的。城市由三大部分組成,即舊城區、皇宮區、駐軍區。後兩者是明初的擴展。環繞這三區修築了長達33.68公里的磚石城墻,即今南京明城墻。是為世界第一大城垣(其次巴黎;在中國,其次北京)。 南京城墻墻基用條石鋪砌,墻身用10釐米×20釐米×40釐米左右的大型城磚壘砌兩側外壁,中實雜土,所用之磚由沿長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個縣燒制後運抵南京使用,每塊磚上都印有監製官員、窯匠和伕役的姓名,其品質責任制之嚴格可以想見。城墻沿線共辟十三座城門,門上建有城樓。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為北京,以為陪都。1420年底,明成祖遷都北京,以南京為陪都。1644年,崇禎帝吊死煤山,北京陷。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隸為江南省,應天府為江寧府。1649年,清設兩江總督于江寧。1853年,太平軍攻克江寧,改江寧為天京,以為都城。1864年,清兵克天京,太平天國亡。

  現代:南京是副省級城市,江蘇省省會,華東地區第二大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國家重要創新基地和科技創新中心,現代服務中心、現代服務業基地和先進製造業基地,長江航運物流中心,濱江生態宜居城市,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門戶城市,聯合國人居署特別榮譽獎獲得城市,亦是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城市。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生産基地。南京的電子、化工生産能力在國內城市中居第二位,車輛製造規模居第三位,機械製造業的技術、規模居國內領先地位,家用電器業、建材工業也都具有較大規模。南京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建立了全方位、立體化、大運量的交通運輸網路,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管道五種運輸方式齊全,擁有現代化的通訊體系。南京是全國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南京被國家9個部委列為中國投資硬環境 “四十優”城市之一。其先後被評為中國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第五名、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四大園林城市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興市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國家資訊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國家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國家環境保護和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南京地處遼闊的長江下游平原,瀕江近海,“黃金水道”穿城而過,南京港作為天然良港已成為遠東內河第一大港,城市發展也定位於江濱港口城市,目前已成為中國東部地區以電子、汽車、化工為主導産業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通訊中心。

責任編輯: 林凡凡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