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烏拉圭推電影 重溫1950世界盃奪冠榮耀時刻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4-04-25  內容來源: 央視體育

 
烏拉圭推電影 重溫1950世界盃奪冠榮耀時刻
 

  1950年7月16日,巴西隊門將巴爾博扎被烏拉圭前鋒斯基亞菲諾攻入第1球。隨後他被對方中場吉希亞破門,巴西遭逆轉。對失球負有直接責任的巴爾博扎,余生都未能擺脫那場“決賽”的陰影。

  慘案1950

  1950年的“馬拉卡納慘案”,是巴西足球史上最令人刻骨銘心的悲劇。世界盃“決賽”在馬拉卡納主場1比2被烏拉圭翻盤,巴西人又等了8年才捧回首座雷米特金盃。眼下正在巴西舉行的聯合會杯上,外界翹首以待巴西與大賽三連冠的西班牙會師決賽,上演新老王PK。但準決賽,巴西先要過烏拉圭這關。雙方又在巴西主辦的國際大賽相遇,是巴西如願殺入決賽,還是烏拉圭再造一樁桑巴足球慘案?

  前因-未戰,桑巴自封王

  1950年世界盃是二戰後第一屆世界盃,當時只有13支球隊參賽。德國和義大利兩個戰敗國未參賽;法國最後一刻放棄;阿根廷因與巴西足協有隙,而抵制鄰國世界盃。13隊分成4組,A、B兩組各4隊,C組3隊,烏拉圭最幸運,D組只有它和玻利維亞。最終,巴西和烏拉圭均輕鬆出線。

  決賽階段,巴西、瑞典、西班牙和烏拉圭4隊單迴圈,成績最好者奪冠。東道主對冠軍志在必得,7比1大勝瑞典,6比1大勝西班牙。而烏拉圭2比2與西班牙打平,3比2險勝瑞典。瑞典與西班牙提前退出冠軍爭奪,令南美雙雄之戰被賦予決賽意義。東道主只需打平即奪冠,很少有人看好烏拉圭。

  兩國交戰史始於1916年,最初巴西幾無勝績,40年代中葉開始鹹魚翻身。1950年5月,巴西與烏拉圭打了3場友誼賽,巴西2勝1負。冷靜地看,雙方實力應在伯仲之間。

  決賽前數天,巴西媒體和公眾已開始歡呼巴西是冠軍,巴西足協和球員也被衝昏頭腦。狂歡的氣氛一直持續到7月16日的馬拉卡納決賽。一家裏約報紙更迫不及待,比賽當天頭版大標題已經宣稱:巴西是世界盃冠軍。

  對手似乎也被嚇破了膽,烏拉圭隊醫賽前對隊員們説,不被大比分狂屠就算好結果。在更衣室,主教練胡安·洛佩斯叮囑球員們採取防守戰略。

  烏拉圭隊長奧布杜利奧·瓦雷拉買了好幾份帶有“巴西是世界盃冠軍”標題的報紙,貼在更衣室墻上。主教練出去後,瓦雷拉對隊友們説:“胡安是個好人,但今天他錯了。打巴西如果保守,我們命運跟西班牙和瑞典不會兩樣。”瓦雷拉的話語鏗鏘有力,“小夥子們,看臺上的觀眾不上場踢球。比賽快點開始吧!”這,改變了決賽的走向。

  還原-22萬人出席的葬禮

  決賽那天馬拉卡納究坐了多少觀眾?巴拉卡納的設計容量是155250人,包括座票和站票。決賽一戰創下世界足球史上觀眾人數紀錄,迄今未被打破。國際足聯官方數據是199854人,其中包括173830名購票者,余者則通過其他途徑進入球場。至於22萬觀眾的説法,則是包括2萬多站在球場附近山上觀賽的球迷。

  這麼重要的比賽,雙方都緊張。烏拉圭中場朱利奧·佩雷斯進場時甚至尿到了短褲裏。巴西隊一身白,烏拉圭則天藍球衫黑色褲襪。巴西開場就向對手施壓。烏拉圭全力防守,但快速反擊頗具威脅。第16分鐘,烏拉圭中場吉希亞長傳前鋒斯基亞菲諾,後者過掉巴西門將巴爾博扎,但射門偏出。第39分鐘,烏拉圭中場米格斯射門中梁。第47分鐘,巴西隊弗裏阿薩首開紀錄。邊裁示意越位,主裁卻判進球有效。

  現場球迷開始燃放煙花,狂歡節氣氛更濃。烏拉圭隊長瓦雷拉胳膊夾著皮球,與主裁和舉旗邊裁理論,並安慰和鼓勵嚇呆了的隊友。中圈開球時,瓦雷拉衝隊友大吼,“現在贏球的時刻到了!”巴西場面依舊佔優,但烏拉圭的反擊更具威脅。第66分鐘,瓦雷拉長傳,吉希亞右路傳中,斯基亞菲諾扳平比分。馬拉卡納變得死寂,這摧毀了巴西球員自信。第79分鐘,吉希亞在巴西防線身後拿球殺入禁區。吸取前一球教訓,巴爾博扎怕吉希亞再傳中,於是棄門而出。吉希亞假意傳中,卻直接射門,皮球從左立柱和巴爾博扎身體間進了球門。

  整個馬拉卡納鴉雀無聲。巴西如夢方醒大舉狂攻,可為時已晚。全場共30次射門,巴西隊還是輸了。終場哨響,烏拉圭球員瘋狂了,又跳又叫,還有人翻起了筋斗,隊長瓦雷拉淚流滿面。巴西球員哭著回了更衣室。場邊的記者們哭了,看臺上將近20萬巴西人也哭了,他們就在看臺上面無表情地坐著或站著,一小時後才全部退場。

  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儒勒斯·雷米特沒有看到烏拉圭的第2球。場上比分1比1時,他從貴賓席下到更衣室,為冠軍頒獎做準備。按所有人預想,冠軍非巴西莫屬。可一齣通道,雷米特就傻眼了。球場一片死寂,沒有衛兵,沒有國歌,沒有頒獎儀式。雷米特孤身一人,在人群中被擠來擠去,他只得把金盃夾在腋下,以免磕碰。

  雷米特在其自傳《世界盃的神奇歷史》寫道:“所有一切都預見到了,唯獨沒有預料到烏拉圭奪冠。”雷米特無法頒獎,他轉身回去。過了一會,他回到球場中央,孤身一人把雷米特杯頒給了瓦雷拉。那應該是世界盃歷史上最寒酸的冠軍頒獎,沒有儀式,沒有國歌。

  效應-“服刑”一生的黑人門將

  本土世界盃輸掉“決賽”,巴西人無法接受。他們開始尋找失利原因。有人認為是主教練弗拉維奧的錯,決賽當天上午,他讓隊員們站著做了2小時彌撒,累壞眾將。迷信者認為,決賽前一天巴西隊不應改變駐地,白色球衣也是厄運使者。巴西足協決定永棄白衫,向全國徵集隊服方案,黃衫綠領藍褲的設計自此出爐。

  巴西隊所有人都成了罪人,但最大罪人是左後衛比戈德和門將巴爾博扎。吉希亞的兩次右路突破都是比戈德防守不力。巴爾博扎更對2個失球負有直接責任。然而,巴西是作為團隊失敗,更何況,整個巴西社會賽前的盲目樂觀才是深層原因。

  巴爾博扎和比戈德成為千夫所指,一大原因在於他倆都是黑人。烏拉圭奪冠後,蒙得維地亞的慶祝人群中,有人舉起一面牌子,“烏拉圭2比1猴子”。當年,不僅白人國家烏拉圭歧視黑人,就連黑人和混血佔大多數的巴西也存在嚴重種族歧視。

  隨後的時光,巴爾博扎的名字一直與馬拉卡納慘案聯繫在一起。一直到2000年去世,這位黑人門將都生活在自責和國人的謾罵聲中。巴爾博扎不止一次重復過這樣一句話,“巴西最長徒刑是30年,我從1950年就開始為一樁我沒犯過的罪服刑,直至今天。”

  已故巴西著名足球專欄作家諾蓋拉曾為巴爾博扎鳴不平,“他是一位出色門將,每有神奇撲救。他是巴西足球史上受到最不公正對待的人。吉希亞那個進球,我每重看一次,就更為寬恕他。那場決賽,巴西在前一天已經輸掉了。”

  然而巴西人始終心有餘悸,自此很少再用黑人門將。2006年世界盃,巴西一號國門迪達也是黑人。其間,一位巴西記者在慕尼黑採訪了吉希亞,“您知道您給巴爾博扎帶來的痛苦嗎?”吉希亞回答説:“那球運氣成分很大,巴爾博扎一點責任都沒有。人們總習慣為失利尋找一個罪人。”

  1950年,巴西隊正處於向一流強隊邁進之際,主場慘案使他們變得更成熟、更寵辱不驚。8年後在瑞典,巴西第一次世界盃封王,與烏拉圭勝負天平也開始向巴西傾斜。但本土決賽輸球的恥辱,巴西人一直銘記。63年來,巴西在馬拉卡納再未輸給過烏拉圭,戰績6勝1平。這次本土又遇宿敵,為捍衛五冠尊嚴,大菲爾巴西隊不容有失。

責任編輯: 林凡凡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