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氫醫學發展現狀

發佈時間:2022-09-05 | 來源: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氫分子生物醫學分會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磊

大健康一直是我們關注的話題,是根據時代發展、社會需求與疾病譜的改變,提出的一種全局的理念。它圍繞著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關注各類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和誤區,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對生命全過程全面呵護的理念指導下提出來的。地球已經從“碳時代”來到了“氫時代”,氫將改變人類未來的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氫。隨著氫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催生了氫醫學的發展和應用,氫醫學開始逐漸向大健康領域靠攏,而且吸引了很多學界和業界有識之士的關注,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大力資助,註冊在研的相關科研項目達幾十項,氫氣産品和技術目前已開始應用於臨床實踐。同時,氫醫學效應的新機制不斷被發現,已經成為學界的研究熱點。然而,令人擔憂的是,氫醫學的社會認知度不高、學界的認識程度不夠,業界和百姓正確使用氫醫學知識和技術的能力有待大幅提升。為此,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氫分子生物醫學分會經過多次徵詢意見和開會討論,決定以全國氫醫學學術組織專家學者的名義提出倡議,讓我們共同了解氫醫學,正確認識氫醫學,積極參與氫醫學産學研發展工作。

 

氫醫學的發展


氫氣是自然界分子量最小的氣體,無色無味,兩個氫原子共價緊密連接形成氫分子。氫氣的理化特徵是密度低,滲透性強,擴散速度快,常溫下穩定。1975年美國學者Dole等在《科學》(Science)上發表使用氫氣治療大鼠皮膚鱗狀細胞癌的研究。1978年,潛水醫學領域發現使用氫氦氧混合氣體能避免減壓病的發生。2007年,日本科學家太田成男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報道疾病模型鼠吸入2%濃度氫氣可顯著改善腦缺血性損傷,該研究證明處於理化安全劑量範圍的低劑量氫氣有療效,成為氫醫學發展里程碑。據統計,目前氫分子醫學領域研究相關論文已發表千余篇,這些研究證實氫氣對一些疾病模型的療效和生物安全性。研究涉及各系統疾病,包括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代謝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骨關節肌肉系統。迄今亦有百篇左右的臨床觀察和研究,涉及內科、外科、婦産科、兒科、眼科、口腔及耳鼻咽喉科、皮膚科、感染科、腫瘤科等。有些研究還涉及抗衰老、失眠、腸道菌群失調和亞健康問題。

 

我國氫醫學發展現狀


近年來國內氫醫學研究發展如火如荼,已獲80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發表基礎和臨床學術論文數百篇,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勵數項。 許多大型醫學研究機構和醫院,比如解放軍總醫院、海軍軍醫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廣州醫科大學、暨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河北醫科大學、深圳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復旦大學,空軍軍醫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中國科學院等(以上排名不分先後,也肯定有漏掉的一些單位),都有學者加入氫氣醫學研究領域。氫生物學和氫醫學著作紛紛出版,比如,孫學軍教授主編的《氫分子生物學》,徐克成教授主編的《氫氣控癌理論和實踐》,秦樹存教授主編的《氫氣醫學人群試驗》。2014年全國氫分子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2014-2019年隸屬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2020年至今隸屬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正式成立。2016 年2月央視《健康大本營》專題節目播出科學紀錄片《抗擊氧化的利劍—富氫》,詳細講解了富氫對抗氧化、維持健康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很多氫供體産品走在研發的路上,有些已經推向市場,如吸氫産品,飲用氫氣産品,氫食品等等。2020年,一款氫氣吸入醫療設備-氫氧氣霧化機獲國家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

 

氫醫學目前存在問題


氫醫學作用機制研究專業隊伍不夠多。目前研究證據顯示,氫分子具有選擇性抗氧化、抗炎功能,且具有強穿透性。這些特性讓其能夠穿過細胞磷脂雙層膜,選擇性與羥自由基和亞硝酸陰離子自由基結合,防止氧化過激反應損害細胞。但氫分子對生物酶活性的作用機制、對組織多靶點作用的原理解釋、對生物大分子的確切作用靶點等,都有待更多的專業團隊去發現證據和科學詮釋,尤其需要學科交叉背景強勁的團隊協同攻關。氫氣的體內代謝動力學數據、劑量效應數據、以及臨床大數據不多不強,也有待更多專業團隊投入研究以獲得突破。


氫供體産品得到臨床試驗驗證的不夠多,市場亂象叢生。氫氣雖然在很多動物疾病模型中被證實其治療作用,目前也有一些臨床觀察證實其療效,但還缺乏大規模臨床循證醫學證據。有些商家出於趨利目的,過度甚至虛假宣傳氫供體産品,氫供體産品行銷價格混亂、品質參差不齊,導致市場亂象叢生,對氫醫學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對氫醫學普遍認識不足。氫醫學屬於新興學科領域,目前還有很多人對此不甚了解,以至於學界和業界人士也對氫醫學知之甚少。作為消費者的老百姓得到氫氣醫學效應的知識,好多是來自街邊巷尾推銷氫供體産品的門店,或者是來自廣告無處不在的網路,有些誇大虛假資訊常常造成對氫醫學的誤讀誤解。迫切需要專業的、正確的、客觀的氫醫學知識的普及。

 

氫醫學未來發展倡議


一、呼籲學術界有更多原創能力的團隊加入氫醫學基礎研究。氫分子是最小的分子,擴散力極強,對研究者來説給其定位和定量追蹤測量造成困難,而且技術和方法往往需要實驗室從頭建立起來,這樣的實驗室需要設備完善、技術先進、方法成熟,還需要滿足實驗手段和流程標準化等較高的要求。因此我們呼籲更多能夠開展原創研究的團隊加入氫醫學的研究行列。可喜的是,最近某些大學的協同攻關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二、呼籲臨床領域有更多能夠開展循證醫學研究的團隊進行人群試驗研究。我國發表的氫醫學研究動物實驗文章佔據世界文章數的幾近半壁江山,但是我國發表的氫醫學人群試驗文章很少。臨床循證研究隊伍不足成為醫學領域創新産品研發的瓶頸。因此,我們倡議,希望臨床領域有更多能夠開展循證醫學研究的團隊要積極立項和網上註冊新型氫供體産品的人群試驗研究,提倡進行多中心和大樣本的試驗研究,收集和發表符合循證醫學的試驗研究成果。對不適合做循證醫學研究的試驗對象,可以考慮進行收集“真實世界證據”的臨床試驗。


三、呼籲産業界有更多合規合法企業研發氫供體産品、並力戒過度誇張宣傳。氫醫學研究和推廣離不開各種氫供體,只有高品質的氫供體醫療健康産品才能促進應用研究和造福社會大眾,最終為國家大健康戰略和健康老齡化願景做出應有的貢獻。因此,我們呼籲更多有責任、有擔當、有能力的企業進入氫供體健康産品和醫用産品的研發隊伍,尤其是呼籲有更多醫藥器械研發能力的企業擔當起這個重任。另外,呼籲氫供體産品生産和行銷廠家遵循國家規範和標準進行生産和經營,對進入市場的氫供體産品行銷時,力戒誇張和過度宣傳,杜絕虛假宣傳,從而避免消費者對氫醫學産生誤解和偏見。


四、呼籲消費者和志願者提高對氫醫學的認知和對各種氫産品的辨別力。消費者是市場産品的體驗和付費主體,氫醫學所衍生出的保健品和醫療用品像其他産品一樣,不可能包治百病,也不可能對所有人藥到病除,這是基本常識。市場上氫供體産品的批號都應該有明確標注,醫用産品要有適用範圍,呼籲消費者要學習基本的辨別力,謹防欺詐事件發生。志願者是收集新産品試用數據的貢獻者,對尚未正式在市場上流通的試驗用産品的使用,呼籲試用志願者一定要清楚,這類産品處於正在研發的過程中,産品提供者必須遵循“研發項目”管理規定進行試驗,不僅要免費給志願者試用,還要有試驗倫理證明,要有志願者知情同意書,志願者的真實試用數據對氫供體産品的研發成功至關重要。


五、呼籲科普宣傳提質升級,氫醫學專家學者領銜科普隊伍,堅決反對任何誇大和過度宣傳。首先要區分清楚什麼是學術成果交流,什麼是科學知識普及。學術成果交流可以百家爭鳴,可以講不成熟的研究成果,其針對的是“學術研究群體”。科學知識普及提倡接地氣的語言,可以生動活潑,但必須有堅實可靠的科學證據,要避免使用商業廣告語言,其針對的是“學術圈以外的群體”。呼籲氫醫學研究專家學者站到科普一線,充分運用現代媒體和科普設施開展專業性的科普宣傳,給學術圈以外的人士提供既真實科學又通俗易懂的氫醫學知識。


以上五點倡議僅僅從醫學工作者和氫醫學研究者的角度提出,不當之處敬請各界指正。

 

倡議書執筆:劉春萍教授(解放軍總醫院)起草,謝克亮教授(天津醫科大學)修改第一次,孫學軍教授(海軍軍醫大學)修改第二次,馬雪梅教授(北京工業大學)修改第三次,秦樹存教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修改第四次和第五次並定稿。



倡議書發佈時間:2022年8月26日



(本文來源: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氫分子生物醫學分會)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