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議員“逼宮”暴露英國政府執政危機

發佈時間: 2017-11-16 08:15:09  |  來源: 央視國際高清  |  作者: tianmai  |  責任編輯: 劉璟

新華社倫敦11月15日電

新華社記者桂濤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的領導權正面臨來自保守黨內部的嚴峻挑戰:目前已有40名保守黨議會下院議員同意聯名致函保守黨黨魁特雷莎·梅,表達不信任並要求她下臺。

根據規定,這一人數離正式發動保守黨黨魁不信任投票的門檻僅差8票。此次“逼宮”事件暴露出英國政府目前面臨諸多執政挑戰。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説,本月將是決定梅命運的一個月,“要麼成功,要麼下臺”。

今年6月以來,突然宣佈提前舉行大選的梅未能如願穩固其執政地位,保守黨反而失去議會多數黨地位。此後,保守黨內部始終有“首相應辭職謝罪”的呼聲。

“逼宮”消息一齣,英鎊應聲下跌。然而,這並非保守黨下院議員首次“逼宮”。上個月,約30名保守黨議員曾醞釀對梅的黨內領導權發起挑戰,但最終放棄。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如再舉行大選,反對黨工黨或將贏得議會多數席位,但其黨魁科爾賓就任首相後是否有能力破解“脫歐”、經濟增長、緊縮政策等諸多難題,以及能否推行其主張的“再國有化”“向富人增稅”等政策,需打上問號。

近日,科爾賓在媒體上撰文,批評首相並未表現出對權力的掌控力,稱梅“要麼好好執政,要麼下臺”。科爾賓稱,目前英國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政府“脫歐”談判帶來了“持續的不穩定性”,首相應儘快結束這一混亂局面。

“逼宮”事件背後,折射出英國政府因“脫歐”談判不力、內閣成員因醜聞辭職等問題所面臨的執政危機,特雷莎·梅的執政壓力不斷增加,執政權威受到挑戰。

首先是史無前例、冗長複雜的“脫歐”進程陷入僵局,英國政府面臨歐盟、反對黨、黨內“留歐派”等多方同時施壓,強硬或讓步都十分艱難,進退維谷。

多輪“脫歐”談判均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目前談判最主要的難點是雙方無法就“分手費”問題達成一致,導致英方關注的退出歐盟後英歐貿易關係議題遲遲無法開展。英國媒體披露,歐盟部分高級官員警告英國,除非英國接受歐盟提出的“分手費”條件,否則雙方的貿易談判將被推遲至明年3月。

所謂“分手費”涵蓋了英國籍前歐盟工作人員退休金、在英歐盟機構搬遷費用以及英國對歐盟財政的承諾等內容。英歐雙方在英國是否支付“分手費”及支付數額方面均有明顯分歧。歐盟方面堅稱,在進行貿易問題談判前,應優先談判解決英歐在對方境內公民權利、“脫歐”後英國與愛爾蘭邊界等問題。

英國政府“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戴維斯本週突然宣佈,2019年3月29日晚11時,也就是英國正式“脫歐”時間點到來前,英歐達成的“脫歐”協議將最終交付英國議會投票表決。這一最新表態被廣泛解讀為是對議會的妥協,將“脫歐”協議的“最終決定權”交給議員,此舉是為了減小談判過程中議員向政府施加的壓力。

此外,最近幾週英國政府連續陷入“性騷擾”“密會事件”等醜聞,目前已有包括國防大臣法倫在內的兩名內閣成員引咎辭職,而首席國務大臣格林與外交大臣鮑裏斯·約翰遜也因被指“言行不當”面臨辭職壓力,輿論普遍質疑本屆內閣的前景。

連續“減員”事件發生後,首相梅又因在新內閣成員的任命中“任人唯親”,再度受到輿論批評。彭博社在一篇文章中説,保守黨內部目前處於公開的“戰爭狀態”。不少保守黨內資深成員表達了對梅缺乏領導力的不滿,但對接替人選也莫衷一是。

然而當地輿論認為,政府執政危機短期內並不會導致梅下臺。英國利物浦大學政治學教授喬納森·湯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梅目前不會下臺的理由有二:“一是她目前仍致力於英國‘脫歐’,二是目前沒有合適的替代者。”

英國“保守黨之家”網站撰稿人安德魯·吉姆森在《衛報》上寫道,梅的真正處境比媒體所描述的要好得多,目前對“再舉行一次大選”並沒有強烈的呼聲,保守黨內部也沒有眾望所歸的接任者。

 

責任編輯: 劉璟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標題圖片
中國網官方微信