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這兩個字,作為一種執政理念和治國方略的表達,被寫進了黨的十八大報告、十九大報告、寫進了十三五規劃、寫進了憲法。未來中國要建成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定語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為何要加上“美麗”?本片力爭“以山嶽為筆、江河做墨”,作出回答……
壯哉,中國!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美哉,中國!江南盛景,塞北風光,五嶽矗立,河山大好!央視新聞重磅推出原創微視頻《美麗中國説》,一起讀懂習近平總書記留住綠水青山的遠見卓識,和建設美麗中國的治國方略,讀懂他對人民負責、對未來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深思遠慮。
中國古人曾探索人與自然關係的真諦
“中國是有著悠久文明的國家。2000多年前,中國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窮地理,廣泛探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的真諦。” 2014年4月1日,習近平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演講時如是説。
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演講中,習近平提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這個樸素的道理,正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認同。”
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作報告時這樣説:“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
事實上,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講話、論述和批示、指示達300余次!
且看塞罕壩 荒原變林海
河北塞罕壩,是北京北方的生態屏障。史上草木豐美,然而,由於過度開圍放墾,一度淪為荒漠。
央視曾經這樣報道塞罕壩的過往: 靠山吃山的塞罕壩的山被“吃”沒了,而距此180公里的北京,感受到的是幾乎年年遭遇沙塵……
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三代林場人紮根塞罕壩。他們在荒漠上建房、在流沙中植樹。
十八大以來,塞罕壩還啟動攻堅造林等三大工程:
① 攻堅造林工程——五年來完成7.5萬畝,造林存活率達95%以上;
② 中幼林撫育工程——完成中幼林撫育66萬畝次;
③ 人工林天然化工程——人工林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林分結構更趨穩定。
塞罕壩由此成為中國大規模生態修復的實驗場。
2017年8月28日《新聞聯播》曾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鬥、甘於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
如今的塞罕壩,森林覆蓋率達80%。112萬畝的塞罕壩成為世界最大人工林。2017年塞罕壩林場建設者被授予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習近平在《臥虎藏龍》取景地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風靡全球的電影《臥虎藏龍》曾在浙江安吉的大竹海取景。
導演李安曾説:“安吉的秀麗山水幫助《臥虎藏龍》登上奧斯卡領獎臺”。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安吉,也曾經遭遇環境惡化的困擾。
上世紀90年代,安吉余村礦山開採氾濫、粉塵遮天蔽日。在1998年國務院開展的“聚焦太湖零點達標”行動中,安吉被列入“黃牌警告”名單。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考察安吉余村時説:“一定不要説再想著走老路,迷戀過去的那種發展模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從2006年起,安吉相繼登出礦山79座,1200余家有污染的竹製品企業在最近五年陸續被關停。
如今的安吉滿目蒼翠,森林覆蓋率高達72%。安吉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生態縣”,2012年,還被授予“聯合國人居獎”。
2018年3月 “美麗”歷史性地寫入憲法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美麗中國”的概念。
2015年10月,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美麗中國”被納入“十三五”規劃。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體”的建設目標,就是把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之外加了一個生態文明建設,這成為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説:“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2017年10月,“建設美麗中國”被寫入十九大報告。
2018年3月 “美麗”、“生態文明”歷史性地寫入憲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定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産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建設美麗中國,我們在路上。
(策劃:楊繼紅 製片人:張鷗 陶郎 記者:寇琳陽 余騰龍 楊山 統籌:楊海靈 楊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