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踐行者】王翱:摸著“工友”的心,架起暖心橋

發佈時間:2018-12-01 | 來源:中國青年網 | 作者:中國青年網 | 責任編輯:林凡凡

王翱:摸著“工友”的心,架起暖心橋。視頻剪輯:綦智鵬


沿著廊坊中建機械有限公司的大院走一圈,從食堂到廠房,從寫字間到辦公室,一共需要四十多分鐘的時間。每天清晨,王翱都會按照這個路線開始自己一天的工作。

他説:“這就好像我的工作範圍一樣,我總想著到處走一走,看一看。這早已成為了我的習慣。”

從2012年王翱擔任廊坊中建機械有限公司工會主席以來,這個習慣他已經堅持了六年。今年,他剛剛參加完中國工會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把他的任職經驗與感悟帶到了全國。

從基層來,讀懂職工心聲

1994年王翱從學校畢業後,一直在基層摸爬滾打,跟過工程,做過項目,到如今擔任公司工會主席,一路走來一路傾聽,這些經歷使王翱明白了工友到底需要什麼。

王翱剛到單位時,看到工人們為了節約時間,在擺放大型構件時,隨意地將其疊放起來。兩米高的構件從平地往上一層層地壘,一旦出現偏差,後果不堪設想。王翱看到後,當即規範了工人們的做法。事後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夠更加有效地監管公司的安全問題,畢竟“出現一起解決一起”不是長久之計。

慢慢地,一個組建工人安全督察隊的想法逐漸成型。工人安全督察隊是讓工人們自己監督安全問題,職工們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工人安全督察隊配合獎勵機制,很好地調動了工人們的積極性。在那之後的監管中,工人們少了抵觸情緒,多了安全責任心,工傷大幅度降低,工人督察隊的作用無疑是顯著的。



王翱(右一)與工人安全督察隊隊員們交流。本人供圖


從基層起步的王翱知道,每一個工人最想要的,是他們的價值被很好地體現出來。這種監督管理形式,使工人們的收穫感大幅提升,從內心認可自己的安全工作,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工人都參與其中。

“除了安全方面,其實我們在業務領域也在進行班組整合,班長帶班制度使工友們對於技術的探究更加深入,每個人都爭當自己領域的小明星。”王翱同樣重視職工隊伍建設,著力打造新型職工隊伍,多年來公司工會堅持開展職工技術比武活動。

班組長駱洪生在中建機械第一屆勞動技能大賽結束後,激動地拉著王翱説:“咱們一定要合張影,這是對我工作最大的認可和鼓勵啊!”王翱才了解到,原來當天比賽的前三名,駱洪生班組佔了兩席。雖然駱洪生在整個比賽過程中都在做服務工作,但是他説這比他自己拿了獎都興奮,這是對於他所帶領的班組最好的認可。

王翱説:“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通過一個個的班組使工友們找到自己的組織,提升整個公司的組織感,無論是組織榮譽還是技能本領,都在不斷地增強。”混凝土事業部的李繼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12年入職的李繼強已經參加過三四次類似的比賽,他還記得自己剛入職時就參加了當時公司舉辦的焊工技能大賽,初出茅廬的他就是在這樣的技能比賽中,第一次體會到技術帶給他的榮譽。

李繼強曾經在首屆京津冀地區焊工比武大賽決賽中榮獲優秀獎,對於比賽他有自己的看法,“考試會考焊管道,但是我想著,其實在我們的平時工作中圓鋼和角鋼的應用會更多一些,所以我就向公司提出了自己看法。我覺得公司焊工師傅們的焊接水準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應該多走出去學習交流。”



首屆京津冀焊工技能大賽現場,王翱(左三)與中建機械參賽選手合影。本人供圖


讓這些身處於工作中的工人們定自己的考題,遵循他們的意見,讓比賽實實在在反哺于工作,推動職工操作技術提升、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增強新本領。對於每一個工人來説,參加這樣的比賽不僅是對自己能力的認可、對公司産品的深入了解,更是工友們自身價值的體現。

幸福調查,只為更貼近

職工們對公司價值的體現可以表現在各個方面,向心力、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王翱更明白,一個具有卓越創造力的公司,職工首先得是幸福的。自王翱上任後,每一年的職工幸福指數調查便是工作的一個“重頭戲”。

一份長長的調查問卷,涵蓋幾乎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對於王翱來説,這份問卷所反映出的不僅是職工的動態、工作的情形,更重要的是職工們對於這一年工會工作的反饋。不斷對職工們的幸福指數進行調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王翱發現這是一個“工作甜頭”。

2016年有職工反映下班後無處可去,活動太少。王翱看到這樣的反饋後,立即協調增加硬體投入。擴建了職工書屋,購買和徵訂了上千冊文化、生活、娛樂書籍,建立了職工讀書閱報欄;為居住在廠區宿捨得職工購買了電視、投影儀、音響及各類學習光碟,方便職工教育和培訓;佈置了乒乓球桌、檯球桌及各類樂器,並且定期舉辦職工趣味運動會;最重要的是2018年工會專門申請到一間活動室,建立起了職工之家健身中心,專門供職工們下班後活動。


首屆廊坊中建機械公司文藝匯演合影。本人供圖


每週四晚,是中建機械的排球訓練賽時間,這樣的訓練比賽幾乎每週都有,每一個月都有各樣的比賽,從夏季到秋季的籃球循壞賽、趣味運動會、文藝匯演等。最近,工會正在規劃“我身邊的青年楷模”演講比賽,從籌備、分工、評比、甚至親友團等多個方面,職工們都在積極地準備。每當這種時候,各個班組的職工們聚集在一起,交流互動,公司與職工之間的橋梁因此而構築。

活動是一方面,王翱更想要做的,是工會能給困難職工家庭心貼心、近距離的關懷。2016年,公司有一位職工剛考上大學的孩子得了慢性白血病,因為家庭困難,持續化療的資金一直不到位,孩子的病擱置下來。王翱了解後,馬上發動職工進行線上籌款,一個多星期就籌到了20多萬元。他説他所做的這些只是一個工會應該做的,他深知關懷職工不能只是一句口號。

“我自己會盡力地參與到每一次的活動中,希望能夠起到帶頭作用,讓每一個職工都參與其中。也許我們做得不是最好,但我們不是為了名次、榮譽,而是整個公司的向心力、凝聚力。”王翱説,“前幾天見到公司的一位老職工,他對我説活動中心辦得好呀,現在他在活動中心瘦了近二十斤,身體好了,工作也有幹勁。能聽見職工這樣説,我也非常高興,這也是我們工會活動的初心。”

榮譽加身,架起一座橋

工會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王翱也學會了在開展工會工作的同時,反哺黨建與團建工作,把工會工作當作一個基礎,深入學習黨建知識與發展青年黨員。2018年10月,中國工會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王翱作為代表參加了會議。



王翱當選工會十七大代表。本人供圖


通過學習會議精神,王翱更加重視黨建工作,在已有的職工大講堂、“每天學習一小時”等活動中,不斷創新學習方法,確保職工能把精神學懂弄通悟透,做到思想認同、感情認同,自覺把思想提升轉化為技術比武、職工創新,自覺把規章制度與行為習慣相融合,自覺向先進職工看齊。

深入開展工會工作近六年的王翱多次獲得中建集團和中建二局優秀黨員和工會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公司工會先後獲得過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中建集團紅旗班組、中建集團勞模創新工作室、中建二局工人先鋒號等二十余項省級以上榮譽。

面對這些榮譽,王翱也只是説:“這些成績屬於公司,更屬於我們廣大的職工。如果説屬於我的話,那也是屬於過去的,未來我們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對於今後的工會工作,王翱表示,他將緊緊圍繞著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會工作的總體論述和中國工會十七大精神的要求,發展公司的職工創新,建立和諧的勞動關係,堅持黨內工會工作的領導,堅持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設學習型、技能型、創新型的職工隊伍,為中建機械的轉型升級和高品質、高發展貢獻工會的工作力量。(中國青年網記者 劉尚君 實習生 王心怡)


客戶端中查看手機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