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開啟中亞之行,這兩國緣何與中國結為“四好”?

發佈時間:2019-06-13 | 來源:央視網 | 作者:央視網 | 責任編輯:晴天

“兄弟情誼勝過一切財富。”“有志氣的螞蟻也能把大山搬走。”習近平主席在出訪前夕分別引用了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的這兩句諺語,並將其與中國古語對照:“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事雖小,不為不成。”這些意涵相通的古語,為習主席此次出訪中亞兩國並出席兩場峰會做了恰如其分的注腳。

時隔六年  習近平再訪比什凱克

當地時間 6 月 12 日晚上 7 點 40 分許,習近平主席的專機抵達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瑪納斯國際機場。這是他時隔六年再訪吉爾吉斯斯坦。

△ 當天下午三點,迎接習近平的車隊在比什凱克老市政府門前列隊,準備前往瑪納斯國際機場。(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 停機坪大屏播放習主席和熱恩別科夫總統會面的視頻。(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 紅毯、禮兵、舷梯準備就緒,等待專機降落。(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 晚上 7 點 40 分許,專機抵達瑪納斯國際機場。(央視記者趙東辰拍攝)

△ 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親自到機場迎接。(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 等候向習主席獻花和麵包、蜂蜜的吉爾吉斯青年。她們會請習主席取一小塊麵包蘸蜂蜜品嘗。(央視記者馬亞陽拍攝)

“ 四好 ” 從彼此認知開始

習近平此次到訪的兩個中亞國家,都是中國的 “ 四好 ” 國家。對吉爾吉斯斯坦,習主席説道, “ 兩國風雨同舟、守望相助,是名副其實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 ” 對塔吉克,習主席説道, “ 中塔已成為山水相連的好鄰居、真誠互信的好朋友、合作共贏的好夥伴、彼此扶持的好兄弟。 ”

做 “ 四好 ” 國家,從認識和尊重開始。吉、塔兩國都是中亞國家,有著鮮明的特色。在兩國的首都比什凱克和杜尚別,各有一處最具代表性的廣場,堪稱國家的政治象徵和文明標識。

△ 阿拉套廣場是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的中央廣場,是國家活動與慶典的場所,建於 1984 年。(央視記者張淳  荊偉拍攝)

△ 阿拉套廣場上的衛兵。(央視記者張淳拍攝)

△ 2011 年,為慶祝吉爾吉斯斯坦獨立 20 週年,柯爾克孜族英雄瑪納斯的雕像被樹立在廣場中央。(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在塔吉克首都杜尚別,也有一個碩大的廣場群,樹立著索莫尼、魯達基等塔吉克歷史文化名人的雕像。

△ 塔吉克民族和解與復興紀念碑。 2014 年習近平首次訪問該國時,曾到此獻花圈。碑前是薩曼王朝創立者索莫尼( 849 年 -907 年)的雕像。塔吉克貨幣即是以索莫尼命名。

△ 魯達基廣場。魯達基( 850 年 -941 年)是塔吉克著名詩人。杜尚別市中心主幹道以魯達基命名。(央視記者丁沂拍攝)

△ 廣場群中有一處 2011 年建成的旗桿,高達 165 米,據説是世界上最高的旗桿,可懸挂長 60 米、寬 30 米的國旗。這面碩大的國旗在杜尚別整個城區幾乎都能看到。

△ 從杜尚別市內最高建築俯瞰廣場群。紀念碑後方的白色建築為塔吉克總統府。(央視記者石丞拍攝)

交織的文明紐帶

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兩國都與中國山水相連、比鄰而居,古代絲綢之路把中吉、中塔緊緊聯繫在一起。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就提到了國與國之間的文明紐帶。

在題為《願中吉友誼之樹枝繁葉茂、四季常青》的署名文章中,習近平提到, “ 中國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絢麗詩篇在兩國家喻戶曉、廣為傳誦。 ” 史學界普遍認為,李白( 701 年- 762 年)出生於中亞的碎葉城。

△ 碎葉城遺址,即今阿克 · 貝希姆遺址,位於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市西南 8 公里處,楚河南岸,是中國唐朝在西域所設重鎮,也是古絲路上的重要城鎮。(資料圖片)

習近平還提到了中吉兩國人民共同擁有的文化瑰寶《瑪納斯》。《瑪納斯》産生於西元 9 至 10 世紀,千百年來一直口耳傳承。它敘述了柯爾克孜族傳説中的英雄首領瑪納斯及其子孫共八代人領導族人反抗契丹和瓦剌的故事,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 這是 2012 年在新疆拍攝的民間歌手説唱《瑪納斯》的場景。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也是柯爾克孜族分佈的主要地區。(央視記者劉景提供)

△ 應熱恩別科夫總統邀請,中國中央歌劇院赴吉爾吉斯斯坦演出中文歌劇《瑪納斯》。 6 月 11 日晚,該劇在吉爾吉斯斯坦國家大劇院上演。(現場觀眾趙聰拍攝)

在題為《攜手共鑄中塔友好新輝煌》的署名文章中,習近平提到,索莫尼、魯達基等塔吉克歷史文化名人的故事在中華大地傳頌,粟特人多姿的身影成為唐三彩駱駝載樂俑的主角。

△ 粟特商人形象的唐三彩。(資料圖)

除了古絲綢之路給中吉和中塔人民烙下深刻的共同印記,中國與這兩個中亞國家的文明交流互鑒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仍在延續,並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 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市西部有一條長 3.5 公里的 “ 鄧小平大街 ” 。(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 在大街東端,矗立著一座兩米多高的紅色花崗岩紀念碑,碑的正面用中、吉、俄三種文字寫著: “ 此街以中國卓越的社會和政治活動家鄧小平的名字命名。 ” 以鄧小平名字命名這條街的想法是 1996 年 6 月時任比什凱克市長、吉著名經濟學家西拉耶夫提出來的,其目的是希望吉爾吉斯斯坦以中國為榜樣走改革開放之路。(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習主席到訪前的 6 月 8 日,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專程出席了一本新書的首發式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吉文版。

△ 比什凱克市中心的尚斯書店是中亞地區第一家中文主題書店。書店正中擺放的書籍是剛剛翻譯成吉爾吉斯語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和《習近平講故事》。(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習近平在署名文章中也提到了一部新書:不久前,塔吉克總統拉赫蒙所著《歷史倒影中的塔吉克民族》中文版在華出版發行。

△ 《歷史倒影中的塔吉克民族》一書共 4 卷,其餘 3 卷的中文版也將由人民出版社陸續推出。今年 4 月,來華出席第二屆 “ 一帶一路 ”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拉赫蒙總統出席了該書發佈會。他在發言時説,現在中國正在飛速地發展,我們相對落後一些,期待中國人民通過這本書,對塔吉克人民的歷史有更多了解。(資料圖)

相通的市井生活

吉爾吉斯斯坦是最早支援和參與 “ 一帶一路 ” 建設的國家之一。塔吉克則是第一個同中國簽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諒解備忘錄的國家。中國是吉爾吉斯斯坦第一大貿易夥伴國、投資來源國和塔吉克最大投資來源國、主要貿易夥伴。比什凱克和杜尚別的巴扎(維吾爾族語,集市、農貿市場)裏就能感知到經濟脈動的熱度。

△ 別列科特綜合大市場位於比什凱克市中心,是當地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市場之一。(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 這些貨物除部分是本地生産之外,絕大多數都是從中國、俄羅斯、哈薩克等周邊國家進口。(央視記者張淳拍攝)

在大巴扎裏,還隨處可見讓中國人覺得熟悉又特別的食物。

△ 別列科特綜合大市場賣馕的攤位。(央視記者荊偉拍攝)

△ 在吉爾吉斯斯坦,這種叫做 “ 馬克瑟姆 ” 的飲料,是飲品中的 “ 黑暗料理 ” ,堪稱吉爾吉斯 “ 豆汁兒 ” 。(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2014 年習主席到訪塔吉克時,拉赫蒙總統邀請他來到國賓館,特意在涼亭旁安排了大巴扎展示,並介紹了當地土特産和馕、抓飯、拉條子等特色飲食。元首外交透著濃濃的生活氣息。

△ 這是杜尚別大巴扎裏的奶製品和乾果市場攤位。(央視記者黃京輝拍攝)

△ 在 2014 年那次訪問中,拉赫蒙總統邀請習主席夫婦到總統官邸參加家宴。拉赫蒙親手為習近平穿上了塔吉克民族塔袍。這是《時政新聞眼》邀請翻譯小哥穿上塔袍試試看。

兩場峰會  正待迎賓

這次習主席出訪吉、塔兩國,還有兩個重要日程,就是分別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和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五次峰會。

巧的是,這兩場峰會,上一次都是在中國舉行。今年 4 月,吉、塔兩國總統來華出席第二屆 “ 一帶一路 ”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習主席在會見時對他們所在國家主辦峰會表達了堅定支援。他的親自出席,更是互為 “ 四好 ” 國家的有力證明。

6 年前,正是在比什凱克,習近平主席首次出席上合組織峰會。今年 6 月 14-15 日,上合組織峰會將再次在比什凱克舉行。

△ 比什凱克瑪納斯國際機場,還沒出海關就能看見上合峰會的海報。(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 瓦西裏耶夫斯基大道附近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國旗。(央視記者張淳拍攝)

△ 吉爾吉斯國家音樂廳前廣場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國旗。(央視記者許永松拍攝)

△ 瑪納斯大道懸挂中吉兩國國旗。(央視記者許永松拍攝)

亞信是亞洲覆蓋範圍最大、成員數量最多、代表性最廣的地區安全論壇。在出席上合組織比什凱克峰會之後,習近平和多國領導人將轉赴杜尚別出席亞信峰會。

△ 杜尚別魯達基大道正在佈置亞信峰會花壇。(央視記者石丞拍攝)

△ 亞信峰會相關活動將在這座建築裏舉行。(央視記者王萌萌拍攝)

△ 亞信峰會新聞中心正在調試大螢幕。(央視記者王萌萌拍攝)

△ 亞信峰會會場正在佈置中。(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

12 日晚,剛剛抵達比什凱克的習近平主席應熱恩別科夫總統邀請,來到總統官邸。兩國元首親切會見。


13日,習近平主席將出席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舉行的歡迎儀式等一系列活動。《時政新聞眼》將為您帶來全程伴隨式報道。


客戶端中查看手機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