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吳彥㛃:海歸務農投身柑橘園 助力扶貧只為鄉親的好日子

發佈時間:2019-03-05 | 來源:中青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磊

吳彥㛃:海歸務農投身柑橘園 助力扶貧只為鄉親的好日子。剪輯:任予飛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彥㛃。本人供圖

  “重慶是我的家鄉,我想把在國外學到的知識帶回來,用科技創新帶動農業發展,讓農村更美、農民更富裕。”談到從留學歸來回到故鄉重慶忠縣的初衷,吳彥㛃言語簡練而質樸。

  在外求學時,她所居住的佛羅裏達州和三峽庫區(重慶)一樣,是國際柑橘界公認的最適宜加工柑橘的三大産區之一。“佛羅裏達州是全球橙汁産量最大的城市之一,我希望能夠儘自己所能,將家鄉的柑橘産業發展壯大。”

  現在,這位自幼成長于長江之畔的全國人大代表,正帶著自己的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與家鄉的13萬果農一起,努力打造著夢想中的世界“柑橘王國”。

  海歸變身“農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投身農業

  去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曾兩度提及海歸人才。在山東代表團談鄉村振興時,他強調,將來還要引進職業農民,讓大學生甚至是海歸人才主動回鄉務農,使得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

  某種程度上,吳彥㛃就是這樣的人才。

  2003年初,在美國留學多年的她放棄國外高薪工作回到忠縣,準備在家鄉大展身手。

  然而,夢想剛剛起航便進退維谷。

  為了打造出更好的柑橘加工類産品,吳彥㛃希望能建立自己的原料果園基地。“但是‘桃三李四柑八年’,柑橘要八年才能達到盛産期,不能立馬産出,有些農戶根本不願意種。”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建設橙汁加工廠,當時的原料果完全不足以支援橙汁加工。但如果不建加工廠,便陷入了政府不敢推進、果農不敢栽植,原料果園基地無法發展的困境。

  為了打破這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僵局,也為了讓果農對企業産生信任感,吳彥㛃在果樹還未長成時就硬著頭皮,冒著每年虧損上千萬的風險提前建成國內第一座非濃縮還原鮮冷橙汁加工廠。她還在忠縣開闢了1500畝的示範高標準種植果園,與果農簽訂合同,並鄭重承諾:將以高於市場價收購柑橘,包産包銷。

  不僅如此,吳彥㛃還為果農提供免費的技術培訓和墊付無産量期間的管護資金等支援。“以前一畝地年産560斤,在我們的科學管理下能達到2000斤。有機肥料的使用也大大減低了農藥用量,在提高産量的同時降低成本,讓果農有更多的收益。”

  大量的前期投入堅定了當地柑橘果農的信心,收益可觀的他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當初那些不願意種植的村民看到鄰村的人通過種植柑橘樹蓋上了小洋房,後悔不已,主動拉著我們管理員的手説希望能加入進來。”

  目前,吳彥㛃和團隊已建成標準化柑橘果園22萬畝,免費培訓果農6萬多人次,惠及三峽庫區忠縣建卡貧困戶果農3000余人,産業覆蓋帶動13萬果農增收致富。

  今年兩會,她帶來了關於持續支援田園綜合體發展的建議,希望能夠健全“田園綜合體改革”的相關配套政策,推動農業經濟向縱深發展,更好地為鄉村振興服務。

  吳彥㛃説,“農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優秀人才,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投身農業,盡己所能。”

  以創新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總書記去年在重慶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希望我們能夠‘努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這也是我履職以來一直關注的重點和踐行的方向。”

  在發展過程中,吳彥㛃一直致力於打造綠色迴圈農業。

  柑橘加工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的皮渣,如何處理這些“廢棄物”曾經難住了吳彥㛃。

  “皮渣填埋會造成水污染,國際上通常的處理方法是烘乾做飼料,但是國內電費太貴,對於果膠、水分含量很高的橙皮來説能源使用量大、處理成本過高,一味地靠引用外國的技術是不科學的。”

  為此,吳彥㛃帶領科研團隊經過6年的努力,研發出國際領先的柑橘皮渣低碳無害處理關鍵技術,採用菌種發酵橙皮,製成有機肥料代替化肥在果園中施用,不僅提高了土壤的肥力,還解決了化肥施用過多導致的土壤板結問題,真正做到了“化作春泥更護果”。

  此外,她還通過“種養結合”的方式建設迴圈産業鏈,助力精準扶貧和綠色迴圈農業發展。“我們為農民免費提供仔豬、有機肥料和保險,他們在果園裏養殖‘無抗生素豬’,獲得種植和養殖雙收益,收入水準和生活品質大大提高。”

  團隊還對柑橘種植地生豬散養承載能力、生豬糞便處理等進行系統研究,制定了相應的標準,並打算今年開始在果園基地逐步推廣。這種綠色迴圈農業不僅能夠持續帶領農戶增收致富,更有助於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今年兩會,吳彥㛃帶來的四項建議中有兩項都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分別是《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立法的建議》和《關於垃圾分類教育從中小學抓起的建議》。“垃圾分類是生態文明建設基礎的一環,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垃圾分類意識,養成垃圾分類的自覺行為。”

  “不管是作為人大代表還是一個創業者,都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吳彥㛃説,接下來,她希望能利用科技幫助更多農民增收致富,以柑橘産業的小微創新來推動家鄉整體的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葉婉瑩 楊月 實習記者 劉逸鵬)


客戶端中查看手機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